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幼儿保健

母乳性黄疸宝宝的症状 母乳性黄疸的预防

导读:母乳性黄疸症状主要表现为:母乳喂养的婴儿在生后4~7天出现黄疸,2~4周达高峰(血清胆红素可超过256。

一、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有什么症状

母乳性黄疸宝宝的症状 母乳性黄疸的预防

造成母乳性黄疸的原因主要是母乳不足,开奶晚,胎粪排出延迟之故。母乳中富含β葡萄糖醛酸苷酶,可水解结合胆红素为非结合胆红素通过活跃的肠肝循环形成。

新生儿黄疸中有一种称为母乳性黄疸。一般认为,新生儿小肠内的葡萄糖醛酸苷酶含量多,而此酶主要来源于母乳,这种酶可以催化结合胆红素变成游离胆红索,使肠内未结合胆红素增多,加之新生儿的肠蠕动较慢,致使吸收增多而出现母乳性黄疸。母乳性黄疸症状主要表现为:

1、母乳喂养的婴儿在生后4~7天出现黄疸,2~4周达高峰(血清胆红素可超过256.6~342.0μmol/L)。

2、黄疸期间若停喂母乳3~4天,黄疸明显减轻,胆红素下降≥50%,若再以母乳喂养,黄疸不一定再出现,即使出现亦不会达到原有程度。

3、黄疸一般持续3~4周,第2个月逐渐消退,少数可延至10周才退尽。

4、新生儿一般情况良好、吃奶佳、生长发育正常。

二、母乳性黄疸的危害有哪些呢

母乳性黄疸宝宝的症状 母乳性黄疸的预防

(1)新生儿的生理性黄疸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出生后两三天左右,由于刚脏的功能尚未充分发挥,会出现黄疸症状。生理性黄疸有各种不同的程度,有的非常轻微,有的黄色很深,但是不会连眼睛都变成黄色。

出生后一星期左右黄的最厉害,随着时间增长,肝脏的功能逐渐发挥,两星期左右就会完全消失。

母乳哺育的婴儿,其生理性黄疸有时需要一两个月才完全消失。至于大便或眼睛的颜色也变黄,若是婴儿还很精神,则不必担心,应该经常检查血液,确定是否痊愈

(2)感染性肝炎婴儿不会因为刚脏受到感染患黄疸。婴儿的肝炎都是母亲感染来的,母亲患了肝炎,由于滤过性病毒潜伏期很长,母亲发病之前婴儿可能已经感染,因此母亲发病之后再将婴儿予以隔离并没有用,感染性肝炎有的非常轻微,有的则非常严重。在确定肝炎之后会出现黄疸。

(3)先天性胆管闭塞症由于生来就没有胆道或胆道闭塞,使得胆汁无法进入十二指肠而造成黄疸。

通常婴儿出生后两三天出现的新生儿黄疸,在两周到一两个月之间就会消失,但是先天性胆道闭塞症,到了第十天左右会变得更为强烈,而且一直不消失。此外大便的颜色呈灰色,尿呈黄色,能把尿布染黄是其特征。出生两三个月后肝脏会发肿,引发肝硬化症。

三、母乳性黄疸的治疗与预防

母乳性黄疸宝宝的症状 母乳性黄疸的预防

一、治疗

1、继续母乳喂养:不主张为诊断而停母乳。正确的做法是鼓励母亲继续喂奶,可采取多次少量的母乳喂养的方法。早发型母乳喂养性黄疸鼓励频繁喂奶,避免添加糖水。喂奶最好在每天10次以上,同时密切观察患儿的黄疸及一般状况、吃奶及体重增长情况。

2、干预措施:当出现高胆红素血症时,根据情况采取停母乳及其他干预措施。各种干预手段以尽可能不影响母乳喂养为前提,尽快降低胆红素水平。目前比较公认的干预标准为血清胆红素275~425mol/L(16~25mg/dl)时停母乳,改配方奶喂养2天以上,直到胆红素降到安全范围再恢复母乳,300~375mol/L(17.6~22mg/dl)时,暂停母乳改配方奶同时给予光疗。轻时可以继续吃母乳,重时应该停用母乳,改用其他配方奶。早产未成熟儿,血清胆红素达到170mol/L时应停母乳给予光疗。

晚发型母乳性黄疸,血清胆红素257mol/L(15mg/dl)时暂停母乳3天,>342mol/L(20mg/dl)时则加光疗,一般不需用人血白蛋白或血浆治疗。

3、支持疗法:同时注意保暖,增加热量、营养,预防感染。

4、酶诱导剂:给以保肝、酶诱导剂等药物治疗。

二、预防

母乳性黄疸的愈后良好。但最近仍有测定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发现一组胆红素浓度256~427mol/L(15~25mg/dl)母乳性黄疸患儿有1/3异常,将胆红素降至正常,则此改变消失。提示母乳性黄疸有导致轻微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可能,应注意合理处理。喂母乳的早产儿比喂配方奶的早产儿更易发生黄疸且黄疸延迟消退。由于早产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胆红素易透过血脑屏障产生神经毒性。早产儿母乳性黄疸与胆红素神经毒性关系处于研究阶段,初步认为对于早产儿母乳性黄疸应相对积极,因为由于母乳性黄疸带来的神经毒性不应忽视。

四、得了母乳性黄疸一定要停母乳吗

母乳性黄疸可分为早发型和迟发型,发病原因是由于此种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含量多、活性高,使婴儿胆红素在肠道中重吸收增加而引起黄疸。当新生儿开奶迟,摄入量不足,肠蠕动减少时,β-葡萄糖醛酸苷酶在肠道中分解结合胆红素,还原为未结合胆红素,后者易被小肠重吸收进入血循环,加重黄疸。

早发型黄疸的特点:早发型母乳性黄疸易被忽视,因黄疸出现时间及高峰时间与生理性黄疸相似,即在出生后2~3天出现,并于第4~6天最明显,然后在两周内消退,但胆红素的最高值超过生理性黄疸。

晚发型黄疸的特点:通常所称母乳性黄疸一般均指此型。出现时间较晚,常紧接生理性黄疸之后发生,与生理性黄疸重叠且持续不退;亦可在生理性黄疸减轻后加重,即常在出生后7~14天出现,2~3周达到高峰,胆红素可达342μmol/L(20mg/dl),4~12周后下降。

母乳性黄疸婴儿停止母乳喂养2~3天后,黄疸即明显下降,借此可确定诊断,3天无明显降低者可排除母乳性黄疸。再恢复母乳喂养,胆红素可轻度上升,但不会比以前高。婴儿除黄疸外,一般状态良好,生长发育正常。诊断母乳性黄疸要排除溶血、感染、肝炎综合征及胆道闭锁等其它原因引起的黄疸。

母乳性黄疸轻者无需特殊处理,黄疸明显,当胆红素高达256.5μmol/L(15mg/dl)以上时,可暂停母乳喂养2~3天,改用其他乳制品,必要时可以与光疗配合。暂停期间,宜用吸奶器将母乳吸出,以保持乳汁分泌,待黄疸减轻或消退后,再继续母乳喂养,此后,即使有轻度黄疸,也不必再停母乳。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食物与运动热量消耗转换

相关菜谱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