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幼儿保健

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怎么办 母乳性黄疸应该怎样护理

导读:为什么有些宝宝用母乳喂养后会出现黄疸呢?医生研究发现,其中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与新生儿小肠对胆红素的吸收有关。

一、什么是新生儿母乳性黄疸

现在的一些新生儿出生之后呢,还会出现一些皮肤方面的改变,比如有的皮肤颜色出现了红润之后呢,而且新生儿母乳性黄疸到底应该怎么办才好呢,其实出现了母乳性黄疸之后呢要注意下面的一些解决办法,有的宝宝刚出生时,皮肤的颜色红润,但喂母乳后不久,就发现皮肤变黄,而且久久不退。但宝宝能吃能睡,精神很好。经化验,胆红素多在每100毫升血20毫克以下。宝宝的肝脏和脾脏也不大,无贫血,白细胞数不高,肝功能正常。这就是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为1-2%,甚至更高。为什么有些宝宝用母乳喂养后会出现黄疸呢?医生研究发现,其中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与新生儿小肠对胆红素的吸收有关。专家认为,母乳性黄疸是由于母亲乳汁中含有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特别高,使胆红素在宝宝的小肠中被重复吸收,于是,宝宝便出现了黄疸并持续不退。

母乳性黄疸一般可分为早发型及迟发型两种类型。早发型与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出现时间及达到高峰值的时间相似,即在出生后的2-3天出现,并于第4-6天最明显,然后在两周内消退。然而,从临床实践来看,母乳性黄疸的最高值要超过生理性黄疸。迟发型者出现的时间较晚,常紧接生理性黄疸之后发生,也可能在生理性黄疸减轻后加重,也就是说母乳性黄疸常在宝宝出生后7-14天出现。

无论是早发型或迟发型母乳性黄疸,一旦停喂母乳3-5天后,黄疸就减退;若再开始母乳喂养,黄疸又会重新出现。母乳性黄疸比一般生理性黄疸的持续时间长,有的可长达1-2个月,但通过化验可与肝炎区别开。

二、母乳性黄疸西医治疗方法

1.继续母乳喂养不主张为诊断而停母乳。正确的做法是鼓励母亲继续喂奶,可采取多次少量的母乳喂养的方法。早发型母乳喂养性黄疸鼓励频繁喂奶,避免添加糖水。喂奶最好在每天10次以上,同时密切观察患儿的黄疸及一般状况、吃奶及体重增长情况。

2.干预措施当出现高胆红素血症时,根据情况采取停母乳及其他干预措施。各种干预手段以尽可能不影响母乳喂养为前提,尽快降低胆红素水平。目前比较公认的干预标准为血清胆红素275~425μmol/l(16~25mg/dl)时停母乳,改配方奶喂养2天以上,直到胆红素降到安全范围再恢复母乳,300~375μmol/l(17.6~22mg/dl)时,暂停母乳改配方奶同时给予光疗。轻时可以继续吃母乳,重时应该停用母乳,改用其他配方奶。早产未成熟儿,血清胆红素达到170μmol/l时应停母乳给予光疗。

晚发型母乳性黄疸,血清胆红素<257μmol/l(15mg/dl)时不需停母乳;>257μmol/l(15mg/dl)时暂停母乳3天,>342μmol/l(20mg/dl)时则加光疗,一般不需用人血白蛋白或血浆治疗。

3.支持疗法同时注意保暖,增加热量、营养,预防感染。

4.酶诱导剂给以保肝、酶诱导剂等药物治疗。

三、母乳性黄疸应该如何护理

专家介绍,病理性黄疸是由于某种疾病而引发的黄疸,主要特点是黄疸出现得比较早,一般在出生后24小时之内就会出现,而且黄疸的程度较重,持续时间也较长或黄疸消退后又复现。引发病理性黄疸的疾病较多,常见的疾病有新生儿溶血症、胆道闭锁、新生儿肝炎、新生儿败血症以及一些遗传性疾病。

一般情况下,大约有50%至60%的足月新生宝贝和80%以上的早产宝贝,在出生后2至3天就会出现生理性黄疸。这种黄疸在4至5天达到高峰,一般表现比较轻微,仅有皮肤和巩膜(白眼球部分)轻微发黄。宝贝的全身状态通常较好,每天照样能吃能喝,精神活泼,2周左右黄疸就会自行消退。当然,早产儿黄疸持续时间可能会稍微长一些,但一般也不会超过3至4周。

大约有1%母乳喂养的宝贝可能发生母乳性黄疸。母乳性黄疸是由于母乳中一种酶的活性过高,使胆红素在肠道重吸收增加而引起。一般是在出生后3天左右出现,开始常常与生理性黄疸重叠在一起,但在2周左右生理性黄疸应该消退时,黄疸却持续不退或又缓慢地加重。如果宝贝生理性黄疸持续不退,但全身状态仍然很好,一般考虑是母乳性黄疸。停止母乳喂养3天,如果黄疸减轻就可以确定是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如果较轻,可以继续吃母乳;如果较重,暂停几天母乳,待黄疸减轻后再恢复母乳喂养。

婴儿出生后就密切观察其巩膜黄疸情况,发现黄疸应尽早治疗,并观察黄疸色泽变化以了解黄疸的进退。

专家提醒,注意观察胎黄婴儿的全身症候,有无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难、惊惕不安、两目斜视、四肢强直或抽搐等症,以便对重症患儿及早发现及时处理。密切观察心率、心音、贫血程度及肝脏大小变化,早期预防和治疗心力衰竭。注意保护婴儿皮肤、脐部及臀部清洁,防止破损感染。胎黄常因孕母遭受湿热侵袭而累及胎儿,致使胎儿出生后出现胎黄,故妊娠期间,孕母应注意饮食有节,不过食生冷,不过饥过饱,并忌酒和辛热之品,以防损伤脾胃。需进行换血疗法时,应及时做好病室空气消毒,备齐血及各种药品、物品,严格操作规程。

四、母乳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区别

新生儿黄疸分病理性黄疸和生理性黄疸两大类。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指新生儿出生2天~14天出现的轻度黄疸,孩子无任何不适症状,肝功能正常。足月儿血清胆红素不超过129mg/d1,早产儿不超过15mg/d1。用肉眼能观察到新生儿皮肤有黄染时,说明血清胆红素要在5mg/d1以上。这种情况究竟是否为病理性黄疸,即或是很有经验的医生也需要根据一定的化验检查报告的数字来判断。因为新生儿黄疸程度不仅与婴儿是否足月、早产有关系,还与个体差异、种族、遗传、地区、喂养是否正确等均有关系。更何况新生儿黄疸是随日龄而变化的,要看其动态变化。如足月新生儿脐血胆红素6mg/d1;②足月新生儿胆红素>129mg/d1及早产儿胆红素>15mg/d1者;③胆红素每天上升>5mg/d1者;④血清结合胆红素>2mg/d1;⑤黄疸持续时间超过2周~4周,有进行性加重者。当然也要结合临床症状进行综合判断,才能做出正确诊断。

母乳性黄疸的主要临床表现是新生儿以母乳喂养后不久出现的黄疸。从60年*始有报导,至80年代后发生率有升高之势,并分为两型,即早发型和迟发型。至今母乳性黄疸的病因仍未明确,较为公认的是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肠—肝循环增加有关。早发型黄疸出现时间在出生后3天~4天,黄疸高峰时间在生后5天~7天;迟发型黄疸出现时间在出生后6天~8天,黄疸高峰时间在生后2周~3周,消退时间长达6周~12周。迟发型已为医生所熟悉,易诊断,而对早发型则认识不足,还需多方综合才能诊断正确。

早发型母乳性黄疸与生理性黄疸虽出现时间及高峰时间相似,但母乳性黄疸在3天~4天时血清胆红素可超出生理性黄疸的平均值。对母乳性黄疸尚缺乏特殊的实验室检测手段,故医生必须首先排除引起新生儿黄疸的各种疾病,如abo溶血、败血症、窒息、产伤引起的较重的头颅血肿及其他感染等等,还应排除某些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如遗传性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缺乏症。只有在排除了可能是病理性黄疸之后,才能考虑母乳性黄疸的问题。在医生严密观察下可行“试治性诊断”。新生儿在出生3天后出现黄疸,胆红素在129mg/d1~15mg/d1者,试停母乳喂养3天~5天后,黄疸下降至原来水平的50%以上时,可考虑诊断为母乳性黄疸。

由于母乳性黄疸的预后很好,至今尚未见到因母乳性黄疸而诱发胆红素脑病的报导,故有的学者主张不必停喂母乳,因最终母乳性黄疸会消退。应特别指出的是对做出母乳性黄疸的诊断要十分慎重。医生要从临床出现黄疸的时间、孩子出生情况、临床症状表现、实验室化验结果及黄疸进展情况等诸多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综合分析,才能做出正确诊断。任何轻率的“母乳性黄疸”的诊断,对新生儿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对新生儿乃至孩子的一生都会造成损害。同样如果将病理性黄疸错诊为母乳性黄疸,仅用停喂母乳的办法来治疗,失去了对病理性黄疸治疗的时机,孩子将终生受到胆红素脑病后遗症的折磨。

有专家建议,对母乳性黄疸应这样治疗:当新生儿血清胆红素一旦高达15mg/d1时,停母乳喂养2天以上。当停母乳3天~4天,胆红素下降达原有水平的50%以上时,即可再开始喂母乳。此时,胆红素虽可出现“反跳”现象,但只是轻度的,不会超过原来的浓度。明确诊断后,母亲应消除母乳喂养的顾虑,每天可多次少量喂母乳。为了能有充足的母乳喂养孩子,故在停喂母乳的3天~4天内,一定要按时认真吸空双侧乳房内的乳汁,避免因淤乳引发乳腺炎,也不可把奶憋回去。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食物与运动热量消耗转换

相关菜谱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