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饮食人群 > 幼儿饮食

夏天宝宝厌食了怎么办?

导读:食量:蛋白质、热能的摄入量不足供给标准的70%-75%矿物质及维生素的摄入量不足供给标准的5%3岁以下宝宝每天谷类食物摄取量不足50克。

宝宝的饮食问题是父母最为关心的,只要宝宝稍微有点吃得不好,父母立即就会担心他长得不好或是生什么病了。但宝宝饮食问题的主要“责任人”并不是宝宝,而是父母自己,父母应该重新审视一下自己在喂养宝宝时是否存在问题了。专家表示,生活中,父母在宝宝的饮食方面存在着四大认识偏差。

误解一:以为孩子食欲不好就是厌食

医学上对宝宝厌食症的诊断有一个标准:

1.厌食时间:6个月以上(含6个月)。

2.食量:蛋白质、热能的摄入量不足供给标准的70%-75%;矿物质及维生素的摄入量不足供给标准的5%;3岁以下宝宝每天谷类食物摄取量不足50克。

3.生长发育:身高、体重均低于同年龄人正常平均水平(遗传因素除外);厌食期间身高、体重未增加。

4.味觉敏锐度降低,舌菌状乳头肥大或萎缩。

5.一般的厌食时间应持续2周以上。

由此可见,很多宝宝的饮食问题不能认为是“厌食”,更谈不上患了“厌食症”。

误解二:偶尔不吃某种食物就是偏食

宝宝偏食或不吃某种食物,有很多原因,如食物口味可能不适合宝宝;色泽不够吸引宝宝;又如有的宝宝初吃某种食物时吃得很少,父母就认为宝宝对这种食物不喜欢,于是就再也不买这种食物,久而久之,宝宝就形成不吃某种食物的习惯。

我国大多数家庭膳食以谷物为主,宝宝吃的食物也往往受父母饮食习惯的影响,如果父母有偏吃某种食物的习惯,也会影响宝宝的食物结构。

误解三:宝宝的食量理应越来越大

随着年龄的增长,宝宝的食量会越来越大。如果宝宝今天吃得多一点,明天吃得少一点,也很正常。造成宝宝短时间内食欲欠佳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宝宝患病时,如感冒,食量会有所减少;

2.胃部着凉或吃了过多的冷食,也会不爱吃

3.因摄入过多食物或高热量食物摄入过多导致积食;

4.宝宝运动过后出现暂时性食欲下降,甚至根本不想吃东西。

误解四:强迫与引诱是让宝宝吃东西的好办法

当宝宝不吃饭或不愿吃某种食物时,一些父母往往采取强迫手段,用“填鸭式”的方式,把食物强行塞进宝宝嘴里。也有些爸爸妈妈,采用引诱的方法诱导宝宝进食,如“吃完了,妈妈带你去公园玩”,“再吃一口,爸爸给你买个玩具”。

当宝宝不愿吃饭时,采取强迫的办法不仅不能达到目的,还可能助长宝宝逆反心理的形成与发展。有时候适当采取一些鼓励的办法,比如当宝宝吃得比较好的时候,表扬他几句,让他的心情得到兴奋,这对增强他的食欲有一定好处。但是如果经常用引诱的办法就可能失去效果。

妈妈注意

进食看总量而不是一餐两餐

当宝宝拒绝妈妈给他准备的食物时,您的反应不要过于激烈,这只说明他不想吃罢了,不要强迫宝宝吃东西,不要将吃饭变成“拉锯战”,把吃饭的时间延长30分钟。如果您觉得宝宝吃得还不够,那在1-2小时后,再给他吃一些零食,例如水果或者牛奶,一天三顿主食再加上两顿零食就足够了。

一些孩子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拒绝某种食物,不要为此担心,只要总体的饮食情况是均衡的就行。

如果宝宝看到碗里的饭太多,会感到厌烦。妈妈其实可以给他换一个大一点的碗,或者装少一点的饭,让宝宝从心理上先接受,以后逐渐增加。这就是聪明妈妈的做法了。

哪些疾病会引起小儿厌食?

夏季小儿厌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很多妈妈以为是因为天热,孩子才“没胃口”。实际上,很多疾病也是让宝宝食欲差的元凶。下面就为大家列出会引起小儿厌食的疾病。

(1)感染性疾病:急性感染,如细菌、病毒和其他类型感染是食欲减退最常见的原因;慢性感染,如结核、馒性购部感染、肾盂肾炎、隐藏的脓肿、阿米巴病和其他亚急性或隐匿的感染。

(2)胃肠道疾病:腹泻、长期便秘、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肝炎、肠梗阻、消化道变态反应等。

(3)营养性疾病:缺铁、缺锌等。

(4)代谢及内分泌疾病:急慢性肝病、佝偻病、肾功能衰竭等。

(5)心肺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低氧血症等。

(6)结缔组织病:风湿热、少年类风湿病等。

(7)神经及精神性疾病:如小儿急性偏瘫、神经性厌食症等。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