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酸性体质的依据。酸性体制说认为,酸性食物或碱性食物进入到人体内,代谢后或呈酸性或呈碱性,必然影响人体体液的酸碱度。根据多数人喜欢吃鱼肉等食物,并每日食用米、面、脂肪等,故而推断多数人为酸性体质。认为体质的酸化是百病之源,无论是癌症,还是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等,都是由于多吃了“酸性食物”造成的。
第三,食物能不能影响体液。体液范围很广,主要是指人体内的血液、淋巴、唾液、奶水、精液、细胞内外液和人体分泌的液体等。按照酸性体质说法,食物可以影响人体体液的酸碱度,但食物如何影响却没有任何实际数据支持,也没有任何证据。就以人体的血液为例,正常情况下,人体血液的酸碱度PH值为7.35—7.45。如果食物能够影响人体体液的话,如果连续一段时间食用某种偏酸性食物,应该就会导致人体的体液偏酸;反之,如果一个人连续一段时间每天补充碱性食物,就应该导致人体的体液偏碱性。然而,事实上这种现象并不存在,比如某人每天补充钙,补充几年后,他的体液并未因为钙是碱性物质而改变;再比如脂肪是酸性物质,鱼油同样也是酸性物质,一些人正在补充鱼油。人们会发现,补充鱼油的人体液也没有发生变化,这一现象说明食物对体液并没有影响,不会引起体液的变化。
酸性体质真的可以改善吗
第四,酸性体质是万病之源是一个虚假的命题。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许多疾病的病因、病理是明确的,与所谓的酸性体质无关;其次,有些疾病虽与饮食有关,主要是营养摄入长期不均衡,体内代谢出现紊乱导致的,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但与所谓的酸碱无关;再次,一些疾病据说与酸性体质关系密切,如酸性体制说认为酸性体制下癌细胞非常活跃,也就是说,癌症是在酸性体制下发生和发展的。我们知道,癌症与细胞变异有关,是细胞受到外界物质攻击,如自由基的攻击,在细胞受到不断侵扰下,细胞核遭到破坏,特别是DNA发生突变,细胞的癌变形成。这与酸性体质何干?但有一点需要说明,就是癌症形成后,肿瘤周围的确为酸性环境。为什么要说明这一点,我想以此来强调,是疾病导致了酸性体质,而不是酸性体质导致的疾病。再比如,糖尿病可以导致酮体酸中毒,而不是酮体酸中毒导致的糖尿病。所以说,酸性体质是万病之源是一个虚假命题,它颠倒了疾病与酸性体质的因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