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孕妇 > 早孕反应

宝宝面黄肌瘦原因多要调理

导读:脾胃是怎么被伤害的如今人们的食物极为丰富,有那么多如油炸食品、膨化食品、形形色色的小食品等等,偶尔食之尚可,如果经常光顾此类食品,脾胃当然要受伤害。

篇一:中医:捏脊调理小儿厌食

厌食是指小儿较长时间食欲不振、厌恶进食的病症。古代医学文献中无“厌食”病名,是以恶食、不嗜食称之。小儿厌食已经是目前儿科临床的常见病之一。

什么原因造成小儿厌食

厌食即中医所讲的脾胃不和。“民以食为天”,我们每天进食的食物不管是什么种类,都得靠脾胃消化吸收,如果脾胃不和,再好的食物也不能吸收,而人是靠食物生存的,想生存首先得吃,“后天之本”的脾就必须健康,所以我们不能伤害它,脾胃功能受伤了,消化吸收就出了问题,小儿厌食症状就表现出来了。

脾胃是怎么被伤害的

如今人们的食物极为丰富,有那么多如油炸食品、膨化食品、形形色色的小食品等等,偶尔食之尚可,如果经常光顾此类食品,脾胃当然要受伤害。加之暴饮暴食,不按规律吃饭,更加重了脾胃不适。特别是小儿脏腑娇嫩,家长稍有不慎都可以造成脾运胃纳失常,尤其是喂养不当、不按时进食、饥饱无度、贪吃零食、偏食、挑食等均可造成脾胃功能受损。还有因病后调养不当,损伤脾胃,或先天不足又失于精心护养,或情绪变化等均可影响脾胃功能,造成厌食。

怎样调养脾胃

首先要从家长做起,要纠正小儿贪吃零食或偏食挑食的习惯,生活要规律,进食要定时、定量,少食肥甘厚味(油炸食品等),忌食生冷硬物,也不要给孩子乱用补品。食物不要过于精细、五谷杂粮是最好的主食,应粗细搭配。菜要讲究色、香、味。因为脾病在于运化,不是补。所以要以饮食调节为主,当然这只是厌食的辅助治疗方法,因为小儿厌食并不是器质性病变,大多数无需药物调理,捏脊疗法可有效治疗厌食。

捏脊的方法

捏脊的部位在小儿后背,是从大椎穴至尾骨处的长强穴。也就是沿脊柱从上至下,或从下至上进行推捏。这个部位是中医称之为督脉的走行主干,督脉有“阳脉之海”、“总督诸阳”之称,与体内脏腑功能活动密切相关,而中医儿科的捏脊疗法就是促使督脉兴奋,督脉开了,脏腑功能就被激活了,脾运胃纳调整过来了,厌食症自然好转或治愈。

捏脊规则

令患儿俯卧,后背完全暴露(要注意保暖),操作者位于患儿一侧,双手呈半握拳状,掌心向下,拳眼相对,以两拇指指面前1/3处着力,顶住患儿脊背部皮肤,用食指、中指指面向前按,用拇、食、中三指提捏皮肉;或从下(长强穴两旁)双手交替向上一松一紧推捏至颈后部(大椎穴两旁),或从大椎两旁起推捏至长强穴两旁止(患儿如为实证则从上而下推捏,如为虚证则从下而上推捏)。此即为捏脊一遍,如此每日连续推捏十遍为宜,治疗一周,可休息两天,坚持捏脊30天,为一个疗程。

需要强调的是,捏脊的操作者应洗净双手,并要剪短指甲,手温应与患儿体温相近,提捏时动作要轻柔而有连惯性,一定要把肉提起来,每次稍用力捏提三下,或用少许滑石粉充作润滑剂,以免伤及小儿皮肤。

当然,个别患儿病程较长,病情较重,用饮食调理和捏脊疗法无效者,仍需去医院,采用中医中药调理为宜。□郭竞辽宁省沈阳市中医院

篇二:五谷杂粮调理小儿病

由于身体原因,我经历了千辛万苦才剖腹产诞下儿子。儿子先天身体羸弱,不到1岁,各种疾病就接踵而来,不是发烧感冒,就是咳嗽、腹泻,打针吃药更是家常便饭。

婆婆是在保健院工作的一名老护士,她安慰我说:“人吃五谷杂粮,哪能不生病?孩子体弱免疫力低,但也不能当药罐子。得先从饮食入手,身体调好了,得病自然就少了。”

儿子晚上睡觉时爱出汗,像“冒水冬瓜”一样,出汗后又易着凉感冒。以前我一直给孩子补钙,但收效不大。婆婆买来了糯稻根和泥鳅,先把泥鳅煎至金黄色,然后加水和糯稻根同煮,每周喝2次。连续喝了一个多月,儿子的盗汗大为减少。

婆婆说,泥鳅是“水中人参”,能补气祛湿,糯稻根可止汗、健脾,这个方法也是儿科医生经常推荐给家长的食疗方,家长都感觉很不错。

伤风、感冒、咳嗽是儿子最常得的疾病。婆婆说外感也有寒热之分,感冒药对小儿副作用比较大。儿子每次上呼吸道感染都有一些先兆症状,如果精神不振,怕冷,面色发白,鼻塞流清涕,晚间轻微咳嗽,小便清长。婆婆认为,孩子是感受风寒,立刻给孩子做葱白生姜胡椒蛋花汤,葱白能发汗解热,生姜、胡椒可祛风散寒。在孩子感冒初期用往往能收到很好的疗效。

如果孩子发热,咽干疼痛,小便短少,嘴唇和舌尖较红,婆婆马上就给儿子泡蜂蜜菊花茶,清热利咽,养阴润燥。儿子平时喜欢喝酸酸甜甜的饮料,婆婆就买回来新鲜的番茄和草莓,切成块后放入搅拌器,加入蜂蜜一起搅拌,制成饮料,酸甜可口,既开胃又能提高免疫力,预防感冒。

都说小儿是纯阳之体,爱上火、便秘,儿子也不例外。婆婆也有她的法子,她用芋头、大芥菜加一个咸蛋滚汤,给孩子当饭吃,芋头是粗粮,本身就有通便的功效,芥菜粗纤维丰富,能宽肠通便,咸蛋则可以下火。吃过以后,儿子很快就能拉出便便来。

经过婆婆1年多的精心调理,儿子的身体壮实起来,活泼可爱。婆婆简单朴素的食补方法对缺乏育儿经验的新妈妈来说是一种启发,那就是五谷杂粮也可调治小儿病。

篇三:宝宝面黄肌瘦原因多要调理

面黄肌瘦原因多

饮食不节小儿的脾胃功能尚未健全,如果饮食不加以节制,不按时吃饭,时饥时饱,常吃冷饮,就会造成消化不良,使营养吸收出现障碍,逐渐变得面黄肌瘦。

饮食添加不合理有些家长在给宝宝添加固体食物时,未注意婴幼儿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发育特点,也会造成营养不良。比如在婴儿4个月前,唾液腺尚未发育,唾液中不含淀粉酶,此时给予淀粉类食物,就会造成宝宝消化不良。给7个月以前的宝宝喂豆制品,会影响大豆蛋白的吸收。到了6~7个月未及时添加固体食物,仍单纯进行奶制品喂养,会造成宝宝营养不良。

用药不当宝宝生病时,如果不合理用药,尤其是随意给宝宝服用解热镇痛药,或较长时间服用抗生素等,会引起呕吐、恶心、食欲不振。有的广谱抗生素还会引起肠道吸收不良,使正常肠道菌群受到抑制,也能造成营养不良,使宝宝面黄肌瘦。

体弱多病由于先天或后天因素致使免疫力低下、经常患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的宝宝,消化吸收功能也比较差,可致营养不良,表现为面黄肌瘦。

怎样判断宝宝营养不良

从外表上看,宝宝营养不良主要表现为面黄肌瘦、皮下脂肪变薄、肌肉松弛等。但单凭目测是不够准确的,必须根据宝宝的体重、身高和测量皮下脂肪,才能作出客观、正确的判断。家长可根据年龄,计算出宝宝的正常体重,再将所测的体重与正常体重进行比较:

1~10岁小儿正常体重=(年龄×2)+8。

如果所测的体重低于正常体重15%~25%,为轻度营养不良;低于25%~40%,为中到重度营养不良。

此外,应考虑身高因素,即一般矮1cm,体重应减200~300克;如果宝宝身高较矮,体重会偏轻一些。

增强体质重在调理

对营养不良的宝宝,重在进行调理:

⒈在居住环境方面,应注意使室内阳光充足,空气新鲜。

⒉患儿皮下脂肪少,在冬季体温偏低,常出现手足发冷,需用热水袋保暖。

⒊做好口腔清洁卫生。在两次喂奶期间,给予少量开水或用棉签蘸冷开水擦洗口腔。如发现有口疮,应用锡类散或冰硼散涂口腔。

⒋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以增强抗病能力。

⒌纠正偏食习惯。对宝宝应给予营养丰富、低渣、少油、易消化的饮食。对消化功能差的宝宝,应先给米汤、奶糕或,以后逐渐加用低脂牛奶、配方奶、鱼泥、豆浆、胡萝卜、菜汤等,待消化功能恢复正常,逐渐调整为健康儿童的膳食结构。在饮食调整中,需每周测量体重,以评价调整饮食的效果。

中医中药防治有良效

1.常用健脾理气消食药。如山药、白术、茯苓、陈皮、木香、山楂、麦芽、谷芽、扁豆等。中成药有四君子丸、参苓白术散、小儿香橘丸等。

2.针刺四缝穴。用消毒针浅刺两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指第二节的四缝穴,针后可挤出黄色液体少许。此法有消积食、增食欲的作用。

3.捏脊。沿脊柱两侧,从颈下到尾骶,用两手指提捏皮肤多次,有促进肠蠕动及消化液分泌和改善消化吸收功能的作用。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