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饮食常识 > 健康饮食

饭后吃梨可防癌?专家称不靠谱

导读:调查结果显示,吸烟或者吃烤肉等在体内聚集的强致癌物质多环芳香烃,在吃梨后会显著降低,特别是喝了加热过的梨汁&。

饭后吃梨可防癌?专家称不靠谱

梨可防治癌症实验结果说服力低

不得不说,由于这项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探究人体内多环芳烃的来源,并非是为了证明梨可以防治癌症,所采用的数据采集处理的方法削弱了梨可防治癌症这一结果的说服力。实验中,吃梨和不吃梨组之中的每一样本都会受到居住地、当地饮食习惯、吸烟习惯、性别年龄等多个实验因素和非实验因素影响,也就是说,样本尿样中1-羟基芘的含量是多个因素互相作用的后果,由多因素所导致的结果去推测单因素的作用,得出的结论可靠性将大大降低。另外,在文章中,研究者并未说明以吃梨人群作为研究对象时的进食量和时间,这不仅使得其他研究者无法重复验证这一实验,而且前后两项研究的结果也存在矛盾。前一项研究发现“采样前24小时内吃梨及不吃梨的人,前者尿样中1-羟基芘的含量低于后者”,说明吃梨减少了1-羟基芘的排出,但后一项结果则是“食用烧烤后吃梨的志愿者与未吃梨的人相比,1-羟基芘在24小时内迅速排出”,吃梨使得1-羟基芘排出更多。虽然因为研究方法的差异,不能简单地判断对错,但至少说明在动力学机制未明的前提下,这项研究还需要更多更详细的数据。虽然该研究组还通过细胞实验考察了韩国梨的抗突变作用,运用小鼠实验研究了食用梨汁对肺腺瘤的影响。但是,仅凭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并不能得出梨汁在人体内也会有同样的抗癌效果的结论。梨汁成分复杂,食用后人体的吸收代谢都会对其效果产生影响,与直接使用梨汁处理细胞有着很大的不同。而动物实验的结果也因人体与动物的差异不能完全照搬。另外,论文中关于梨的抗癌机制的解释也仅仅是推测,并未得到确证。总之,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的成功能为临床试验打下一定的基础,提供研究思路,但并不能直接证明梨在人体中也可以同样的机制产生同样的抗癌效果。

以上这些分析提示我们,一方面关于吃梨和致癌物的排出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多环芳烃和1-羟基芘,不能被推广到其他种类的致癌物。另一方面这项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结论仍然需要进一步证实。水果和蔬菜确实可以降低患癌风险,但从目前的研究来看,梨与其他种类的果蔬相比较并没有明显的优势,无需将其奉为抗癌灵药。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