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制地沟油”真假难辨
一旦“地沟油”进入市场、走上餐桌,一个棘手的问题就摆在人们面前:怎么辨别?“地沟油”的检验技术和标准,已成为业内学者研究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焦云鹏说,首先,“地沟油”可以通过感官鉴别,一看透明度、色泽,“地沟油”一般颜色发暗、比较浑浊;二闻气味,油臭且呈淡淡哈喇味的很可能就是“地沟油”;三尝是否有异味等。
但这些方法,碰到“精制”的“地沟油”,常常会失效。“目前,餐厨废油脂的鉴别及掺伪检测研究尚未完全开展。”何东平说。
据四川省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技师罗贽介绍,目前国内学者已发明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荧光分析法、电导率检测法、薄层色谱法等多种“地沟油”检测方法,但这些方法均各有局限。例如荧光分析法对实验室要求较高,不够简便易行;薄层色谱法操作步骤繁琐,且无法准确鉴别出潲水油和煎炸老油。“地沟油”检测的难点就是寻找其“特异指标”,由于“地沟油”成分复杂,必须综合考虑各种检测结果才能做出结论。
当然,检测难并不是说“地沟油”和食用油没有区别了。研究发现,“地沟油”中含有大量有机物,长时间高温条件下有机物分解产生苯、芘、萘及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地沟油”在回收加工过程中,易受铅、砷等重金属污染等等,这些有毒有害物质会引起头痛、头晕、失眠、乏力、消化不良等症状,严重者还可能出现中毒性肝病,诱发胃腺癌、肾癌等多种癌肿。
“所以,目前国家已经立项要求我们研究起草《餐厨垃圾中"地沟油"的管理办法》、《"地沟油"的检测方法》、《散装食用油标识与标签的方法》等,近一两年内,这些方法有望在全国推行。”何东平介绍。他特别强调,“地沟油”混入市场,钻的就是散装油标识管理的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