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女性 > 女性保健

正常女性的血压范围 如何维持正常的血压

导读:血压测量方法都有哪些呢自我测量血压自我测量血压是受测者在家中或其他环境里给自己测量血压,简称自测血压。

一、女性血压的范围是多少

女性血压正常范围是指成年女性血压值的正常范围,一般在这个范围内就是正常的,不会引起身体上的不适。不管是高血压还是低血压都会在身体上表现出明显的不适感,那么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女性血压的正常范围吧。

根据权威机构发布的正常血压值显示,收缩压<130mmHg,舒张压<85mmHg都算正常血压,而理想值则是收缩压<120mmHg,舒张压<80mmHg。但是由于男性和女性的身体存在差异,因此,女性的血压值可能会稍稍低于相同年龄的男性,比如31-35岁的人群中,男性正常血压值为收缩压117mmHg,舒张压76mmHg,而同类女性则为收缩压114mmHg,舒张压74mmHg,具体大家可以参照以上的图表。

在我国,正常的血压数值,以往只有很少的人会进行统计。

解放以来,全国各地曾抽查了百万人次;对男、女各年龄正常血压的平均数值,有了一个初步的划定。为了便于大家的记忆,有人提出一个数学计算的公式,这个公式能表示出不同年龄的血压的。

二、血压测量方法都有哪些呢

(1)自我测量血压

自我测量血压是受测者在家中或其他环境里给自己测量血压,简称自测血压。

自测血压的具体方法与诊所偶测血压基本上相同。可以采用水银柱血压计,但必须培训柯氏音听诊法。一般推荐使用符合国际标准(ESH和AAMI)的上臂式全自动电子血压计。不推荐使用半自动、手腕式和指套式电子血压计。自测血压时,也以3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同时记录测量日期、时间、地点和活动情况。一般而言,自测血压值低于诊所血压值。

(2)诊所偶测血压

诊所偶测血压是目前临床诊断高血压和分级的标准方法,由医护人员在标准条件下按统一的规范进行测量。具体的要求如下。

1.测量血压的环境应安静、温度适当。测量前至少休息5分钟。测前半小时禁止吸烟,禁饮浓茶或咖啡,小便排空。避免紧张、焦虑、情绪激动或疼痛。

2.被测者一般采取坐位,测右上臂,全身肌肉放松;不应将过多或太厚的衣袖推卷上去,挤压在袖带之上。肘部应置于心脏同一水平上。

3.袖带的气囊应环绕上臂的80%,袖带下缘应在肘弯上2.5厘米。将听诊器胸件置于袖带下肘窝处肱动脉上(不可将听诊器胸件置于袖带里),轻按使听诊器和皮肤全面接触,不能压得太重。

4.测量时快速充气,气囊内压力应达到使手腕桡动脉脉搏消失,并再升高30毫米水银柱(mmHg)然后缓慢放气,使水银柱以恒定的速度下降(2-5mmHg/秒)。以听到第1个响声时水银柱凸面高度的刻度数值作为收缩压;以声音消失时的读数为舒张压。儿童、妊娠、严重贫血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情况下,听诊声音不消失,此时改定为以变音为舒张压。取得舒张压读数后,快速放气至零(0)水平。

5.应重复测2次,每次相隔2分钟。取2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如果2次读数的收缩压或舒张压读数相差大于5mmHg,应再隔2分钟,测第3次,然后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

(3)动态血压监测

动态血压监测应使用符合国际标准(ESH和AAMI)的监测仪。受测者处在日常生活状态下。测压间隔时间15~31分钟,白昼与夜间的测压间隔时间尽量相同。一般监测24小时,如果仅作诊断评价,可以只监测白昼血压。

动态血压监测提供24小时、白昼与夜间各时间段血压的平均值和离散度,能较敏感、客观地反映实际的血压水平、血压变异性和血压昼夜节律,与靶器官损害以及预后比诊所偶测血压有更密切的关系。

三、维持正常血压的办法

1.了解您的目标血压,并且与您的医生共同努力达到这个目标了解您的目标血压(如140/90mmhg或更低),经常测量您的血压,尤其是伴有一个或多个危险因素时,比如超过65岁、超重、吸烟或生活中缺少运动。

2.戒烟戒烟是您改善健康能做的最简单的一件事情。

3.经常锻炼多运动能帮助预防高血压,或降低已有的高血压。征询医生的建议,包括您的日常锻炼,以及什么类型的锻炼适合您。

4.健康饮食健康饮食能够降低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或降低已有的高血压。减少摄入和饮酒,还要多吃绿色多叶的蔬菜、水果、低脂乳制品和高纤维食物,这些都能帮助降低血压。

5.尝试减肥一般说来,减轻10公斤体重,可以降低收缩压5~10mmhg。

6.留些时间放松压力会使您的血压上升,因此尽量留些时间放松。

7.遵从医生的建议遵从医生推荐的有关生活方式的建议和药物治疗,抓住每个达到目标血压的机会。

8.按时服药按照医生处方服药是帮助您达到目标血压的关键之一。

四、高血压有哪些危害表现

1、肾脏

高血压的危害体现在肾脏:长期持续的高血压使肾小球内囊压力升高,肾小球纤维化、萎缩,以及肾动脉硬化,因肾实质缺血和肾单位不断减少,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肾脏的表面呈颗粒状,皮层变薄,由于肾单位的不断破坏,肾脏出现萎缩,继而发生肾功能不全并发展为尿毒症。

2、心脏

(1)高血压的危害表现在对心脏的损害方面。

高血压累及心脏时,往往使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由于血压长期升高,增加了左心室的负担,使其长期受累,左心室因代偿而逐渐肥厚、扩张,形成了高血压性心脏病,最终可导致心力衰竭。

(2)高血压的危害表现在对心脏血管的损害方面。

高血压对心脏血管的损害主要是冠状动脉血管,长期的高血压使冠状动脉发生样硬化,冠状动脉狭窄,使供应心肌的血液减少,称之为冠心病,或称缺血性心脏病。

3、脑

脑部也是高血压的危害部位。长期的高血压使脑血管发生缺血与变性,容易形成脑动脉瘤,从而发生脑出血。高血压促使脑动脉粥样硬化,可并发脑血栓的形成。脑出血是晚期高血压病的最常见并发症。一般病死率较高,即使是幸存者也遗留偏瘫或失语等后遗症。所以防治脑出血的关键是平时有效地控制血压。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