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部位养生

肾结核是什么 肾结核如何传染

导读:结核病人常会厌食,食欲不佳,故烹制饮食时,应以少油(油食品)饮食为宜,如米粉、麦片、红豆、绿豆、鱼类、蜂蜜(蜂蜜食品)等。

一、肾结核该如何调理饮食

1、高蛋白质(蛋白质食品)饮食。以蛋类、动物内脏、鱼、虾、瘦肉、豆腐作为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并多选用牛奶及奶制品,因牛奶中酪蛋白和钙含量丰富,能促进结核病灶钙(钙食品)化,有利于机体恢复。

2、适量脂肪。结核病人常会厌食,食欲不佳,故烹制饮食时,应以少油(油食品)饮食为宜,如米粉、麦片、红豆、绿豆、鱼类、蜂蜜(蜂蜜食品)等。

3、补充含钙、铁丰富的食物。钙可促进结核病灶的钙化愈合,故应常吃牛奶、奶渣、虾皮、豆腐、绿色蔬菜等含钙丰富的食品。若结核病患者有咯血时,应增加含铁(铁食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血、肝脏、绿色蔬菜(蔬菜食品)等。

4、糖类供给量。按正常生理需要量即可。但结核病患者病情加剧时,每日可给予糖类20~35克左右,以尽可能满足机体需要量。

5、饮食中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维生素对结核病患者有促进康复的作用,特别是维生素a、维生素c、b族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维生素食品)c有增强机体抵抗力的作用,常见的有:胡萝卜、蛋类、花生、燕麦等。b族维生素可提高体内各代谢过程,增进食欲,如动物肝脏、谷类(谷类食品)及绿叶蔬菜。维生素d可促进钙的吸收利用,如鱼肝油、菠菜、大豆、植物油等。

6、服抗结核药时,如果吃茄子可能诱发过敏,出现瘙痒、烦躁、红斑、恶心、血压(血压食品)下降等症状,因此应少吃或不吃茄子。

二、肾结核的怎么传染

结核菌从肺或骨关节及肠道等原发病灶处经血行侵入双肾,在皮质层肾小球血管丛中,形成多发粟粒状结节。在机体抵抗力强时,大都能自愈,临床上常不出现症状,称为病理型肾结核。如果抵抗力降低,结核菌便侵入肾小球毛细血管壁,然后在髓质层的肾小管袢停留,形成结核病灶。继而病变经肾小管、淋巴管或直接蔓延到肾乳头,穿破肾乳头到达肾盏、肾盂,发生结核性肾盂肾炎,引起症状,称为临床型肾结核。从病理型肾结核发展至临床型肾结核一般需经相当长的时间。

结核结节主要是纤维组织增生,浆细胞、淋巴细胞和上皮样细胞围绕菌落。病灶浸润后范围逐渐扩大,彼此融合,中心坏死,形成干酷样脓肿。有时脓肿要向肾周围破溃形成窦道。肾内可充满干酪样、钙化物质,形成钙化肾。也可因结核性纤维化,使肾涠漏斗或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形成结核性脓肾。

三、肾结核症状表现

(一)膀胱刺激症 膀胱刺激症状是肾结核的最重要、最主要也是最早出现的症状。当结核杆菌对膀胱粘膜造成结核性炎症时,患者开始先有尿频,排尿次数在白天和晚上都逐渐增加,可以由每天数次增加到数十次,严重者每小时要排尿数次,直至可出现类似尿失禁现象。约75~80%都有尿频症状。在尿频的同时,可出现尿急、尿痛、排尿不能等待,必须立即排出,难以忍耐。排尿终末时在尿道或耻骨上膀胱区有灼痛感觉。膀胱病变日趋严重,这些病状也越显著。

(二)血尿 血尿是肾结核的第二个重要症状,发生率约70~80%。一般与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同时出现。血尿的来源大多来自膀胱病变,但也可来自肾脏本身。血尿的程度不等,多为轻度的肉眼血尿或为显微镜血尿,但有3%的病例为明显的肉眼血尿并且是唯一的首发症状。

血尿的出现多数为终末血尿,乃是膀胱的结核性炎症和溃疡在排尿时膀胱收缩引起出血。若血尿来自肾脏,则可为全程血尿。

(三)脓尿 由于肾脏和膀胱的结核性炎症,造成组织破坏,尿液中可出现大量脓细胞,同时在尿液内亦可混有干酪样物质,使尿液混浊不清,严重者呈米汤样脓尿。脓尿的发生率为20%左右。

 (四)腰痛 肾脏结核病变严重者可引起结核性脓肾,肾脏体积增大,在腰部存在肿块,出现腰痛。国内资料的发生率为10%。若有对侧肾盂积水,则在对侧可出现腰部症状。少数病人在血块、脓块通过输尿管时可引起肾部绞痛。

(五)全身症状 由于肾结核是全身结核病中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可以出现一般结核病变的各种症状。如食欲减退、消瘦、乏力、盗汗、低热等,可在肾结核较严重时出现,或因其他器官结核而引起。

(六)其他症状 由于肾结核继发于其他器官的结核或者并发其他器官结核,因此可以出现一些其他器官结核的症状,如骨结核的冷脓肿,淋巴结核的窦道,肠结核的腹泻、腹痛,尤其是伴发男生殖道结核时附睾有结节存在。

四、肾结核的预后及预防

预后:临床肾结核为一进行性发展疾病,如果不予治疗,从临床病症出现时起,生存5年者不足30%,生存10年者不足10%,如果能获得早期诊断并进行及时充分的现代抗结核治疗,则肾结核应当能全部治愈,且多可不必采用手术治疗。gow(1984)分析不同年代所治疗的泌尿生殖系结核1117例,在1947~1955年治疗的500例,死亡数为111例(22.2%),而在1970~1981年采用现代短程治疗后的135例,死亡者4例(3%),病死率显著下降。影响患者预后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各地统计第1次就医获得正确诊断者为数不多,说明肾结核的早期诊断尚有待提高,如果诊断延误,致使膀胱病变加重,或双侧肾脏均被结核侵犯,则预后不良,身体其他部位合并有活动结核者,如肺结核、肠结核、骨结核等则预后也较差。

预防:根据全国结核病监测工作的报告,1986~1988年肺结核病人登记率未见明显下降,社会上的传染和流行仍较严重,结核病死亡占传染病死亡的一半以上,故可推测今后短期内肾结核发病率不会有明显减少。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