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养生保健

宝贝拉肚子就是病了?别陷入小儿腹泻常见误区

导读:小儿的大便通常是软便或者是糊状的,如果孩子的大便突然变得很稀甚至是水样大便,或出现一些黏液甚至脓血,这就是大便性状改变了。

篇一:宝贝拉肚子就是病了?别陷入小儿腹泻常见误区

近日,重庆天气寒冷,宝宝晚上睡觉爱踢被子,肚子容易着凉拉肚子。对此,专家表示,引起小儿腹泻的原因众多,有感染因素如病毒、细菌等,也有非感染因素如喂养不当、食物过敏、乳糖不耐受以及气候因素等。作为家长应正确认识小儿腹泻,避免防治走入误区。

怎样才算腹泻

有些家长一见孩子腹泻就很紧张,立即送到医院。其实,是否发生了腹泻,应从两个方面来衡量:一是大便的次数是否增加,二是大便的性状是否产生变化。如果只有一方面异常,通常并不认为是腹泻。

小儿的大便通常是软便或者是糊状的,如果孩子的大便突然变得很稀甚至是水样大便,或出现一些黏液甚至脓血,这就是大便性状改变了。小儿通常一天大便次数在三次以内,如果超过三次,再加上性状改变,此时就要考虑可能是腹泻。不过,对于母乳喂养的孩子,虽然一天大便次数有4-5次,但如果孩子没发烧,大便的性状并没有明显的改变,食欲也很好,这种情况属生理性腹泻,家长也不需要太过担心。

腹泻后如何补水才正确?

是否孩子一出现腹泻症状就要立即到医院呢?如果小儿食欲还好,只是大便次数有所增加或者大便性状有所改变,没有发烧、呕吐等症状,这样的情况暂时不需上医院。如果家长自己无法判断孩子腹泻是轻症还是重症,还是及时去看医生比较安全。

专家表示,一旦小儿出现了脱水的表现,则要立即到医院治疗。通常,判断孩子是否脱水可根据三个表现:一是孩子皮肤会比较干燥;二是孩子小便量减少;三是孩子哭闹,可是眼泪比较少甚至没有眼泪,那就表明孩子的脱水比较严重了,应立即送到医院治疗。

医生一般会给孩子口服补液盐,这是一种治疗急性腹泻脱水的药物。很多家长喜欢在家里自己做补液盐,即在白开水中添加盐和糖来给孩子补水。这种的方法其实并不妥当,因为要掌握盐和糖的正确比例不容易,糖添加太多反而会使腹泻加重,如果盐分太多则会使身体流失更多水分,引致血液的高钠状态而导致惊厥,造成脑细胞的损伤。所以,专家建议家长直接去医院购买补液盐。

泻后如何正确进食

当孩子发生腹泻时,家长往往认为,要再限制孩子的饮食,尤其不能吃带油的食物。他们往往认为小孩子拉肚子后要吃清淡点,让胃肠道休息,不吃就不拉了,其实这是错误的。

腹泻时应尽量避免那些生冷、刺激性食物,包括高糖、高脂等不易消化的食物,重要的是尽量保证孩子腹泻期间的营养,像瘦肉、鸡肉等还是可以吃,很多时候家长容易走极端,听医生说清淡就不给孩子吃一点“带油的荤腥”,其实完全没有这个必要。

事实上,即使不吃不喝,肠道的肠液还是会分泌,而且饥饿状态下肠道的蠕动反而会更快,腹泻也并不会停止。另一方面,不吃东西小孩子的营养供给就不足,短时间内体重就会下降很多。所以,对于腹泻的孩子也强调继续饮食以满足身体需要。

腹泻用抗生素对吗?

不少家长会给腹泻的孩子用一些抗生素或益生菌类的药物,这样的做法不值得提倡。发生腹泻最好不要滥用抗生素治疗,应根据腹泻的病因适当选用。抗生素不但可以杀灭病原微生物,也会影响人体的正常菌群,若不当使用抗生素导致人体正常菌群失调,急性腹泻有可能因此转为慢性腹泻,治疗起来更困难。

益生菌制剂的功能有两种,它可以治疗腹泻,也可以治疗便秘。因此,腹泻后是否使用益生菌制剂还是要听医生的。

篇二:夏秋小儿腹泻大不同止泻要找对原因

秋季是小儿腹泻的高发季节,入秋以后,秋季腹泻成了一个热门词。在南京市中医院儿科门诊,因为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来就诊的患儿有增加的趋势。该院儿科唐为红主任介绍,病原多是天凉又食入大量的冷饮,或长时间吹电风扇、空调,造成消化功能紊乱,还有一些患儿是因肠道细菌感染造成的腹泻。

秋季腹泻,不可小觑

唐主任介绍,秋季腹泻主要是由于轮状病毒引起的,这个年龄阶段的小儿消化道免疫功能低下。该病发病初期表现为流涕、咳嗽、发热、咽部疼痛等感冒症状,大便每日数次,且伴有呕吐、腹痛,容易被误诊为胃肠型感冒。本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起病急骤,体温较高(一般为38℃—40℃),胃肠道症状较重,甚至每日大便次数达数十次,多为水样或蛋花样,较大幼儿大便呈喷射状,无特殊腥味及黏液脓血。

唐主任解释说,秋季腹泻属中医“风寒泻”,就是所谓的“稚阴稚阳”,腹泻损伤气液,导致脾胃气虚,运化失职,病情就会容易迁延反复。而夏季腹泻多为细菌感染性腹泻,所以用惯了抗生素、杀菌药。有的家长以为秋季腹泻也不例外,于是多种抗生素一起上,狂轰滥炸,结果没炸着病菌,反倒伤了免疫系统,使得病毒有机可乘。

什么症状需治疗

唐主任说,小儿腹泻不可轻视。针对秋季腹泻,一般可采用疏风散寒、化湿和中药内服,并配合推拿、脐部贴敷等传统中医药疗法。值得强调的是,吃中药需要请医生根据症状体征、舌苔脉象辨证施治,配合推拿捏积等方法治疗往往能较快缓解症状,减少体液流失,从而缩短病程,恢复小儿胃肠道的正常功能。

针对病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是否应该立即就医。如果患儿3天不见好转,或3天内出现下列任何一种症状,应找医生诊治:腹泻次数和量增加;不能正常饮食;频繁呕吐;发热;粪便带血。一旦出现,建议立即治疗。

在家里,也可以适当给宝宝热敷。因为秋季气候渐凉,腹泻宝宝肠蠕动本已增快,如腹部再受凉则肠蠕动更快,将加重腹泻。父母可适当地用热水袋对宝宝腹部进行热敷,也可帮宝宝揉肚子以缓解其疼痛。

生活起居防腹泻

日常生活中,腹泻小儿的饮食疗法对缓解病情也有一定的帮助,可选用山药、生薏米、莲子等加在大米中煮,要求粥中的米要煮烂,其米汤也可给小儿喝。在平时应注意不要伤及脾胃,应尽力避免食用冰凉的食品,不要暴饮暴食,不要食用味道过重的食物,随天气的变化增减衣物,预防感冒等。要让孩子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以增强体质。

秋天气候渐冷,衣服不可一下增加过多,有意让机体冻一冻,经受一些寒凉之气的锻炼,这也是增强机体对冬季寒冷气候的适应能力的重要方法。金秋时节天高气爽,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期,尤其应重视耐寒锻炼,如早操、慢跑、冷水浴等,以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

篇三:小儿腹泻不能擅用痢特灵

痢特灵,顾名思义是一种治疗痢疾的灵药。痢特灵又名呋喃唑酮,主要用来治疗由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引起的细菌性痢疾、细菌性肠炎等疾病。要提醒的是,小儿一遭遇腹泻就使用痢特灵,其实这是一种不科学的服药方法。

小儿腹泻多为单纯性腹泻,其原因是受凉、受热或喂养不当所致。如果是单纯性腹泻,盲目地使用治疗细菌性腹泻的痢特灵,不但起不到预期治疗效果,而且会由于药物的副作用产生各种不良反应。痢特灵常见的毒副反应有胃肠道不适、恶心、呕吐、多发性神经炎、过敏性皮疹、过敏性皮炎、过敏性哮喘等。

因此,小儿腹泻不能擅自让其服用痢特灵,也不能盲目使用其他药物,应上医院诊治,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适当的药物。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