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养生保健

气血双补中医应用

气血双补中医应用

气血双补一、补益气血常用中药举例

1、人参

药性:甘、微苦,微温。归肺、脾、心经。

功效: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益智。

用法用量:煎服,3~9g;挽救虚脱可用15~30g。宜文火另煎分次兑服。野山参研

末吞服,每次2g,日服2次。

使用注意:不宜与藜芦同用。

2、党参

药性:甘,平。归脾、肺经。

功效:补脾肺气,补血,生津。

用法用量:煎服,9~30g。

使用注意:据《药典》记载,本品不宜与藜芦同用。

3、黄芪

药性:甘,微温。归脾、肺经。

功效:补气健脾,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消肿,托毒生肌。

用法用量:煎服,9~30g。蜜炙可增强其补中益气作用。

4、白术

药性:甘、苦,温。归脾、胃经。

功效:益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用法用量:煎服,6~12g。炒用可增强补气健脾止泻作用。

使用注意:本品性偏温燥,热病伤津及阴虚燥渴者不宜。

5、甘草

药性:甘,平。归心、肺、脾、胃经。

功效: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用法用量: 煎服,1.5~9g。生用性微寒,可清热解毒;蜜炙药性微温,并可增强补益心脾之气和润肺止咳作用。

使用注意:不宜与京大戟、芫花、甘遂、海藻同用。本品有助湿壅气之弊,湿盛胀满、水肿者不宜用。大剂量久服可导致水钠潴留,引起浮肿。

6、当归

药性:甘、辛,温。归肝、心、脾经。

功效: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

用法用量:煎服,5~15g。

使用注意:湿盛中满、大便泄泻者忌服。

7、熟地

药性:甘,微温。归肝、肾经。

功效:补血养阴,填精益髓。

用法用量:煎服,10~30g。

8、芍药

药性:苦、酸,微寒。归肝、脾经。

功效: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

用法用量:煎服,5~15g;大剂量15~30g。

9、阿胶

药性:甘,平。归肺、肝、肾经。

功效:补血,滋阴,润肺,止血。

用法用量:5~15g。入汤剂宜烊化冲服。

使用注意:本品黏腻,有碍消化,故脾胃虚弱者慎用。

气血双补二、常用气血双补方剂举例

1、八珍汤(八珍散)《瑞竹堂经验方》

组成:人参、白术、白茯苓、当归、川芎、白芍药、熟地黄、甘草炙

用法:上?咀,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加生姜五片,大枣一枚,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时候,通口服(现代用法:或作汤剂,加生姜3片,大枣5枚,水煎服,用量根据病情酌定)。

功用:益气补血。

主治:气血两虚证。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耳眩,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忡,饮食减少,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或虚大无力。

2、炙甘草汤(复脉汤)《伤寒论》

组成:甘草,炙生姜,桂枝、人参、生地黄、阿胶、麦门冬、麻仁、大枣

用法:上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阿胶烊化,冲服)。

功用:益气滋阴,通阳复脉。

主治:(1)阴血阳气虚弱,心脉失养证。脉结代,心动悸,虚羸少气,舌光少苔,或质干而瘦小者。(2)虚劳肺痿。干咳无痰,或咳吐涎沫,量少,形瘦短气,虚烦不眠,自汗盗汗,咽干舌燥,大便干结,脉虚数。

气血双补三、针灸补益气血举例

治则:补益心脾肾、调养气血,针灸并用,补法(肾阴亏虚者只针不灸,平补平泻)。

处方:以足太阳经背俞穴为主。

气海、血海、膈俞、心俞、脾俞、肾俞、悬钟、足三里

耳针:取皮质下、肝、肾、膈、内分泌、肾上腺。每次选用3~4穴,毫针中度刺激;或用耳穴压丸法。

穴位注射:取血海、膈俞、脾俞、足三里。用当归注射液或黄芪注射液,每穴注射0.5ml;或维生素B12注射液,每穴注射100μg。每日1次。

穴位埋线:取血海、肾俞、脾俞。用羊肠线埋藏。每月2次。

割治疗法:取膈俞、公孙、然谷。每次选1~2个穴位,切口长1cm,取出少量脂肪,用消毒纱布贴敷。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