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外科 > 普外科 > 腹膜后纤维化
腹膜后纤维化

腹膜后纤维化

( fù mó hòu xiān wéi huà )
分享到:
收藏(0)
简介腹膜后纤维化(retroperitoneal fibrosis,RPF)由法国泌尿外科医生Albrran在1905年首先报道并使用了腹膜后纤维化这一概念,直到1948年Ormond报道了2例腹膜后纤维化后,有关本病的个案报道才逐渐增多并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师所认识。该病的病理改变以腹膜后纤维组织增生并导致腹膜后广泛纤维化为特征,临床表现与腹膜后组织或脏器(如输尿管)受压的程度关系密切。
医疗知识

基本知识

  • 是否医保:
  • 易感人群:无特殊人群
  • 患病比例:发病率约为0.003%-0.005%
  •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 并发症:高血压、 头痛

治疗常识

  • 挂号科室:外科 普外科
  •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康复治疗
  • 治疗周期:1-3个月
  • 治愈率:45%-65%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20000元)

温馨提示:忌葱、蒜、姜、桂皮等辛辣刺激性食物。

腹膜后纤维化宜吃食材更多宜吃食材>>
1.宜吃胶原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 2.宜吃锌元素含量高的食物; 3.宜吃滋养型的食物。
腹膜后纤维化忌吃食材更多忌吃食材>>
1.忌吃高钙性的食物; 2.忌吃高磷性的食物; 3.忌吃发物性的食物。

一、腹膜后纤维化的体征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40~60岁者多见,约占2/3。男性发病较多见,是女性的2~3倍。临床上分为发病初期、活动期和纤维板块收缩期3期。

1.疼痛初起可无症状,以后可出现疼痛,多发生于腰部或下背部并放射至下腹部、腹股沟区、外生殖器或大腿的前内侧。疼痛为钝胀痛,开始为单侧,随病情发展可出现双侧痛。

2.亚急性炎症表现如下腹痛、肾区压痛、低热、白细胞计数腹膜后纤维化增加、红细胞沉降率增快和疲乏不适、厌食、恶心呕吐以及体重下降等。

3.腹部肿块大约1/3的病人可在下腹部或盆腔触及肿块。压迫症状75%~80%的病人出现输尿管部分或完全梗阻的表现,如肾盂积水、尿路刺激征、少尿或无尿、慢性肾功能衰竭和氮质血症等。压迫淋巴管和下腔静脉可引起下肢水肿,但少见。偶见压迫小肠或结肠而发生肠梗阻者。静脉肾盂造影是最具诊断价值的方法,可表现为典型的三联征:①肾盂积水伴有上部输尿管扩张纡曲。②输尿管向中心移位。③输尿管受外部压迫的征象。晚期双肾可均不显影。

二、腹膜后纤维化的病因

大量临床研究发现以下因素可能与腹膜后纤维化有关。

1.自身免疫缺陷临床资料表明,有8%~15%的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患者可同时伴有腹膜后以外的纤维化,其病史中有硬皮病、嗜伊红细胞增多症、结节性动脉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肾小球肾炎、Riedle甲状腺炎、硬化性胆管炎、纵隔纤维化和眶后纤维假肿瘤等疾病,提示腹膜后纤维化可能是系统性硬化性疾病的一种局部表现,也表明本病可能与免疫缺陷有关。

2.药物副作用自1964年Grahacn报道服用甲基*丁醇酰胺(methysergide)的病人发生腹膜后纤维化以来,类似的病例报道相继见于文献中。长期服用者,其腹膜后纤维化的发生率可达10%~12.4%。此外,β受体阻滞药(心得安)、抗高血压药物(甲基多巴、利血平、肼苯哒嗪)、止痛药(阿斯匹林、非那西汀)等药物也可诱发本病,但它们与腹膜后纤维化的因果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3.感染与炎症早在1948年Ormond就认为本病是一种腹膜后炎症,而Mathisen等则提出腹膜后纤维化可能与腹腔脏器和下肢病毒感染有关,综合文献中报道,与腹膜后纤维化相关感染和炎症有:结核、梅毒、放线菌病和各种霉菌感染等特异性感染;憩室炎、阑尾炎等非特异性感染;溃疡性结肠炎、Crohn病、皮肤和皮下组织的血管炎等与免疫因素有关的炎症性疾病;炎性肺损伤、血栓性静脉炎、胰腺炎等其它炎症性疾病亦可致腹膜后纤维化。恶性肿瘤恶性肿瘤诱发的腹膜后纤维化占所有病例的8%~10%。已有报道,能引起结缔组织反应增生和纤维化的恶性肿瘤包括:乳腺癌、肺癌、甲状腺癌、胃癌、结肠癌、泌尿生殖器癌(肾癌、膀胱癌、前列腺癌及子宫癌)、Hodgkin病和其它恶性淋巴瘤、某些肉瘤、类癌等。

4.主动脉瘤文献报道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腹膜后纤维化是动脉瘤周围纤维化,纤维化可只在动脉瘤周围,也可能向侧面生长包绕输尿管并引起梗阻。据报道,主动脉或主动脉髂动脉瘤周围纤维化的发生率为5%~23%。损伤临床资料显示,外伤、腹膜后血肿和放射性损伤等均可导致腹膜后纤维化。石棉Boulard和Sauni等作者分别在1995年及1998年报道了2例和7例腹膜后纤维化病人既往有石棉密切接触史,其X线胸片显示有胸膜蚀斑或钙化斑和圆形的肺膨胀不全等,尸体解剖亦发现腹膜后存在石棉小体。提示石棉可能是引起腹膜后纤维化的病因之一。

三、腹膜后纤维化的生理

1.致病过程许多病因均可导致腹膜后纤维化,其致病理过程为:

(1)药物致腹膜后纤维化:常见为甲基*丁醇酰胺,其为半合成麦角类衍生物,是5-羟色胺拮抗药,长期服用时可竞争性抑制5-羟色胺受体,引起内源性5-羟色胺(serotonin)的升高。在类癌综合征的病人中,5-羟色胺升高可致腹膜后、肺脏、胸膜及胃肠道等组织器官的纤维化。综合文献报道,下述几点可能与其引起腹膜后纤维化有关:

①内源性5-羟色胺升高,使易感患者发生类癌综合征样异常纤维化反应。

②使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5-羟色胺并引起局部的炎性反应。

③可能导致主动脉痉挛时间延长及缺血,由此引起主动脉周围炎症及纤维化。

④麦角生物碱可能作为半抗原引起机体的自身免疫或超敏反应而致病。

(2)感染致腹膜后纤维化:Mathisen等认为,某些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感染可致腹膜后纤维化,是因为病毒感染造成淋巴管发生炎症并阻塞,淋巴液、浆细胞进入细胞间质,引起蛋白沉积和成纤维细胞释出,继而导致胶原化。恶性肿致瘤致腹膜后纤维化:据推测其机制可能为,恶性肿瘤细胞小转移灶刺激后腹膜,诱发后腹膜强烈反应,引起结缔组织反应增生,形成纤维肿块。这种小转移灶及其诱发的腹膜后纤维化,应与腹膜后转移淋巴结和一些原发恶性肿瘤相鉴别。

(3)动脉瘤致腹膜后纤维化:动脉瘤周围纤维化的发生机制不明,有人认为主动脉瘤的“漏”可能是引起动脉瘤周围纤维化的原因,但在纤维化板块中却没有发现血液沉积。约10%的主动脉瘤为炎症性的,也称为炎性动脉瘤,因此有人认为主动脉瘤周围发生炎症浸润可能与之有关。近年来发现,主动脉瘤周围炎症浸润与腹膜后纤维化所导致主动脉周围炎(periarteritis),在组织病理学上并无差别,其区别在于主动脉有无扩张。动脉样硬化区域的腹膜后纤维化:近年发现腹膜后纤维化多发生于动脉壁有严重动脉粥样硬化和动脉中层减弱的主动脉区域,发病机制不明。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本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机体对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蜡样质抗原高度敏感,诱发免疫反应的结果。

四、腹膜后纤维化的鉴别诊断

1.与易受累器官或组织自身疾病的鉴别

(1)输尿管疾病:本病与输尿管肿瘤、炎性狭窄等均可引起肾盂和输尿管积水,应注意二者相鉴别。

(2)胰腺癌:腹膜后纤维化累及并导致胰腺周围脂肪垫闭塞常误诊为胰腺癌,需注意各自的临床、影像特点。

(3)胆总管疾病或硬化性胆管炎:该病累及胆总管可引起黄疸等表现,应注意排除胆总管疾病或硬化性胆管炎等疾病引起的黄疸。但腹膜后纤维化可以与硬化性胆管炎同为系统性硬化症的组成部分,须想到二者同时存在的可能性。

(4)结、直肠疾病:腹膜后纤维化累及结、直肠时,病人可出现腹泻、便秘,甚至梗阻症状,易误诊为结、直肠肿瘤或炎性疾病,而且二者可互为因果,临床上遇到腹泻、便秘、甚至梗阻的病人,在排除肠道本身疾病后,应想到腹膜后纤维化的可能。

(5)小肠慢性不全性梗阻及功能障碍:本病累及肠系膜后可引起小肠慢性梗阻及蠕动障碍,常误诊为小肠慢性不全性梗阻或功能障碍。因此,当遇到原因不明的小肠慢性不全性梗阻或功能障碍时,应想到本病。

2.与腹膜后的某些原发疾病的鉴别如腹膜后黄色肉芽肿、腹膜后血肿、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包括脂肪肉瘤、纤维肉瘤、恶性淋巴瘤、纤维瘤、淋巴管瘤、平滑肌瘤等)腹膜后淀粉样变性等。与腹膜后恶性转移灶的鉴别一般情况下,腹膜后恶性转移灶多在输尿管的外侧可资鉴别。与动脉瘤的鉴别主动脉瘤或主动脉髂动脉瘤周围可形成纤维化环包绕动脉瘤或向侧面生长包绕并引起输尿管梗阻。影像学显示被包绕的主动脉呈瘤样扩张,而腹膜后纤维化所累及的主动脉和髂总动脉则显示有光滑、不规则狭窄改变。

相关标签

普外科 同类标签

腹膜后纤维化相关知识更多知识>>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