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其他 > 对口疮

对口疮

( duì kǒu chuāng )
分享到:
收藏(0)
简介对口疮,对口疮怎么办,对口疮吃什么好,对口疮吃什么食物好,对口疮的饮食

一、胳膊生对口疮如何检查

诊查要点

脑疽病一、诊断依据

1.好发于项背部,多发于中老年人.

2.根据病程演化,临床可分为三期

(1)初期患处起一肿块,上有粟粒样脓头,肿块渐向四周扩大,脓头增多,色红灼热,高肿疼痛。伴发热恶寒、头痛纳差。

(2)溃脓期肿块进一步增大,疮面渐渐腐烂,形似蜂窝,肿块范围常超过l0cm,甚至大于30cm。伴壮热、口渴、便秘、溲赤等。

(3)收口期脓腐渐尽,新肉开始生长,逐渐愈合。

(4)整个病程约1个月左右,病情初期在第l周,溃脓期在第2周到第3周,收口期在第4周。

脑疽病二、病证鉴别

1.疖病小而位浅;无全身明显症状;易脓,易溃,易敛。

2.脂瘤染毒患处有结块,或有扩大的毛囊口,可挤出皮脂栓;染毒后红肿多局限;全身症状较轻;溃后脓液中可见豆渣样物质。

脑疽病三、相关检查

辅助检查:查血白细胞总数常在15X109/L至20X109/L,中性粒细胞80%一90%。应常规检查血糖、尿糖。可作脓液细菌培养。

二、对口疮是什么疾病

脑痈,病名。出《疡科选粹》卷三。实为枕项间之痈,易破、易敛,较脑疽病位浅。又名对口、对口发、对口疮、对口疽、对口疔、对口痈、脑漯、落头疽、项疽、项中疽、脑后发、脑疽、大疽;属虚则又称为脑烁。即指生于脑后发际正中的有头疽。多因膀胱经湿热邪毒上壅或阴虚火炽、热邪上乘所致。因头为诸阳之会,脑为髓海,疽发之后,毒邪内陷,易伤脑髓,致神志昏愦而成险证。其治初起宜清热疏风,解毒活血。虚者宜补气血,托邪毒。详参有头疽条。

世有生痈疽于头顶者,始名脑疽,若对口偏口,俱非真正脑疽也,此疽九死一生,然治之得法,俱可救也。大约生此症者,皆肾火之沸腾也。盖脑为髓海,原通于肾,肾无火则髓不能化精,肾多火则髓亦不能化精,岂特不能化精,随火之升降,且化为毒,以生痈疽矣。盖肾之化精,必得脑中之气以相化,若脑中无非肾火,势必气化为火,火性炎上,不及下降,即于脑中髓海,自发其毒,较之脑气下流为毒者,其毒更甚。故往往有更变形容,改换声音,疮形紫黑,烦躁口干,随饮随渴,其至脑骨俱腐,片片脱下,其狼狈之状,有不可以言语开容者。又将何以救之耶?此症须问其饮食如何,倘饮食知味,即可用药。

五圣汤

[处方]金银花半斤玄参三两黄芪四两麦冬三两人参二两

[用法]水煎服。连服四剂,其痈疽渐愈。改用十全大补汤重四两,与之服四剂。又改为八味地黄汤恣酣饮,可获全愈矣。

是此等治疗,亦九死一生之法,然舍吾法,实无有第二法矣。人生此疽,得于房术者甚多。兴阳涩精,都是丹石燥烈之品,或洗或嚼,或噙于口,或藏于脐,霸阻精道。久战不己,日积月累,真阴枯烁,髓竭火发,遂溃顶门,多致不救。人何苦博妇女之欢,丧千金之命,长号于夜台也。

三、对口疮的辨证论治

辩证论治

脑疽病一、辩证要点

本病从成脓期、溃脓期、溃后期来辩证。成脓表现为上有粟粒样脓头,肿块渐向四周扩大,脓头增多;溃脓期表现为肿块进一步增大,疮面渐渐腐烂,形似蜂窝;溃后期表现为腐肉已脱,脓汁已净,肉芽生长,逐渐收口向愈[1]。

脑疽病二、治疗原则

本病以清热解毒为治疗原则,辅以外治法。阴虚证给予滋阴生津,清热解毒;气虚证给予扶正托毒。

脑疽病三、证治分类

1.火毒蕴滞

主证:肿块色红灼热,根脚收束,上有粟粒样脓头,疮面腐烂,流脓黄稠;发热,口渴,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辨证分析:外感风温、湿热毒邪,内有脏腑蕴毒,邪毒蕴结于肌表,以致营卫不和,经络阻塞,气血凝滞,故肿胀疼痛;热毒炽盛,故色红而灼热,发热;热胜肉腐,故疮面腐烂,脓出黄稠:口渴、便秘、尿赤、苔黄、脉弦数皆为热毒内盛之象。

治法:清热利湿,和营托毒。

代表药:仙方活命饮加减。便秘者,加生大黄、枳实泻热通腑。

方药:白芷、贝母、防风、赤芍药、当归尾、甘草节、皂角刺(炒)、穿山甲(炙)、天花粉、乳香、没药、金银花、陈皮。

2.阴虚火炽

主证:疮形平塌,根脚散漫,疮色紫滞,疼痛剧烈,脓腐难化,脓水稀少或带血水;全身高热,烦躁口渴,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脉细数。

辨证分析:阴液亏虚,虚火内生,复感湿热毒邪,阴虚无水制火热之邪,而使毒蕴更甚,故疮色紫滞,疼痛剧烈;毒甚走散,故疮脚散漫,疮形平塌;阴液不足,无以化脓,故脓水稀少;热毒入里,故高热、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细数为阴虚火炽之象。

治法:滋阴生津,清热解毒。

代表方:竹叶黄芪汤加减。

常用药:竹叶、川芎、甘草、当归、白药、党参、半夏、石膏、熟地、麦门克、黄芪。

3.气虚毒滞

主证:肿势平塌,根脚散漫,化脓迟缓,皮色赤暗不泽,脓水稀少,腐肉难脱,疮口成空壳,闷胀疼痛;伴畏寒,高热,精神萎靡,面色少华,口渴喜饮,小便频数;舌质淡红,苔白腻,脉数无力。

辨证分析:气血虚弱,气虚无力托毒,毒邪留滞,故疮形平塌;血虚无以化脓,故腐肉难脱;热毒留滞不解,故仍畏寒、发热、口渴喜饮;气血亏虚,机体失养,故精神萎靡,面色少华;舌淡红、苔白、脉数无力为气虚之象。

治法:扶正托毒。

代表方:托里消毒散加减。

方药:人参、黄耆(盐水拌炒)、当归、川芎、芍药(炒)、白术、茯苓、金银花、白芷、甘草。

四、对口疮的其他疗法及预防调护

病机

1.火毒蕴滞外感风温、湿热毒邪,内有脏腑蕴毒,邪毒蕴结于肌表,以致营卫不和,经络阻塞,气血凝滞,故肿胀疼痛。

2.阴虚火炽阴液亏虚,虚火内生,复感湿热毒邪,阴虚无水制火热之邪,而使毒蕴更甚,故疮色紫滞,疼痛剧烈。

外治法

初起用金黄膏加千捶膏外敷。溃脓期用金黄膏掺八二丹外敷;如脓水稀或灰绿,则改掺七三丹;若腐肉阻塞,脓液积蓄难出而有波动时,可按疮形大小采用“十”字、双“十”字,或平行纵切开术,手术的原则是广泛切开,清除坏死组织,充分引流。收口期用白玉膏掺生肌散外敷;如疮口腐肉一时不能粘合,可用垫棉法,如无效时,则应采用手术清创。

预防调护

1.项部生疖,忌挤压,消渴病患者特别要注意个人卫生。

2.高热时卧床休息,多饮开水。

3.患有头疽之后,切忌挤压、碰伤。在头部者,可用四头带包扎。

其他 同类标签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