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中医养生

五脏六腑排毒有用吗 五脏六腑有哪些排毒方法

导读:自然界中的粉尘、有害气体与金属微粒及工业废气中的有毒物质,都能通过呼吸进入气管,最后进入肺泡,不但肺要受到伤害,有毒物质还能潜入血液循环“株连全身”。

一、五脏六腑排毒有必要吗

体内毒素大扫除四法过去人们总是认为,人们一生病,就是因为病菌病毒、营养不良、不良生活方式和心理不健康等原因引起的。现代医学研究揭示,人体内毒素若积聚过多,同样也能使人致病。因此专家告诫人们,应像打扫环境一样经常清除毒素,才能使人寿命延长。那么,应该怎样进行体内毒素大扫除呢?现介绍四种方法请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采用。

(一)主动咳嗽清肺毒肺是人体最易积存毒素的器官之一。自然界中的粉尘、有害气体与金属微粒及工业废气中的有毒物质,都能通过呼吸进入气管,最后进入肺泡,不但肺要受到伤害,有毒物质还能潜入血液循环“株连全身”。此时可借助咳嗽加以清除。方法是:每天可在清晨、中午和睡觉前,到室外空气新鲜处做深呼吸运动。深吸气时先缓缓抬起双臂,然后突然咳嗽,同时迅速垂下双臂使气流从口鼻喷出,将痰液咳出。如此反复多遍,每天坚持这样做,能使肺保持清洁。

(二)饮水冲洗肠道:肠道特别是大肠、直肠是粪便形成和积存的地方。粪便中毒素甚多,如硫化氢、吲哚、粪臭素,若不及时排出,会被肌体重新吸收入血,不但引起腹胀,更会使人头晕脑胀、思维受损。因此应保持大便通畅。清晨起床后至少要喝200多毫升水,多活动活动,不但能稀释血液、防止血液浓缩,出现脑血管意外,更能起到清刷胃肠的作用,使得大小便排出,清除毒素。

(三)巧用食物净化血液:人体内的自由基,是氧化过程中的副产物,它在体内积聚过多,会破坏去氧核糖核酸、胶原蛋白和正常组织细胞,使人出现皱纹、老年斑甚至还会导致癌症和老年痴呆症。蔬菜水果应呈碱性,经常多吃能与饮食中的糖类、肉类、蛋类等酸性食品及代谢中的酸性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使人的血液保持弱碱性,使沉积在血管壁上的有毒物质被溶解,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并使之排出体外,这些食物是:胡萝卜:能与体内的重金属结合,生成一种对肌体无害的物质然后排出体外。海带:含有褐藻酸,能减慢放射性元素锶和镉被肠道吸收,使之排出体外。黑木耳:能抑制血小板凝集、降低胆固醇,黑木耳中的胶原能将残留在肠道内的粉尘积聚在一起,然后排出体外。猪血:含有血浆蛋白,经人体胃酸消化分解后,能与侵入肠道内的粉尘和有害金属发生化学反应,变成不易被肌体吸收的物质排出。因此,长期从事毒粉工作的人,应多吃猪血。绿茶:含有许多解毒因子,能与血液中有毒物质结合,加速从尿液中排出体外。绿茶还有抗癌降血脂作用。吸烟者应常喝绿茶,以减轻尼古丁对肌体的毒害。葡萄酒:为碱性食品,适

当喝些不但对心脏有益还能预防酸中毒。生姜:含辛辣姜油及姜烯酮,对伤寒、沙门氏菌等有强大的杀灭作用。绿豆:中医认为,绿豆味甘寒,能解*草木诸毒,对重金属和农药中毒及其他各种食物中毒均有防治作用。因此,经常接触铅、砷、镉、化学农药等有毒物质的人应常吃绿豆食品。

(四)运动发汗沐浴清扫皮肤:体内毒素可通过排汗加以清除。汗和尿液基本相似,都是体内的废物,有毒。因此为了清除体内毒素,运动包括长跑、打篮球、排球、快速骑车和登山。运动前多喝些水,出汗会更多些。洗热水澡,水温宜在35℃至42℃、或洗桑拿浴,都能使汗腺疏张,汗毛孔散开,得以排汗和排毒,更能清除皮肤上的油腻污垢,促进血液循环、活血化瘀、加速代谢、起到清洗血管作用。

二、五脏六腑吃什么食物可以排毒

1.肠道排毒吃什么好

肠胃入股消化不良的话,就会导致毒素在肠道中大量堆积,被人体吸收,给健康造成二次伤害,为肠道排毒可以多吃魔芋,黑木耳,猪血,海带等食物。

2.肺部排毒吃什么好

肺部是最容易积累毒素的部位,人在呼吸的时候,空气中漂浮的细菌,病毒,粉尘等有害物质随之进入肺部,不但肺会受到伤害,而且有毒物质还会潜入血液循环危及全身;此外,长期吸烟的人群体内也会囤积大量毒素。肺部排毒可以多吃葡萄,苹果,梨子等食物。

3.心脏排毒吃什么好

中医认为,人的舌头和心脏关系最为密切,当溃疡长在舌头上时,多认为时心脏有内火或是火毒,当心火旺盛成为火毒时,还会导致额头长痘,出现失眠心悸等问题。这类人群日常饮食中应该多吃“苦”。

 4.脾脏排毒吃什么好

脾脏中的毒素不能及时排除体外,就会对身体产生很多危害,明显的表现为指甲表面有凸起的棱线,或是向下凹陷;女性有乳腺增生的症状,经前乳腺胀痛明显增多,甚至出现痛经,脸部两侧长痘,情绪抑郁等。这类人群可以多吃酸性食物来排毒。

5.肝脏排毒吃什么最好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解毒器官,体内囤积的毒素经过肝脏的一系列化学反应后会变成无毒或低毒物质,要帮助肝脏排毒,日常饮食中可以多吃胡萝卜,大蒜,无花果等食物。

6.肾脏排毒吃什么好

肾脏能够将血液中的毒素和蛋白质分解产生的废料,并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帮助肾脏排毒可以多吃黄瓜,樱桃等蔬果。

三、五脏六腑健康与否观察脸色马上就知道

1.面红

脸色红润常被人认为是身体健康的表现,但如果长期面色发红带紫暗色,那不一定是好事。这可能是心脏不能正常“工作”,患有狭心症、心肌梗塞的人,或是有这些疾病潜在病因的人,多半拥有一个“红扑扑的脸蛋”。因此一定要排除心脏的隐患,去医院做心脏的常规检查如心脏彩超、心电图、心肌酶检查等。此外患疟疾、肺结核、肺炎、大量服用激素后,也会引起脸部潮红的现象。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如果面部红色浅淡,局限于颧部,且伴有手足心热、心烦失眠、盗汗等表现,则多为肾阴不足,阴虚内热。可服用蜂蜜、山药、鸡蛋黄、牛奶、枸杞子、冬雪梨、银耳、百合等滋阴之品,但最好寻求中医医生的帮助。

2.面黄

如果脸色明显变黄,很可能是肝胆功能出现问题的迹象。急性黄疸型肝炎、胆结石、急性胆囊炎、肝硬化、肝癌等疾病常会通过脸色发出“黄色警报”。而平常说的“面黄肌瘦”指的是这个人可能是营养不良,或者是胃肠道功能差而吸收不好。如果面色淡黄,并伴有头晕目眩、疲倦乏力等症状,则可能是贫血征兆。应在医师的指导下,加强营养和改善胃肠功能。

3.面黑

脸色发黑通常是肾虚的表现。肾气亏损、阳气不足、血行不畅或操劳过度都会导致面部发黑。如果面色灰黑,晦暗无光泽,并伴有腰膝酸软,畏寒肢冷,眩晕耳鸣,神疲乏力等症状,则表明肾精亏耗已相当严重,常用补肾药物予以治疗。

4.面白

气足则血行畅顺,血足则气行健旺,气血不足则面色苍白无血色,并常伴有面容憔悴、眼圈发黑等症状。如果面色发白并伴有嘴唇、指甲色淡,头晕目眩,心悸失眠,疲倦乏力,或手足发麻等症状,则很可能是营养不良或贫血的问题。

5.青色

面色发青大多由于缺氧而引起,剧烈的疼痛常常使脸色苍白而带青紫,常见的有尿路结石等所引发的肾绞痛等,心力衰竭、先天性心脏病等,也都会使脸色变为青紫。

虾、蟹、鳝鱼等动物死后,体内会产生大量的组胺,食用不当或过敏者面部甚至周身肤色就会呈现青红色,应及时就医。

有些人饮酒后就会出现脸色发青,这是因为肝脏解酒加重了肝脏的负担所导致;熬夜时,肝脏不能正常的进行排毒,导致脸色发青。

四、中医教你五脏六腑排毒大扫除

检查心脏是否有毒的方法:

1.舌头溃疡。中医认为舌和心脏的关系最为密切,所以溃疡长在舌头上,通常认为是心脏有内火,或是火毒。

2.额头长痘。额头是心脏管辖的一个属地,心火旺盛成为火毒时,这个属地也会沸腾,于是此起彼伏地出现很多痘痘。

3.失眠,心悸。心脏处于不停的工作中,当火毒停留于心而无法排除时,睡眠不会安稳。

4.胸闷或刺痛。心脏内出现瘀血也是一种毒素,就像是在公路上堵车,轻一些的是胸闷,重一些的则会出现刺痛。

如何排除心脏中的毒素:

1.吃苦排毒。首推莲子芯,它味苦,可以发散心火,虽然有寒性,但不会损伤人体的阳气,所以一向被认为是最好的化解心脏热毒的食物。可以用莲子芯泡茶,不妨再加些竹叶或生甘草,能增强莲子芯的排毒作用。

2.按压心脏排毒要穴。这是指少府穴,位置在手掌心,第4、5掌骨之间,握拳时小指与无名指指端之间。按压这个穴位不妨用些力,左右手交替。

3.绿豆利尿排毒。绿豆可以通过利尿、清热的办法,来化解并排出心脏的毒素,但吃绿豆时要用液体的形式,例如绿豆浆或绿豆汤,绿豆糕的效果会差一些。

心脏最佳排毒时间

中午11~13点是心脏最强的时间,可以吃些保心、助排毒的食物,例如茯苓、坚果、黄豆、黑芝麻、小枣、莲子等。

检查脾脏是否有毒的方法:

1.面部长色斑。长斑的女性通常消化系统能力弱一些。

2.白带过多。脾主管体内排湿,如果湿气过多,超出了脾的能力,就会出现体内湿气过盛,白带增多是其中的一个体现。

3.脂肪堆积。脂肪在中医里另有一个名字:痰湿,是由于脾的消化功能不佳,不能及时把垃圾毒素排出体外而产生的。有效的减肥必须围绕恢复脾胃正常代谢痰湿的主题来做,否则就会反弹。

4.口气明显,唇周长痘或溃疡。口唇周围都属于脾,当脾中的毒素无法排出体外,蓄积的毒素就要找机会从这些地方爆发出来。

怎么给脾脏排毒更顺畅:

1.吃酸助脾脏排毒。例如乌梅、醋,这是用来化解食物中毒素的最佳食品,可以增强肠胃的消化功能,使食物中的毒素在最短的时间内排出体外。同时酸味食物还具有健脾的功效,可以很好地起到“抗毒食品”的功效。

2.按压脾脏排毒要穴。这是指商丘穴,位置在内踝前下方的凹陷中,用手指按揉该穴位,保持酸重感即可,每次3分钟左右,两*替做。

3.饭后走一走。运动可以帮助脾胃消化,加快毒素排出的速度,不过需要长期坚持,效果才会更好。

脾脏最佳排毒时间

餐后是最容易产生毒素的时刻,食物如果不能及时的消化或是吸收,毒素就会积累很多。除了饭后走一走,因为甘味健脾,还可以在吃完饭1小时吃1个水果,帮助健脾、排毒。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