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养生保健

什么是地方性斑疹伤寒 地方性斑疹伤寒要如何治疗

导读:发热体温39℃左右,为稽留热或弛张热,于1周左右达高峰,伴头痛、全身酸痛、结膜充血,热程9~14天,大多渐退。

一、地方性斑疹伤寒的病因和临床症状

 病因

发病原因主要是鼠蚤体内的莫氏立克次体经破损的皮肤表面进入人体导致人感染莫氏立克次体,从而使人患地方性斑疹伤寒。

 临床表现

潜伏期6~16天,多为12天。少数患者有1~2天的前驱症状如疲乏、纳差、头痛等。

1.发热

体温39℃左右,为稽留热或弛张热,于1周左右达高峰,伴头痛、全身酸痛、结膜充血,热程9~14天,大多渐退。

2.皮疹

多数患者出现皮疹,多见于第4~7病日,皮疹初见于胸腹部,24小时内遍及背、肩、四肢等。而面、颈、手掌和足心一般无疹。皮疹形态多为充血性斑丘疹,大小不等,边缘不整,开始为粉红色斑丘疹,继成暗红色丘疹,持续7~10天消褪,一般不留痕迹。

3.其他

神经系统症状较轻,大多仅有头晕、头痛,极少发生意识障碍。心肌很少受累,偶可出现心动过缓。咳嗽见于半数病例,肺底偶闻啰音,部分患者诉咽痛和胸痛。50%脾肿大。

二、地方性斑疹伤寒的检查和诊断

 检查

1.血清学检查

(1)外-斐反应中OX19呈阳性反应患者血清可与变形杆菌OX1*发生凝集反应,敏感度较高,但特异性差,不可用以与流行性斑疹伤寒相区别。

(2)抗体检测采用莫氏立克次体抗原,以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补体结合试验等检测其抗体,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

2.病原体分离

将患者早期血液接种雄性豚鼠腹腔,豚鼠除发热外,阴囊高度水肿,睾丸明显肿胀,鞘膜渗出液检查可见肿胀细胞的胞浆内有大量立克次体。发热期血标本中分离出莫氏立克次体,或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莫氏立克次体特异性脱氧核糖核酸(DNA)。

 诊断

凡居住环境有鼠或有本病发生,临床上有发热、皮疹,白细胞总数正常或轻度减少者,结合实验室检查不难确诊。分离到莫氏立克次体或检测到其核酸均为确诊诊断。

 鉴别诊断

本病常须与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恙虫病、伤寒、副伤寒、肾综合征出血热、钩端旋体病、某些病毒感染和药物疹等鉴别。需做病原体分离才能将二种斑疹伤寒区分开来。伤寒与斑疹伤寒临床表现相似,但伤寒患者头痛不明显,皮疹出现较迟,数量少,斐氏反应阳性,培养有伤寒杆菌。钩端螺旋体病常无皮疹,但腓肠肌压痛及淋巴结肿大明显,应用血清学试验及钩端螺旋体的检查鉴别并不难。药物疹有用药史,皮疹有痒感,血清学试验阴性。

三、地方性斑疹伤寒的治疗和预防

并发症

巴结肿大,脾肿大脑膜炎,肺炎,肝炎和心包炎,等少数病例病情严重,可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

治疗措施

与流行型斑疹伤寒基本相同。国内某一系列(1985年)报道186例,101例以多西环素200mg顿服治疗;85例则采用四环素每日2g(4次分服),疗程5~7日。结果2日内退热者多西环素组为77%,四环素组为26%,两者间有显著差异(P<0.05)。多西环素组的复发率为3.9%,四环素组为2.4%。国内也有认为除确诊早或有合并症者可加用多西环素外,其他病例可不必使用抗生素。

 预防

从灭鼠、灭蚤着手,预防接种同流行型斑疹伤寒,对象为灭鼠工作人员及与莫氏立克次体有接触的实验室工作人员。

1.主要是灭鼠灭蚤对患者及早隔离治疗;

2.本病多散发故多不用预防注射疫苗如有暴发流行对高危人群应进行疫苗接种可用普氏立克次体株灭活疫苗。

四、关于地方性斑疹伤寒的流行病学

地方型斑疹伤寒散发于全球,多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属自然疫源性疾病。本病以晚夏和秋季谷物收割时发生者较多,并可与流行型斑疹伤寒同时存在于某些地区。国内以河南、河北、云南、山东、北京市、辽宁等的病例较多,1982~1984年间有多篇文献报道。

(一)传染源家鼠如褐家鼠、黄胸鼠等为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以鼠→鼠蚤→鼠的循环流行。鼠感染后大多并不死亡,而鼠蚤只在鼠死后才吮人血而使人受染。因曾在虱体内分离到莫氏立克次体,因此病人也有可能作为传染源而传播本病。

(二)传播途径鼠蚤吮吸病鼠血时,病原体随血进入蚤肠繁殖,但蚤并不因感染而死亡,病原体且可在蚤体长期存在。当受染蚤吮吸人血时,同时排出含病原体的蚤粪和呕吐物于皮肤上,立克次体可经抓破处进入人体;或蚤被打扁压碎后,其体内病原体也可经同一途径侵入。进食被病鼠排泄物污染的饮食也可得病,干蚤粪内的病原体偶可成为气溶胶,经呼吸道或眼结膜而使人受染。螨、蜱等节肢动物也可带有病原体,而成为传病媒介的可能。

(三)易感者人群对本病有普遍易感性,某些报告中以小学生和青壮年发病者居多。得病后有较强而持久的免疫力,对普氏立克次体感染也具相当免疫性。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