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食疗养生

常吃槟榔真的会致癌吗 槟榔为何是一级致癌物

导读:根据中文维基百科对“槟榔”的定义表示,在2003年,槟榔被iarc(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证明为一级致癌物,证实即使不含任何添加物的槟榔子也会致癌。

一、常吃槟榔会致癌是真的吗

槟榔品种有三种,被证实致癌性明确

槟榔是一种亚热带、热带植物,主要分布在中非和东南亚,我国以海南、台湾种植较多,福建、广西、云南等省也有栽种,槟榔消费市场也以这几个省为主。汉森四磨汤被曝出以一级致癌物槟榔入药后,微博有网友针对报道提出质疑:“所说的一级致癌物槟榔指的是烟果吧,也就是湖南这边的槟榔,加了很多添加剂的,对口腔有伤害,而做四磨汤用的是青果,这明显是在混淆视听。”

目前,市场上槟榔分为三种:青果槟榔、烟果槟榔和台湾槟榔。青果槟榔比较软和甜香,不经过烟熏,口感较好;烟果槟榔是利用烟薰的办法把它薰干的一种槟榔,湖南市场基本是烟果的天下;而台湾槟榔就是新鲜的嫩籽槟榔,在台湾市场较大,内地则难以看到。

根据中文维基百科对“槟榔”的定义表示,在2003年,槟榔被IARC(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证明为一级致癌物,证实即使不含任何添加物的槟榔子也会致癌。根据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表明,槟榔的确切致癌性主要表现在提高口腔癌发病率方面,而槟榔是否会提高消化道癌症、乳腺癌等癌症的发病率,目前仍在猜测与探索阶段。

常嚼槟榔为什么容易致癌

根据研究发现,常嚼食槟榔的国家如印度、巴布亚新几内亚口腔癌发病率在世界前列,嚼槟榔盛行的台湾,口腔癌发病率也很高。研究者们猜测槟榔导致口腔癌的原因主要有三点[1]:第一,槟榔中的粗纤维容易摩擦口腔黏膜,造成黏膜反复创伤,形成局部慢性损伤,进而导致癌变;第二,槟榔中含有的大量生物碱促进上皮细胞凋亡,与槟榔一同咀嚼的荖花和石灰也有一定的基因毒性,进而导致癌变;第三,与烟草共同食用更易促进癌症。

槟榔被证明致癌是不是就该敬而远之

槟榔不但是一级致癌物,长期嚼食对牙齿磨耗严重,其紫红色的汁液还容易染黑牙齿,其中含有的大量生物碱也容易让人吃后产生头晕、恶心的不适感。但这是否代表,槟榔就是罪大恶极、应当敬而远之的?

应当厘清的一点是:许多人认为,“一级致癌物”就是毒性最强、对人体伤害最大的致癌物质。但事实上,对于“一级致癌物”的定义是:“对人体有明确致癌性的物质或混合物”,而非“对人体伤害最大的物质”。已明确的“一级致癌物”有很多是生活中常见的东西:阳光、烟草、酒精、家居装修常有的甲醛、烧烤煎炸后产生的苯芘类物质、腌渍食品中容易产生的亚硝酸类物质……

槟榔原是重要药用植物之一,剖开煮水喝可驱蛔虫,其蛆虫性在临床上也得到研究证实;槟榔虽然味道又苦又涩,但能令口舌生津,神清气爽,这也是槟榔受到南方大多数人喜爱的原因,也说明,看待槟榔应当客观公正,不应因其有“一级致癌物”的标签就戴上惊恐的有色眼镜。有一句老话:离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广东省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石汉平教授曾指出:“大多数时候,癌症是一种生活习惯病。”槟榔虽是一级致癌物,但偶尔吃,吃一次两次,并不会对健康造成损害;但是如果将吃槟榔变成一种生活习惯,长期吃,大量吃,天天吃,那么口腔癌的发病风险就会大大上升了。

二、槟榔为一级致癌物

 槟榔致癌的原因:

物理性损伤:咀嚼槟榔时,槟榔纤维的摩擦会造成口腔粘膜的局部外伤和粘膜损伤。长期咀嚼槟榔,会导致损伤迁延不愈,形成局部的慢性损伤,从而引起慢性炎症、氧化作用增强和细胞增殖。研究表明,咀嚼槟榔者口腔粘膜细胞脱落频率明显增加。

生物毒性:槟榔含有大量的多酚和多种生物碱,其中槟榔碱是最主要的成分,约为干槟榔净重的1%。槟榔碱能明显促进上皮细胞的凋亡,并干扰细胞外基质大分子(胶原、弹性蛋白等)的沉淀和降解过程。此外,与槟榔一同咀嚼的荖花和石灰也有一定的基因毒性。主要是由于其中含有的亚硝胺、丁香性多酚、活性氧化剂共同作用所致。

与烟草的共同促进癌症:单纯咀嚼槟榔即可明显促进口腔癌的发生,而同时吸烟的槟榔爱好者发生口腔癌的几率更高。吸烟本身也是口腔癌一个单独的危险因素。研究表明,咀嚼含烟草的槟榔,唾液中的毒性物质会显著升高,对细胞DNA合成等过程有明显的破坏作用。

 嚼槟榔到底还有其他哪些坏处:

1、对牙齿本身不好:长期嚼槟榔,对牙齿磨耗严重。

2、对牙周不好:槟榔汁跟石灰混在一起,容易形成牙结石,不仅影响美观,而且影响牙周健康。槟榔纤维粗硬,还可能会刺伤牙龈或堵塞牙缝,造成牙龈的压迫而发炎。

3、对口腔黏膜不好:轻则可能引起粘膜病变,重则演变为口腔癌。

4、对颞下颌关节不好:长期咀嚼会加大颞下颌关节负重,引起关节弹响,疼痛等症状。严重时还可导致关节盘穿孔。

5、对消化系统的影响:槟榔部分成分会损害味觉神经与唾液分泌,影响消化功能。此外,槟榔渣也刺激胃壁,严重可导致胃粘膜发炎甚至穿孔。

三、槟榔有何作用

1.驱虫作用:

槟榔煎液有驱虫作用,对绦虫、蛔虫、蛲虫、姜片虫、血吸虫等皆有作用。尤其对绦虫有较强的驱虫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槟榔碱类似烟碱样性质有关,可以使虫体的神经系统麻痹。一般认为槟榔对猪绦虫的作用最强,对短小绦虫,阔节裂头绦虫及姜片虫也有作用。体外试验对鼠蛲虫也有麻痹作用。

 2.拟副交感神经作用:

槟榔碱与毛果芸香碱、毒扁豆碱、毒蕈碱相似,但性质稳定作用持久。对平滑肌作用最显著适当剂量时,可以增加肠管的张力和蠕动,有缓泻作用,并能减轻胃肠胀气;能使胃肠粘膜分泌亢进,随之食欲增加;能兴奋汗腺及唾液腺,使汗液及唾液分泌增加;用氢溴酸槟榔碱溶液滴眼,可使瞳孔缩小,故可用治青光眼,此外,有收缩支气管,减慢心率,并可引起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兔应用后可使冠状动脉收缩。

3.抗病毒作用:

槟榔有抑制流行性感冒病毒的作用。

4.抗真菌作用:

1:3的槟榔煎液对部分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主要成分为生物碱,尚含有缩合鞣质、脂肪及槟榔红色素等成分。槟榔碱是有效的驱虫成分,对绦虫有较明显的致瘫作用,对堇色毛癣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另外,槟榔碱的作用与毛果芸香碱作用相似,可兴奋M-胆碱受体引起腺体分泌增加,瞳孔缩小,收缩支气管,减慢心率,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同时证明槟榔中含对人体致癌的物质。临床常用于虫症、腹水、消化不良等病症。

四、每日最多吃8颗远离癌症

 槟榔的营养价值

槟榔为热带棕搁科常绿乔木植物,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粗纤维、多酚类、生物碱(槟榔碱和槟榔次碱等)和矿物质,其中最具药用价值的就是槟榔碱,被誉为中国四大南药之首(槟榔、益智、砂仁、巴戟)。

槟榔碱作为槟榔的主要功能性成分,有以下几点作用:1、能够麻痹虫子的神经系统,将猪绦虫肝吸虫、蠕虫等驱除至体外;2、具有拟胆碱作用,能够刺激交感神经,让人感觉到兴奋;3、嚼食槟榔能使人产生舒服感,欣快感,并能提高人的耐力;

当然吃多了槟榔肯定有毒副作用,一次嚼食大量槟榔会出现急性毒性反应,如心律不整、哮喘、急性精神病、急性胃肠不适等症状。长期嚼食槟榔会导致成瘾,形成依赖性。

槟榔的生产工艺:

目前,湘潭地区所食用槟榔是以槟榔干果为主要原料,经泡制、切片、点卤、干燥等主要工序加工制作而成的具有湘潭特色的风味食物。

这个过程中特别要注意的是槟榔的泡制和点卤。槟榔的泡制是为了软化槟榔的粗纤维,让他口感更好,传统采用的泡制方法是水浸法,还有用氢氧化钠浸泡,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槟榔纤维得到了最大的软化,但却导致了氢氧化钠的残留,对细胞的影响很大。而点卤则是为了槟榔的风味更佳,卤水采用的材料里有熟石灰,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这也是一种化学碱性物质,同样对细胞有很大的伤害。

常吃槟榔是否会致癌

许多实验研究所证实槟榔果具有致癌性。槟榔果含有5%~40%多酚和几种生物碱,包括槟榔碱、槟榔次碱、四氢烟酸和四氢烟酸甲酯。槟榔碱是槟榔中含有的最主要的碱,约为干槟榔净重的1%,而且具有遗传毒性。

1、槟榔的粗纤维特别的硬,吃槟榔时,粗纤维的摩擦会造成口腔黏膜的损伤,导致慢性炎症。经常吃槟榔,对黏膜组织的造成持续伤害,细胞得不到修复,最终导致癌变。

2、槟榔在浸泡后残留的碱性物质以及槟榔中的生物碱会破坏黏膜细胞的细胞膜,导致细胞的DNA物质被破坏。

3、很多人在吃槟榔的同时会很享受的抽烟,烟草中的毒性物质与槟榔中的亚硝胺会共同作用,导致黏膜细胞染色体癌变。

另据中南大学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湘潭地区每天嚼8片槟榔的人群患口腔黏膜疾病的发病率远高于不吃槟榔的人群。虽然槟榔很美味,会让人感觉精神愉悦,但别忘了,你每吃一个槟榔,他就把你拉向疾病的方向一步。为了健康,呼吁广大爱吃槟榔的人们,少吃槟榔,不吃槟榔。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食物与运动热量消耗转换

相关菜谱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