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部位养生

间质性肾炎怎么回事 间质性肾炎的饮食禁忌

导读:间质性肾炎的饮食禁忌有哪些肾炎病人在发病初期,忌吃高蛋白饮食,一般每日每千克体重不应超过1克,每天可限制在35~40克左右。

一、慢性间质性肾炎的症状有哪些

1.慢性肾炎普通型为最常见的一型。患者可有无力,疲倦,腰部酸痛,食欲不振。水肿时有时无,一般不甚严重。常伴轻度到中度高血压。面部虚黄、苍白、眼底动脉变细、有动静脉交叉压迫现象。尿检可见中等度蛋白尿(少于3.0g/d),尿沉渣有红细胞和各种管型。肌酐清除率降低;酚红排出减少,尿浓缩功能减退及血肌酐和尿素氮增高,出现氮质血症。可有不同程度的贫血、血沉增快,血浆白蛋白稍低,胆固醇稍高。此型病程缓慢进展,最终可因肾功能衰竭死亡。

2.慢性肾炎肾病型为慢性肾炎常见的一型。突出表现为大量蛋白尿(无选择性蛋白尿)。每天排出尿蛋白尿超过3.5g/dl。高度水肿和血浆白蛋白降低,通常低于3g/dl,高胆固醇血症,超过250mg/dl。尿沉渣检查,可有红细胞及各种管型。血压正常或中等度持续性增高。肾功能正常或进行性损害,血肌酐和血尿素氮升高,肌酐清除率和酚红排泄均减低。患者可有贫血,血沉明显加快。此型肾炎经适当治疗,病情可以缓解。

二、间质性肾炎的饮食禁忌有哪些

肾炎病人在发病初期,忌吃高蛋白饮食,一般每日每千克体重不应超过1克,每天可限制在35~40克左右。这是因为蛋白质在体内代谢后,可产生多种含氮废物,又称非蛋白氮,如尿素、尿酸、肌酐等,这会增加肾脏排泄的负担。特别是在肾功能减退、尿量减少的情况下,更会导致血液中非蛋白氮的含量增高,形成尿毒症。肾炎后期,若尿中排出大量蛋白质,并有明显贫血及水肿,且血中尿素氮接近正常值时,又当增加蛋白质饮食,每日每千克体重1.5~2.0克,全天蛋白质总量可在100克左右,而且要采用动物蛋白,如牛奶、各种奶制品、鸡蛋、鲜鱼、瘦肉等。

肾炎病人宜吃糖类食品和淀粉类食物,如米面杂粮、藕粉、甘蔗、山药、蜂蜜白糖、各种果汁饮料、新鲜水果等。因为这些食品在体内代谢后,产生水和二氧化碳,不会增加肾脏负担。同时宜吃含维生素,特别是富含维生素C、胡萝卜素、核黄素之类的新鲜蔬菜瓜果。对于动物性脂肪,虽然无须严格限制,但亦忌多食。

三、慢性间质性肾炎如何治疗

1.限制高蛋白饮食对肾功能不全病人应及早采用低蛋白饮食。低蛋白饮食可减轻尿蛋白排泄量,从而减轻肾小球的高滤过及肾小管高代谢状态,并减少近曲小管氨的生成,从而减轻氨通过旁路途径激活补体而造成肾小管间质炎症损伤,延缓肾衰进展。蛋白质摄入量限制在0.6~0.8g/(kg·d),一般提供优质蛋白如蛋、奶、瘦肉等,并加用必需氨基酸疗法,肾灵提供α-酮酸;补充肾必氨提供体内必需氨基酸。同时适当增加碳水化合物,以达到机体基本需要,防止负氮平衡。对仅有大量蛋白尿,而肾功能正常者,蛋白质摄入量可适当放宽至0.8~1.0g/(kg·d)。在低蛋白饮食同时,应注意限制磷的摄入,补充钙剂注意纠正高磷低钙状态,减轻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另外,应给予低嘌呤饮食,以减少尿酸的生成和排泄,减轻高尿酸血症。

2.控制高血压慢性肾炎进展过程中,健存肾单位处于代偿性高血流动力学状态,全身性高血压可进一步加重病变,导致肾小球进行性损伤。积极地控制高血压可防止肾功能损伤加重。对明显水钠潴留者,利尿药可作首选。若肾功能好可加噻嗪类药物;对于肾功能差者(GFR<25ml/min),应改用襻利尿药,注意预防电解质紊乱,以防加重高脂血症及高凝状态。

四、间质性肾炎发病原因有哪些

一、病因学

1、梗阻性肾病肾乳头部位以下尿路梗阻是半数以上间质性肾炎的原发性病因。

2、镇痛剂引起的肾脏损害。

3、慢性(非梗阻性)肾盂肾炎在无梗阻或其他肾脏病的原发病因时,肾脏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进行性肾盂肾炎是慢性肾衰较少见的原因。

4、免疫性间质性肾病间质及其有关结构的免疫性损伤,可以是一些慢性肾脏病的重要促发因素。

5、巴尔干肾病本病是一慢性进行性间质性疾病,发病隐袭,病因不明,病例局限于多瑙河流域。

6、特发性间质性肾炎约10%有间质性肾炎的患者查不到致病原因。

二、发病机理

各种原因引起肾小管间质损伤的机理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即微血管损伤、肾小管细胞损伤、炎症细胞相互作用、纤维母细胞表现型的变化,肾小管细胞一纤维母细胞相互作用,使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间质浸润等。慢性肾小管损伤,释放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致使细胞成分合成与降解失调,出现肾小管萎缩。

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使间质成纤维细胞增殖,细胞外基质沉积增加,形成间质纤维化。释放的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具有化学吸引作用,使细胞浸润及浸润细胞增殖。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间质浸润及管周毛细血管病变都可导致球后毛细血管腔闭塞,结果是继发性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力升高,肾功能进行性丧失。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