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养生保健

血栓形成的过程 血栓形成是怎么原因引起的

导读:形成机理心、血管内膜损伤⑴内膜受到损伤时,内皮细胞发生变性、坏死脱落,内皮下的胶原纤维裸露,从而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的?因子,内源性凝血系统被激活。

一、血栓形成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血栓形成是由一组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多因素变化过程。临床常见的血栓患者,最主要的特点有家族遗传性,反复发作性,症状严重性,血栓形成部位异常性,以及发病时间年轻化。

怀疑动脉或静脉血栓形成或血栓栓塞需客观依据.血管造影是诊断的参照标准,但由娴熟技巧操作的超声检测,对浅表血管和心脏也可进行检查。

在静脉造影证明为自发性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25%~50%病例存在遗传素质.一种先天性抗凝机制缺陷(如因子Ⅴ抗激活的蛋白C,高半胱氨酸血症,蛋白C缺乏,蛋白S缺乏,抗凝血酶缺乏,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不全)存在时,当结合一种血栓形成的刺激(如外科手术,妊娠,服用避孕药,抗磷脂抗体)足以发生静脉血栓栓塞。早期曾有多部位血栓形成的患者,其发作的频率和严重性较单个血栓形成的要显著增加。

形成机理

心、血管内膜损伤

⑴内膜受到损伤时,内皮细胞发生变性、坏死脱落,内皮下的胶原纤维裸露,从而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的Ⅻ因子,内源性凝血系统被激活。

⑵损伤的内膜可以释放组织凝血因子,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

⑶受损伤的内膜变粗糙,使血小板易于聚集,主要黏附于裸露的胶原纤维上。

血流改变

血流变慢和血流产生漩涡等。

血液性质改变

主要是指血液凝固性增高,见于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增多。如在严重创伤、产后及大手术后。

二、血栓形成的病因

血栓栓塞性疾病在临床上甚为多见涉及的病因相当广泛。近年来随着基础医学的发展,对血小板生物化学、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凝血因子化学结构以及超微结构研究的深入对血栓形成过程有了更多的了解目前认为血栓形成是复合因素所引起的其中血管壁血小板血流速度血液黏度和凝血活性等均有重要作用。近来对于血液蛋白酶抑制物的研究,发现了一些先天性血栓性物质或先天性血栓倾向的病人,对血栓栓塞性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常见的病因如下:

 1.血栓性素质

(1)抗凝物质缺乏:抗凝血酶ⅲ缺乏异常抗凝血酶ⅲ症蛋白c缺乏、蛋白s缺乏肝素辅助因子ⅱ缺乏

(2)纤维蛋白溶解异常:纤溶酶原缺乏纤溶激活物质缺乏、纤溶抑制物增多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

2.静脉血栓形成

(1)血流淤滞:妊娠、肥胖创伤外科手术充血性心力衰竭卧床过久

(2)凝血亢进:恶性肿瘤、骨髓增生性疾病。

(3)其他:口服避孕药溶血危象。

3.动脉血栓形成

(1)血管壁异常:动脉样硬化高脂血症糖尿病

(2)血液黏度增高: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浆细胞病烧伤。

(3)血小板功能异常: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4.微循环血栓形成

(1)栓塞:多见于动脉血栓

(2)凝血活性增高:细菌性内毒素病毒、溶血、坏死组织肿瘤细胞、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清病、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三、血栓性疾病该如何护理

人的大脑一旦出问题就是大问题,因为大脑是人的思考中枢,生命中枢,人们对大脑的疾病都有着几分恐惧,我们最常见的就是脑溢血和脑血栓,得了这两种疾病不仅自己痛苦,还会连累亲人,弄不好还会倾家荡产,因为这个过程迁延数年或者数十年,会让一个中等家庭逐渐走向贫穷,更重要的是,一旦罹患这种疾病,基本上是不可逆转的,因此,对于这种疾病,该如何进行护理。

1、首先应控制血压,脑血管恢复期和后遗症患者,需在家中继续治疗和康复,所以家属学会护理十分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2、创造良好的居室环境。室温以18—20摄氏度为宜,湿度以60%为宜,房间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3、穿着的衣服应柔软,冷暖适中,内衣最好为纯棉爱爱医医学考试中心|网搜集整理,透气性好,还应勤更换、勤清洗、床铺整洁、干燥,经常晾晒和清洗。

4、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对有习惯性便秘的病人应多食用粗纤维的食物或服缓泻剂。

5、饮食的家庭护理应注意:营养全面,除保证蛋白质的供应外,还应常食用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

6、坚持患肢康复锻炼,保持情绪的稳定,增强自信心,待病情稳定后主动配合早期康复治疗,将中风的后遗症降低到最小程度。

老年病人最大的特点是害怕寂寞与孤独,患脑血栓病后更为明显,还有部分病人的家属忽视患脑血栓后老年人特殊的心理需要,甚至有遗弃老人的不负责任和不道德行为,这更加重了病人寂寞与孤独感。护理人员多和老年病人攀谈,耐心倾听病人的心声,尽量帮助病人摆脱孤独的境地,解决病人的种种生活需要,用真挚的同情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主动帮助病人解决困难。

四、血栓形成的概述

血栓形成是指人体或动物在存活期间因某些诱因,血液有形成分在循环血中发生异常的血凝块或者在心脏内壁或血管壁上发生血液沉积物血栓栓塞性疾病发病情况的认识与医疗技术以及血栓病的诊断水平密切相关目前对血栓形成的概念,已广及全身组织器官,不再局限于心肌梗死深部静脉血栓形成或脑血管血栓形成等病变

血栓可发生在体内任何部位的血管内,静脉血栓发生率高于动脉血栓两者比例可达4∶1在一组内科尸体解剖资料中静脉血栓占40%~60%但只有11%~15%为临床诊断在冠状动脉中尸解资料表明堵塞性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15%~95%90%的血栓伴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微血栓在尸解中相当多见,可达37.6%多见于肺、肝、肾及脑部静脉血栓可发生在下肢、肝脏盆腔、阴道旁等部位的静脉中但以下肢多见。

流行病学:血栓性栓塞据我国已有的初步资料,在40岁以上人群心肌梗死发生率每年为39.7/10万~64.0/10万,脑卒中发生率为每年109.7/10万。在1182例脑卒中经ct证实为脑梗死者占73.5%表明血栓栓塞症在我国也有很高的发生率。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