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幼儿保健

小儿维生素C缺乏病的护理 母乳喂养有助于预防

导读:柿子椒250克,洗净,用手掰成小块,下锅用抽炒至外皮稍皱时加人盐、白糖适量和少许水,翻炒数下即可,常食。

一、小儿维生素C缺乏病的护理

护理:

1、饮食上应注意清淡,多以菜、面条汤等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为佳。

2、可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保证维生素的摄入量。

3、给予流质或半流质的食物,如各种粥类、米汤等。

4、母乳维生素C含量高,是强调人乳喂养的理由之一。孕妇和乳母的饮食应包括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如新鲜蔬菜和水果等,或维生素C片溶于水加糖口服,其维生素C的需要量约为每日80~100mg或更多,可以保证胎儿和乳儿获得足够的抗坏血酸。诸福棠(1936)曾做过实验,只要每日摄入大白菜和白萝卜各0.5kg,母乳所含维生素C的浓度即能高达60mg/L(6mg/dl)。

食疗方:

1、萝卜250克,豆腐2块,豆油9克,葱、胡椒粉、香菜各适量,放锅内稍煮服食,常服。

2、柿子椒250克,洗净,用手掰成小块,下锅用抽炒至外皮稍皱时加人盐、白糖适量和少许水,翻炒数下即可,常食。

适宜食物:

维生素C富含于新鲜的蔬菜水果之中,如苹果、鲜、橘子、西红柿、萝卜汁、土豆、甘薯、草莓、菠萝等蔬果中就富含维生素C。

二、吃维生素C能预防小儿维生素C缺乏病

坏血病应该算是在历史上曾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疾病。坏血病又称为维生素c缺乏症。维生素c缺乏不仅能引起坏血病,而且还会与炎症、动脉硬化、肿瘤等多种疾患有关。

坏血病是由于人体缺乏维生素c所引起的疾病。长期摄入不足或腹泻、呕吐等情况,都可造成缺乏维生素c,使胶原蛋白不能正常合成导致细胞联结障碍,使毛细血管的脆性增加,从而引起皮、粘膜下出血,医学上称为坏血病。

维生素c片为白色或略带淡黄色片。本品可以用于预防坏血病。正确的用法用量:嚼服。每天两次,每次两粒。

但是如果短期内服用维生素c片过量的话,一般都会产生多尿、下痢、皮肤发疹等副作用,长期服用过量,可能导致草酸及尿酸结石。所以,请在医生指导下正确应用。

三、小儿维生素C缺乏病的鉴别

维生素c缺乏症又称坏血病,是由于人体长期缺乏维生素c所引起的全身性疾病,以成骨障碍和出血倾向为其主要表现。维生素c缺乏症应认真进行鉴别诊断以免因漏诊而贻误有效的治疗,或因误诊为局部炎症而进行不必要的外科手术。

①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血友病等可根据血小板、出血和凝血时间及其他凝血试验和家族史予以鉴别;

②白血病的出血,同时血象及骨髓象有其特征性变化;

③败血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有神经系统体征及脑脊液变化,还易从皮肤紫癜内及脑脊液内找到致病菌,容易鉴别;

④眼窝出血和眼球突出时应与神经母细胞瘤及慢性黄色瘤鉴别,后二者无其他坏血病的特征;

⑤牙龈出血时,当与牙龈炎鉴别,后者在婴儿少见,其牙龈大都潮红,且不伴有坏血病的其他症状。

四、小儿维生素C缺乏病的实验室检查

1)禁食后血浆的维生素C浓度>6mg/L(0.6mg/dl),可排除坏血病。但较低的浓度也不能证实坏血病的存在,临床诊断往往与血浆维生素C的浓度并不平行。标本必须在收集后的48小时内测定。人体内维生素C主要是还原型,血浆中约有80%为还原型,20%为氧化型。血浆维生素C可以反映膳食维生素C摄取情况。据研究,血浆维生素C含量与维生素C摄取量呈直线相关。但有的报告指出,血浆维生素C降至0.1~0.3mg时,也不会出现临床症状,故认为血浆维生素C只能反映维生素C摄入情况,而不能反映体内维生素C的储存情况。

据我国研究,空腹血浆维生素C含量评价标准(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可分为四级:<0.4mg为不足,0.4~0.8mg为足够,>0.8mg为充裕,1.4mg为饱和。

2)通过草酸处理的血液经过离心沉淀出现的白细胞-血小板层(血块黄层),测定其抗坏血酸浓度,是一较好证实维生素C缺乏的方法。其浓度正常值为280~300mg/L(28~30mg/dl),当其含量降到零值,虽无临床症状,亦表明为隐性坏血病。

3)另一较好的方法是耐受试验,用抗坏血酸20mg/kg置于生理盐水制成4%溶液,静脉注射。如4小时后尿标本维生素C量>15mg/L(1.5mg/dl),可以排除坏血病。

4)维生素C缺乏时,24小时尿所含维生素C减少(正常值为20~40mg),虽大量补充维生素C,亦不能使尿中维生素C的含量达到正常,因体内各组织都需要补充,余量可由尿排出,直到全身已达饱和,血液中含量增多之后,过剩的维生素C才由尿中排出。尿中维生素C含量因膳食摄取量及体内储存情况而改变,亦可作为维生素C营养状况评价指标。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食物与运动热量消耗转换

相关菜谱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