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养生保健

脑动脉瘤术后护理方法 治疗脑动脉瘤的方法是什么

导读:注意观察肢体活动、感觉情况及神经功能缺失症状,以便发现弹簧栓子位置不当,如有异常立即报告医生,以便及时处理。

一、脑动脉瘤患者的术后护理方法有哪些

脑动脉瘤术后护理方法 治疗脑动脉瘤的方法是什么

1.一般护理:抬高床头15~30°,以利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术后绝对卧床2天,限制体力活动3~4周,以防弹簧栓子移位;给予下肢尤其是腓肠肌处环状按摩,以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保持呼吸道通畅,头偏向一侧,吸尽分泌物,定时翻身、拍背,以利痰液排出;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保持大便通畅;做好口腔皮肤护理,按时翻身,按摩受压部位;留置导尿管者应保持其通畅,按时进行膀胱冲洗和尿道口消毒,防止并发症发生。

2.穿刺点的护理:本组穿刺点均为股动脉,术后穿刺部位加压包扎后予以沙袋压迫8h,严密观察穿刺肢足动脉搏动情况及下肢温度、颜色和末梢血运情况,观察穿刺局部有无渗血及血肿、瘀斑形成。

3.病情观察:观察生命体征,尽量使血压维持在一个稳定水平;避免一切可以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因素,如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剧烈运动、用力排便或咳嗽等;注意观察病人瞳孔的大小、对光反射情况,动态观察意识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4.介入栓塞治疗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术后予尼莫通2周,以防止TIA的发生,并注意观察血压的变化;注意观察肢体活动、感觉情况及神经功能缺失症状,以便发现弹簧栓子位置不当,如有异常立即报告医生,以便及时处理。

5.癫痫的护理:减少刺激,防止癫痫发作,安装好床档,备好抢救用药,防止意外发生,尽量将癫痫发作时的损伤减少到最小。

二、脑动脉瘤要怎样治疗效果好

脑动脉瘤术后护理方法 治疗脑动脉瘤的方法是什么

 1.颅内动脉瘤非手术治疗

主要目的在于防止再出血和控制动脉痉挛等,适用于下述情况:①患者病情不适合手术或全身情况不能耐受开颅;②诊断不明确需进一步检查;③患者拒绝手术或手术失败;④作为手术前后的辅助治疗手段。

 2.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治疗

颅内动脉瘤患者发生了蛛网膜下腔出血应早期手术(夹闭瘤蒂或栓塞动脉瘤),术中采取保护脑的措施(甘露醇,*类药等),术后扩容治疗,目前对于脑前半循环动脉瘤及后半循环的动脉瘤,椎基底动脉连接部动脉瘤,小脑前下动脉及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手术,而对基底动脉及大脑后动脉第一部分的动脉瘤多等待其神经症状改善及稳定后再手术。

 3.特殊类型动脉瘤的治疗

(1)多发性动脉瘤出血机会较单发者为多,故有人主张处理一个动脉瘤比不处理为好,全部处理比仅处理一个为好,此外,利用一个切口在一次手术中治疗所有动脉瘤对患者最为有利,如果瘤体相距较远,则需分期手术,分期手术应首先处理出血或有出血倾向的动脉瘤,根据影像学和临床症状的综合分析,约96%的出血动脉瘤能被分辨出来,对多发动脉瘤的处理与单发动脉瘤一样,手术死亡率亦相似。

(2)巨型动脉瘤约1/5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只能保守治疗,4/5能行手术治疗。

三、脑动脉瘤会出现哪些症状

1.动脉瘤破裂出血症状

动脉瘤一旦破裂出血,临床表现为严重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急剧,患者剧烈头痛,形容如“头要炸开”。频繁呕吐,大汗淋漓,体温可升高;颈强直,克氏征阳性。也可能出现意识障碍,甚至昏迷。部分患者出血前有劳累,情绪激动等诱因,也有的无明显诱因或在睡眠中发病。

2.局灶症状

动眼神经麻痹常见于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和大脑后动脉的动脉瘤,表现为单侧眼睑下垂、瞳孔散大,内收、上、下视不能,直、间接光反应消失。有时局灶症状出现在蛛网膜下腔出血之前,被视为动脉瘤出血的前兆症状,如轻微偏头痛、眼眶痛,继之出现动眼神经麻痹,此时应警惕随之而来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大脑中动脉的动脉瘤出血如形成血肿;或其他部位动脉瘤出血后,脑血管痉挛脑梗死,患者可出现偏瘫,运动性或感觉性失语。巨大动脉瘤影响到视路,患者可有视力视野障碍。

 3.分类

动脉瘤出血后,病情轻重不一。为便于判断病情,选择造影和手术时机,评价疗效,国际常采用Hunt五级分类法:

(1)一级无症状,或有轻微头痛和颈强直。

(2)二级头痛较重,颈强直,除动眼神经等脑神经麻痹外,无其他神经症状。

(3)三级轻度意识障碍,躁动不安和轻度脑症状。

(4)四级半昏述、偏瘫,早期去脑强直和植物神经障碍。

(5)五级深昏迷、去脑强直,濒危状态。

四、脑动脉瘤要怎样检查

脑动脉瘤术后护理方法 治疗脑动脉瘤的方法是什么

1、血常规,血沉及尿常规

一般无特异性变化,动脉瘤破裂出血早期,白细胞常超过10×109/L,血沉也常轻度到中度增快,其增快程度与白细胞数增多的程度相一致,早期可出现蛋白尿,糖尿,严重者可出现管型尿,蛋白尿持续较短,一般数天后即恢复正常。

 2、腰穿

动脉瘤未破裂时,腰穿脑脊液检查多无异常变化,在破裂出血时,腰穿是诊断动脉瘤破裂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直接证据。

3、脑脊液生化检查

糖和氯化物多正常,蛋白增高,这是由于红细胞溶解后释放出大量血红蛋白及出血后渗出反应所致,通常在1g/L左右,有人认为脑脊液中每1万个红细胞溶解可增高150mg/L的蛋白质,一般在出血后8~10天蛋白质增高幅度最大,以后逐渐下降,另外,应注意区别腰穿损伤所致的血性脑脊液,一般腰穿损伤性血性脑脊液,离心后的上层液体无红色或黄色变化,对联苯胺无阳性反应。

 4、CT检查

虽然在确定动脉瘤的存在,大小或位置等方面不如脑血管造影,但是,却安全,迅速,患者无痛苦,不影响颅内压,可以随时采用,并能反复多次随诊观察。

5、MRI检查

 6、体感诱发电位检查

刺激正中神经时可记录体感诱发电位,颅内动脉瘤患者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及临床症状者。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