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中医养生

烫伤外用活血化瘀中药有哪些 活血化瘀的食物都有哪些

导读:我们已经了解到中成药活血化瘀有哪些,基本上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成药都是大家比较常见的,比如说三七,丹参,或者是当归都具有这方面的疗效,甚至是服用以后还会有一定的止痛作用的。

一、活血化瘀中药的分类

活血化瘀中药是指能疏通血脉,祛除血瘀的药物,临床用于治疗血瘀证。按中药作用特点不同,可将中药分为养血活血药,如丹参当归、赤芍等;活血祛瘀药,如川芎、红花、蒲黄等;祛瘀止痛药,如乳香、没药、延胡索等;破血散结药,如三棱、莪术、桃仁等。

从现代医学理化检查来看,血瘀证多见于血液动力学改变或血液形态的异常。对此,根据现代药理研究选用中药,结合上述辨证用药,会收到更好的疗效。

益母草、丹参、川芎、郁金、赤芍、桃仁、红花、当归、延胡索、三棱、莪术、刘寄奴、水蛭可降全血度。

乳香、没药、三棱、莪水、桃仁、山楂、郁金、刘寄奴可降血液粘滞性。

川芎、红花、五灵脂可降低血小板黏附性。

当归、川芎、赤芍、红花、刘寄奴可降低血小板聚集性。

我们已经了解到中成药活血化瘀有哪些,基本上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成药都是大家比较常见的,比如说三七,丹参,或者是当归都具有这方面的疗效,甚至是服用以后还会有一定的止痛作用的。

二、活血化瘀的食物包括哪些呢

黑木耳:具有益气强身、滋肾养胃、活血等功能。它能抗血栓、降血脂、抗脂质过氧化,从而降低血液黏稠度、软化血管,使血液流动通畅,减少血淤的发生。

黑木耳还有较强的吸附作用,有利于将体内的代谢废物及时排出体外。

山楂: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食鉴本草》里说,它能“化血块,气块,活血”。

山楂有消食健胃、行气活血散淤的功效,所含的黄酮类物质能舒张外周血管,具有缓慢而持久的降压作用,并能扩张冠状动脉、降脂、强心。

西红柿:西红柿含有多种活血化淤的成分。

果胶,可降低胆固醇;黄酮素,有抗凝作用;籽粒周围的黄色胶状物质含番茄因子,能防止血小板聚集,维持血管壁的弹性,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改善血液循环。

性温,味辛。姜有促进血液循环、健脾和胃、杀菌解毒的作用。

研究表明,生姜能降低胆固醇、血糖、血液黏稠度,减少血小板凝集,加速血液循环。

黄酒:甘、苦、辛,温,入心、肝、肺、胃经,有通血脉、御寒气、行药势的功效。《医林纂要》里说它“散水,和血,行气,助肾兴阳,发汗”。《本草纲目》说:“老酒,和血养气,暖胃辟寒;烧酒,消冷寒气,燥湿痰,开郁结”。不过,阴虚、失血及湿热重的人忌饮。

三、活血化瘀3款食疗的偏方

一、西兰花猪肉

食材:西兰花30克,猪腱肉400克,胡萝卜2根,蜜柚2个,洋葱丁适量

调味料:鸡粉半匙,白糖、盐适量

做法:

1、西兰花洗净,掰成小朵,蜜柚、胡萝卜去皮,蜜柚切块,胡萝卜切段,猪腱肉洗净切块备用;

2、锅下油烧热,放入所有食材翻炒,上色后加清水,大火煮沸,放所有调味料,继续煮30分钟即可食用。

食疗功效:西兰花有很好的活血功能,被称作“血管的清理剂”,可有效防止血小板的凝固,促进血液循环。

二、红花鸡汤

食材:红花3克,母鸡1只,当归15克,无花果2个,橙子1个

调味料:盐

做法:

1、红花、当归洗净备用,橙子去皮切瓣,无挂果切开,母鸡清理干净沸水汆烫,去血水,捞出备用;

2、锅加适量水,放所有食材,大火烧开,小火慢煲2小时,放盐调味即可。

食疗功效:中医认为,红花味辛,性微温,归心、肝经,具有祛瘀止痛、活血痛经的作用,还可辅助治疗闭经、产后淤血作痛。

提示:溃疡病人不能食用红花

三、川芎葱白鱼头汤

食材:川芎12克,鱼头半个,葱白10根

调味料:盐

做法:

1、川芎、鱼头洗净,葱白洗净,切段备用;

2、锅下油烧热,放鱼头,稍微煎一下,倒入适量清水,放川芎;

3、大火烧开,小火慢煲90分钟,放葱白,再次煮沸后加盐调味即可。

食疗功效:中医认为,川芎性味辛、温,归胆、肝、心包经,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作用。

四、活血化瘀的按摩方法有哪些

日常生活中,免不了会有磕磕碰碰的时候。像崴脚就是比较常见的小意外,当急性期(伤后24-48小时)过去之后,扭伤的地方会出现淤青,这时我们可以用很简便的方法来处理,即用热毛巾进行热敷,帮助散开淤血。

有时候热毛巾不是随身就能准备着的,这个时候就可以选用一些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外用药物,比如红花油,倒一些在伤处,用手按摩直至药物被吸收、患处有发热的感觉。

除了外用的药物,还有一些口服药物,也能够起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作用,一般多是中成药,如大活络丸、三七片等。不过这些药物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才能服用。

对于经血不畅的女性来说,可以多吃一些红枣、红糖姜茶、阿胶等物品,能够有助于经血顺畅。

平时注意运动,多活动活动身体,像冬天容易长冻疮的部位要多加按摩,使血流通畅,不容易淤堵。

运动是最单纯、有效的活血方式,可以改善血液的高凝状态。每日用半小时左右活动筋骨,促进血液循环和机体代谢,可明显改善不适症状。血淤体质在精神调养上,要培养乐观的情绪。精神愉快则气血和畅,有利血淤体质的改善。反之,苦闷、忧郁则可加重血淤倾向。多做有益于心脏血脉的活动,如太极拳、八段锦、动桩功、长寿功、内养操、保健按摩术等,以全身各部都能活动,助气血运行为原则。还可按摩膈腧、血海、合谷等穴。

除了活血化瘀的按摩方法之外,对于活血化瘀,食疗的方法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要想达到很好的疗效,更重要的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养成一个好的饮食习惯。好的生活习惯,在这里提醒大家皮肤性的淤血,大面积的状况,应该及时的去治疗才行。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