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部位养生

怎么治疗心动过缓 心动过缓有哪些饮食适宜

导读:对窦房结功能受损所致的严重窦性心动过缓的患者,心率很慢、症状明显,甚至有晕厥发生、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者,需要安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以防突然出现窦性停搏。

一、心动过缓的治疗方式是什么

 一、治疗原则

(1)窦性心动过缓如心率不低于每分钟50次,无症状者,无需治疗。

(2)如心率低于每分钟50次,且出现症状者可用提高心率药物(如阿托品、*或异丙肾上腺素),或可考虑安装起搏器。

(3)显著窦性心动过缓伴窦性停搏且出现晕厥者应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

(4)原发病治疗。

(5)对症、支持治疗。

二、一般治疗

(1)对窦性心动过缓者均应注意寻找病因,大多数窦性心动过缓无重要的临床意义,不必治疗。

(2)在器质性心脏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由于心率很慢可使心排血量明显下降而影响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症状明显,此时应使用阿托品(注射或口服),甚至可用异丙肾上腺素静脉滴注,以提高心率。亦可口服氨茶碱。

(3)对窦房结功能受损所致的严重窦性心动过缓的患者,心率很慢、症状明显,甚至有晕厥发生、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者,需要安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以防突然出现窦性停搏。

(4)对器质心脏病伴发窦性心动过缓又合并窦性停搏或较持久反复发作窦房阻滞而又不出现逸搏心律、发生过晕厥或阿-斯综合征、药物治疗无效者,应安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

(5)由颅内压增高、药物、胆管阻塞等所致的窦性心动过缓应首先治疗病因,结合心率缓慢程度以及是否引起心排血量的减少等情况。适当采用提高心率的药物。

二、心动过缓的饮食适宜是什么

一、饮食适宜:1、宜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2、宜食用易消化的食物;3、宜多吃水果蔬菜。

 二、宜吃食物宜吃理由食用建议

燕麦。燕麦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并且含的糖分很低,从而能够持续地给机体补充能量,并能够使人产生长久的饱满感,故现在已经成了一种减肥瘦身的流行食物。除此之外,它还能够软化血管,所以对于防治心脏病也是身手不凡。在食用燕麦时,最好再同时吃一些葡萄干、苹果以及蜂蜜食品,这样既能够增添一些风味,又能添加一些营养素,更增强了心脏的功能。

沙丁鱼。含有大量的OMEGA—3脂肪酸,以及丰富的钙质与烟酸。这些成分不但能强壮心脏,而且还能够预防心脏病的发生。既可以煎着吃,也可以炸着吃,还可以吃沙丁鱼罐头。

豆腐。能够降低LDL(坏)胆固醇水平,从而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性。可以炒、炖食用。

三、饮食禁忌:1、忌食用过硬不消化的食物;2、忌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四、忌吃食物忌吃理由忌吃建议

冷饮。可导致胃部负担加重,刺激迷走神经,增加窦性心动过缓的发生风险。凉菜、辣椒、花椒、蒜、芥末等都不要食用为好。

小麻椒。常吃这些食物,容易诱发高血压、冠心病等各种心血管疾病,不利于窦性心动过缓患者的病情。酱菜、腌制食品、奶油、蛋黄、螃蟹、鱼子等也少吃为好。

酒。可使血压升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导致心率加快,甚至诱发心律紊乱,从而加重心脏负担,使心肌瓣膜功能受到损害。喝酒让人容易麻痹,不清醒从而进行失去理智的行为。

三、心动过缓的病人能不能跑步呢

当今社会,由于环境污染、生活压力大、不良的生活习惯等各种各样的原因,让现在很多人都会患上各种各样的疾病,不但给自己的身体带来痛苦,也会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比如心脏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缓是窦房结自律性降低所致的窦性心律失常,其频率在60次/min以下,过于缓慢的心率容易导致全身重要脏器的供血不足而危及健康

心脏窦性心动过缓能跑步吗

1心脏窦性心动过缓患者可以选择慢跑,但不要剧烈运动,如快跑、打球等,以呼吸顺畅舒适为准,可以进行一些有氧运动,如打太极拳、做保健操等,既可以增强心肺功能,又增强了体质。

第1步

2心脏窦性心动过缓患者平时要多注意自己的身体变化,如果心率不低于每分钟50,可以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以观察为主,如果心率低于每分钟40次时,就有可能引起心绞痛、心功能不全或晕厥,所以要及早就医。

3窦性心动过缓患者生活环境要安静,不要过度劳累或经常加班加点、注意处理好工作和*的关系,作到两不误,同时要保持情绪平稳,积极乐观,不要长期紧张焦虑易怒,对心脏非常不利。

注意事项:

窦性心动过缓患者在饮食要尽量做到饮食多样化,搭配合理,不要常吃油腻、油炸的食物,适当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纤维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同时要积极戒烟、限酒。

四、心动过缓有什么危险呢

美国研究人员报告说,一项为期10年的研究发现,心动过缓不会提高人们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在安静状态下,成年人正常心率为每分钟60次至100次,低于60次被称为心动过缓,超过100次被称为心动过速。此前,医学界一直少有对心动过缓是否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的研究。

美国韦克福里斯特浸礼会医疗中心研究人员在最新《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卷》网络版上报告说,他们跟踪和研究6700多名年龄介于45岁至84岁的志愿者。这些人在参与研究时没有罹患心血管疾病,但部分人经常服用调节心率以治疗高血压的药物。

研究人员在跟踪调查志愿者约10年后发现,无论志愿者是否服用了心率调节药物,心率低于每分钟50次与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增加之间没有关联。

研究负责人阿贾伊·达罗德在一份声明中说:“绝大多数心率在每分钟40多次或50多次且没有症状的人,预后情况都很好。我们的结论对那些被诊断为无症状心动过缓的人应该是一种安慰。”

不过,这项研究也发现,心动过缓与服用心率调节药物的志愿者死亡率增加则有潜在的关联。

达罗德解释说,对于服用药物降低心率的人来说,心动过缓可能会带来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以确定这种关联是由心率还是服用药物引起。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