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孕妇养生

产后盆腔淤血如何诊断 如何防治产后盆腔淤血

导读:2盆腔瘀血症患者多为生育年龄妇女,有过两次或两次以上的生产、流产史,继某次生产或流产后不久,出现慢性盆腔疼痛,低位腰痛、性感不快、痛经等症状,但并无产后或流产后感染史。

一、产后盆腔瘀血症诊断检查

盆腔瘀血症如何诊断

 病史

1盆腔瘀血症的症状涉及范围极广,而体征上又与某些其他病变混同,因此常造成临床诊断上的困难。但详细询问病史,还是容易发现一些特点以协助诊断的。

 2盆腔瘀血症患者多为生育年龄妇女,有过两次或两次以上的生产、流产史,继某次生产或流产后不久,出现慢性盆腔疼痛,低位腰痛、性感不快、痛经等症状,但并无产后或流产后感染史。

3习惯性便秘及长期从事站立工作的妇女或绝育术后妇女,出现慢性盆腔疼痛时,盆腔瘀血症可能性较大。

4虽曾被诊断为“慢性附件炎”或“慢性盆腔炎”,但是没有妨碍怀孕。

5按慢性盆腔炎进行的各种治疗均收效不大,甚至毫无效果。

6有多次就医史,病人自觉有严重的妇科病,久治不愈,而妇科医生却诊断为轻度盆腔炎症。

临床症状

本症临床特点为“三痛两多一少”。即小腹坠痛、低位腰痛、性生活痛、月经多、白带多,妇科检查阳性体征少。

1慢性下腹痛、低位腰痛、有性生活不快及性生活痛,月经多、白带多。

2肛门坠胀感,疼痛在月经期加重,晨起症状轻,傍晚加重,喜温怕冷。

 3植物神经紊乱:因疼痛久治不愈,反复发作,常导致患者有焦虑情绪,出现经前期乳房肿痛及某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心悸、气短感、心情烦躁、易激动、好生气、好哭有泪、情绪低落或心情忧郁、夜梦多、白天疲劳感及精神体力上的无能感常很严重,常有头痛。

体征及辅助检查

腹部检查的唯一发现是压痛,部位多在耻骨联合上区或在下腹部两侧有深压痛,一般来说并不显著,甚至没有一个恒定的特别明显的压痛点,即使在病人感到最痛的部位,也没有腹肌紧张及反跳痛。

妇科检查仅见宫颈肥大,呈紫蓝色,大多光滑,亦有糜烂者。子宫稍大或正常,多为后位,后倒于骶骨凹内,但如猛一触动子宫颈或触抵后穹窿,就会引起相当严重的盆腔及腰骶部疼痛,宫旁及附件区有明显的压痛及饱满感,如继续慢慢地触摸时,则有一种软如海绵的感觉,并没有慢性附件炎所常有的增厚及硬的条索状物,也没有腹肌紧张及反跳痛。当企图用手法使后倒的子宫体复成前位时,病人更是感到疼痛难忍。

B超检查子宫均匀性增大,子宫呈后倾位,可见子宫两侧或后方显示粗细不等的呈串珠状、蚯蚓状或蜂窝状的管状无回声区,形态各异,走形不同,宽窄与长度不一,提示子宫静脉曲张或卵巢静脉曲张。

盆腔静脉造影:盆腔静脉造影是通过造影剂注射使子宫静脉、卵巢静脉及部分阴道静脉,髂内静脉显影,了解盆腔血液(主要是子宫静脉及卵巢静脉)流出盆腔的时间,是辅助诊断瘀血症的一个方法。在盆腔静脉血运正常时,造影剂通常在20秒内完全流出盆腔;而在盆腔瘀血症时,静脉回流速度明显变慢,造影剂流出盆腔,要20秒以上的时间。

二、产后盆腔瘀血症如何治疗呢

盆腔淤血症的治疗原则是轻症者给予卫生指导,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及对症镇痛治疗,重症者手术治疗。

轻症患者多不需用药物治疗,可针对其有关病因,给予卫生指导,使病人对本症的形成及防治有充分的理解。如改习惯性仰卧位为侧俯卧位、纠正便秘、节制房事,做适当的体育锻炼以增进盆腔肌张力及改善盆腔血循环,如提肛运膝胸卧位等,一般效果较好。

中药治疗根据“通则不痛”的道理,以活血祛瘀为主要治疗原则,辨证施治,采用口服、保留灌肠、中药外敷等手段均有一定的效果。

对症治疗解热镇痛剂布洛芬,在月经第一天口服布洛芬0。4克,每日3次,连服7天。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合成,减少前列腺素合成,产生镇痛、抗炎作用。

手术治疗根据不同患者的病因性因素、病情严重程度、年龄因素、有无生育要求、是否有并发症等综合因素考虑,可选择圆韧带悬吊术、阔韧带裂伤修补术、经腹全子宫及附件切除术等。

三、产后盆腔瘀血症如何预防

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针对盆腔瘀血症的病因采取预防措施,可以避免或减少其发生。

 1加强计划生育宣传,防止早婚、早育、性生活过频及生育较密,两次生产至少应有3~5年的间隔,使生殖器官不仅在解剖、生理功能上,而且血管的性能都得充分的恢复。

 2宣传科学方法避孕,降低计划外怀孕风险,减少流产次数,流产后要注意休息。

 3重视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保持大便通畅,常做提肛运动,注意腹部及下肢保温,有助于盆腔静脉的回流。

4加强产后卫生宣传,推广产后体操,对促使生殖器官及其支持组织的恢复大有好处。

5休息或睡眠时避免习惯性仰卧位,提倡两侧交替曲腿侧卧位,有利于预防子宫后位的形成。这对某些轻症的盆腔瘀血症也有很好的效果。

 6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对长期从事站立或坐位工作者,有可能时应开展工间操及适当的活动。

四、产后盆腔炎中医食疗方推荐

方1苦菜莱菔汤

组成:苦菜100克,金银花20克,蒲公英25克,青萝卜200克(切片)。

用法:上四味共煎煮,去药后吃萝卜喝汤。每日1剂。

功效:清热解毒。

主治:,属湿热瘀毒型,发热,下腹胀痛,小腹两侧疼痛拒按,带下色黄量多,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附注:金银花对多种细菌如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以及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方2银花冬瓜仁蜜汤

组成:冬瓜籽仁20克,金银花20克,黄连2克,蜂蜜50克。

用法:先煎金银花,去渣取汁,用药汁煎冬瓜籽仁15分钟后人黄连、蜂蜜即可。每日l剂,连服1周。

功效:清热解毒。

主治:,属湿热瘀毒型,下腹及小腹两侧疼痛,拒按,微发热,自汗,带下色黄量多,舌红苔黄。

方3仁饼

组成:桃仁20克,面粉200克,麻油30克。

用法:桃仁研成极细粉与面粉充分拌均,加沸水loo毫升揉透后冷却,擀成长方形薄皮子,涂上麻油,卷成圆筒形,用刀切成每段30克,擀成圆饼,在平底锅上烤熟即可。早晚餐随意服食,每日数次,每次2块,温开水送服。

功效:理气活血,散瘀止痛。

主治:,属气滞血瘀型,下腹部及小腹两侧疼痛如针刺,腰骶疼痛,舌有紫气,脉细弦。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