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老人养生

什么原因导致老年人心衰嘴唇发紫 老年人心衰会有什么症状

导读:再有,闷热的天气,患者易急躁,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使心率增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另外夏天燥热的天气,也使睡眠质量大打折扣。

一、老人心衰的典型症状有哪些

心衰最典型的症状是程度不同的呼吸困难,活动时加重,严重者端坐呼吸、咳嗽并伴大量白色绒粉红色泡沫痰、食欲降低、双下肢浮肿等。此外,有风湿性心脏病、得过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以及扩张性心肌病、高血压病患者等,在炎夏到来时更要提高警惕,需定期对自己的心脏进行检查。

夏季天气热,人体为散热会扩张体表血管,血液多分布在体表,心脏、大脑血液供应减少。会加重心脑血管病患者的缺血缺氧反应,使心脑细胞损伤和坏死增加,加重病情。再有,闷热的天气,患者易急躁,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使心率增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另外夏天燥热的天气,也使睡眠质量大打折扣。这些都易使心脏‘脆弱’者在夏季发生心衰。心衰是各种心血管病最终的结果,为心血管病最常见的死因,病死率高,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早期心衰的表现并不典型,有的患者会在进行较为剧烈的活动时出现气短,上楼时胸闷、气短,休息后即可缓解。有的晚上入睡后憋气戟胸闷,需用好几个枕头垫高才舒服,每晚双下肢浮肿、疲乏无力、头晕、记忆力下降等。除上述临床表现外,还可进行一些常规检查如心脏超声,它是目前诊断心衰最准确、最简便、临床上应用较为普遍的方法。还有一些隐性心衰者自己并末感觉特别异样,如不是心脏超声等检查表明其心脏增大、功能减弱,这些患者几乎与最佳的治疗时期擦肩而过。

二、老人心衰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心衰的常见原因

心衰的原因主要是心脏的负荷增大引起的,心脏负荷主要包括前负荷和后负荷。前负荷指的是容量负荷,比如输液过快就是引起了心脏的前负荷增大造成的。后负荷是指心脏射血时阻力过大,比如高血压。

心衰的原发性原因

常见的主要还是心脏本身的原因,如心梗、严重的高血压、严重的心肌病、心肌炎、心包疾病和肺心病等等,引起心脏原发性的收缩性的下降产生的心功能不全。

心衰的继发性原因

临床上见的更多的是继发性原因:如老年性患者常见的肺炎,或者由于输液过快、严重的创伤等原因引起的心衰。妊娠也可能导致心衰。妊娠,心脏本身要维持两个生命,心脏接受不了这么大的压力,造成心脏负荷增大而引起心衰。

我们都知道心脏病是一种随时都会威胁到我们性命的一种疾病,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好心衰的预防和保健,以上所述是个人一些观点和了解,希望上述说明能够帮助到大家,在此也希望新一代的我们能够健康的茁壮的成长。

三、预防心衰的常见方法有哪些

1、营养均衡,尽量做到少食多餐:心衰的患者肝脏和胃肠道都有淤血,食欲以及消化吸收能力都比较差,因此应采取定时定量少食多餐的方法,每日最好吃4~5餐,每餐吃八分饱,以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宜。在不增加心脏负担的同时,应该多吃些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乳类、豆类,以及新鲜蔬菜和瓜果,以补充富含各种必需氨基酸的优良蛋白质、维生素B族、C等。允许摄食的食物粮食类大米、面粉、小米、玉米、高粱。豆类各种豆类及其制品,如豆浆、豆腐等。禽、畜肉类鸡肉、鸭肉(瘦)、猪肉(瘦)、牛肉。油脂类植物油为主,动物油少用。水产类淡水鱼及部分含钠低的海鱼。奶、蛋类牛奶(250毫升),鸡蛋或鸭蛋(<1个/日)。蔬菜类含钠量高者除外。水果各种新鲜水果。饮料淡茶、谈咖啡

2、控制钠盐的摄入:钠盐在某些内分泌素的作用下,引起小动脉痉挛,使血压升高。钠盐还有吸附水分的作用,每1克食盐在体内可携带水分200~250毫升。如果体内摄入钠盐过多,全身血液容量也就随之增多,心脏的负担也随之增加,使本来已经衰竭的心脏,病情程度更加重。因此,一定要限制食盐的食用量,轻度心力衰竭的患者,每日食盐量应限制在3克以内,饮水量控制在每天1500毫升以内。如全身浮肿明显,每日的饮水量更应严格控制,一般是按照昨天的总尿量加500毫升给予。

3、多休息,少做剧烈活动:休息的意义在于使人体的需氧代谢率降低,使心脏供血、供养的负担减轻,心率因此而减慢,预防心衰的加重或复发。对轻度心衰的患者,只需卧床休息几天,就可以使心衰得到控制。对于休息时仍有心悸、心率快的病人,除了需要较长时间的休息外,还要辅以强心、利尿的药物治疗。对于病情好转的人,可以下床做一些轻微的活动,但以不引起心悸、气急作为活动的限度。

四、心衰病人如何进行饮食调理

(1)少量多餐。心脏病病人不宜吃得过多,每日总热能分4~5次摄入,以减少餐后胃肠过度充盈及横膈抬高,避免心脏工作量增加。晚饭应早些吃,宜清淡,晚饭后不进或少进任何食品和水分。

(2)限制钠盐。这是控制心力衰竭较为适当的方法。为了减轻水肿,应限制食盐,每日约3克以内为宜。

(3)适当限制蛋白质和热能的摄入。心力衰竭时,每日蛋白质可控制在25~30克,热能600千卡;2~3日后,蛋白质可加至40~50克,热能1000~1500千卡。病情好转后渐增蛋白质(蛋白质食品)和热能,但不宜太高,以免增加心脏的负荷。

(4)应吃易于消化的食物。心脏病病人由于血液循环功能减退,胃肠道瘀血、水肿,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因此,所进食物应易于消化。开始可用流质、半流质饮食,然后改用软饭。

(5)应供给充足的维生素和适量的无机盐,如维生素b1及维生素(维生素食品)c,以保护心肌。供给适量的钙(钙食品),以维持正常的心肌活动。钾对心脏有保护作用,不足时引起心律失常。用利尿药时,除补钾外,还应注意镁、锌的供给。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