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食疗养生

轻微食物中毒症状 食物中毒该如何是好

导读:因此一旦发生食物中毒,千万不能惊慌失措,应冷静的分析发病的原因,针对引起中毒的食物以及服用的时间长短。

一、轻微食物中毒会有哪些症状呢

食物中毒一般具有潜伏期短、时间集中、突然爆发、来势凶猛的特点。据统计,食物中毒绝大多数发生在七、八、九三个月份。临床上表现为以上吐、下泻、腹痛为主的急性胃肠炎症状,严重者可因脱水、休克、循环衰竭而危及生命。

因此一旦发生食物中毒,千万不能惊慌失措,应冷静的分析发病的原因,针对引起中毒的食物以及服用的时间长短。

葡萄球菌性食物中毒:是由于进食被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所产生的肠毒素所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一种急性疾病。引起葡萄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见食品主要有淀粉类(如剩饭、、米面等)、牛乳及乳制品、鱼肉、蛋类等。被污染的食物在室温20~22℃搁置5小时以上时,病菌大量繁殖并产生肠毒素,此毒素耐热力很强。经加热煮沸30分钟,仍可保持其毒力而致病。该病以夏秋二季为多。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是由于食用了被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该菌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副溶血性弧菌是常见的食物中毒病原菌,在细菌性食物中毒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临床上以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水样便等为主要症状。

二、食物中毒该怎么办才好呢

平日我们说说的食物中毒是指由吃了被病菌或病毒素污染的食物引起的。如果你的家中一旦发现有人上吐下泻,腹痛等食物中毒症状时,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应冷静地分析发病的原因,正对引起中毒的食物以及吃下去的时间长短,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1:可以催吐。如果进食时间在1至2小时前,可使用催吐的方法。立即取食盐加开水,冷却后一次喝下。如果无效可多喝几次,迅速促使呕吐。亦可用鲜生姜捣碎取汁用温开水来冲服。

 2:服用泻药。如果病人进食受污染的食物时间已超过2至3小时,但精神仍较好,则可服用泻药,促使受污染的食物尽快排出体外。一般用大黄煎服,老年患者可选用元明粉,用开水冲服就可以了。

 3:喝水加醋。如果是吃了变质的鱼、虾、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可取食醋加水,稀释后一次服下。但如果是误食了变质的防腐剂或饮料,最好的方法是用鲜牛奶或其他含蛋白质的饮料灌服了。

 4:及时送医院。日常生活中的食物中毒后的一些应急的措施,如果这些措施做得到位患者甚至不需要治疗。但是如果严重的还是应该立刻送院治疗了。

三、如何做才可以防止食物中毒

防止食物变质。有些食物,保存不好的话就容易变质。所以食物尽量一次吃完,不要放到下一顿吃。吃剩下的饭菜及时放进冰箱里冷藏。如果家里没有冰箱,做的菜又太多了一次吃不完,那么就在吃之前盛出来一部分,盖好盖子,放在相对阴凉一点的地方。

吃清洁的食物。食物没有清洗感觉是导致食物中的主要原因之一。没洗干净的食物会携带大量的病菌,吃下去自然会导致食物中毒。

食物一定要做熟。充分的加热可以杀死细菌,防止细菌性食物中毒。另外有些食物本身含有毒素,充分的加热可以破坏他们。例如芸豆。

多吃些有杀菌作用的食物。、姜、蒜等调味料含有含硫化合物,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可以预防食物中毒。尽量不吃剩饭菜。如需食用,应彻底加热。剩饭菜,剩的甜点心、牛奶等都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不彻底加热会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

警惕误食有毒有害物质引起中毒。装有消毒剂、杀虫剂或鼠药的容器用后一定要妥善处理,防止用来喝水或误用而引起中毒。不到没有卫生许可证的小摊贩处购买食物。

四、食物中毒后的饮食注意哪些呢

一般性食物中毒:甘草绿豆汤:生甘草、绿豆各100克,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至痊愈。或生白萝卜500克,捣汁,每次服100毫升,每日2次。或食盐100克,将其炒焦、泡汤,尽量灌饮,并用鸡毛扫喉咙催吐,吐后再灌饮,至吐尽为止。

驴肉或马肉中毒:淡豆豉杏仁饮:淡豆豉40克,杏仁15克,水煎温服。

苦杏仁中毒:绿豆砂糖饮:取生绿豆适量,将其捣碎,加水1大碗,煮沸后,过滤取汁,加入砂糖50克,顿服。

鸟肉中毒:生扁豆干粉:生扁豆干10克,研粉,凉开水冲服。

鱼或鳖中毒:紫苏叶饮:紫苏叶100克,煎浓汁当茶饮或加入姜汁10滴调服。或红曲15克,水煎服。或无花果鲜嫩叶适量,洗净捣烂绞汁,每次加温开水服半杯。或生扁豆荚30个,捣汁,用凉开水冲服。

食物中毒急救之后,病人恢复饮食,原则上要进食一些容易消化,含维生素B族、C族丰富及含有较高蛋白质的饮食。

宜吃清淡有营养,流质的食物,如米汤,菜汤,粉,蛋花汤,面片等。

容易消化促进排便的食物。如蔬菜:海带、猪血、胡萝卜等水果:山楂、菠萝、木瓜等;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各种蔬菜、水果、糙米、全谷类及豆类,可帮助排便,帮助缓解食物中毒,将体内残余的毒素排出。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