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孕妇养生

临产前的症状 如何应对分娩的征兆

导读:症状:规律下腹痛:破膜后,下腹痛常暂时停止,产妇略感舒适,随后重现下腹痛且较前增强,每次持续1分钟或更长,间歇l~2分钟。

一、分娩前有哪些症状呢

临产开始的标志为孕妇出现规律且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持续30秒或30秒以上,间歇5—6分钟,并伴随进行性宫颈管消失、宫口扩张和胎先露部下降。用强镇静药物不能抑制临产。

第一产程:又称宫颈扩张期,指临产开始至宫口完全扩张,即开全为止。初产妇的宫颈较紧,需11~12小时;经产妇宫颈较松,宫口扩张较快,需6—8小时。

 1.规律下腹痛:产程开始时,出现伴有疼痛的子宫收缩,习称“阵痛”。开始时宫缩持续时间较短(约30秒)且弱,间歇期较长(5—6分钟)。随产程进展,持续时间渐长(50~60秒)且强度增加,间歇期渐短(2—3分钟)。当宫口近开全时,宫缩持续时间可达1分钟或更长,间歇期仅1~2分钟。

2.阴道流水:胎膜破裂,简称破膜,胎儿先露部衔接后,将羊水阻断为前后两部,在胎先露部前面的羊水,称为前羊水,约100ml,形成的前羊水囊称为胎胞,宫缩时胎胞楔入宫颈管内,有助于扩张宫口。当羊膜腔内压力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胎膜自然破裂。正常破膜多发生在宫口近开全时。

 第二产程:又称胎儿娩出期,从宫口完全扩张到胎儿娩出的全过程。初产妇需l~2小时。不应超过2小时;经产妇通常数分钟即可完成,也有长达1小时者,但不应超过1小时。

 1.症状:

(1)规律下腹痛:破膜后,下腹痛常暂时停止,产妇略感舒适,随后重现下腹痛且较前增强,每次持续1分钟或更长,间歇l~2分钟。

(2)排便感:当胎头降至骨盆出口压迫骨盆底组织时,产妇有排便感,不自主地向下屏气。随产程进展,会阴体渐膨隆和变薄,肛门括约肌松弛。

2.体征:

(1)胎头拨露:宫缩时胎头露出于阴道口,露出部分不断增大,宫缩间歇期,胎头又缩同阴道内。

 (2)胎头着冠:当胎头双顶径越过骨盆出口,宫缩间歇时胎头不再回缩。

 (3)胎头着冠后,会阴极度扩张,产程继续发展,胎头枕骨于耻骨弓下露出,出现仰伸动作,胎儿额、鼻、口、颏部相继娩出。胎头娩出后,接着出现胎头复位及外旋转,随后前肩和后肩也相继娩出,胎体很快顺利娩出,此时羊水随之桶出。

 第三产程:又称胎盘娩出期,指从胎儿娩出后到胎盘胎膜娩出,即胎盘剥离和娩出的过程,需5~15分钟,不应超过30分钟。

产妇表现为轻松感,数分钟后出现下腹痛。根据剥离开始部位和排出方式,胎盘娩出方式有以下两种。

 (1)胎儿面娩出式:多见,胎盘从中央开始剥离,而后向周围剥离,其特点是胎盘胎儿面先排出,随后见少量阴道流血。

(2)母体面娩出式:少见,胎盘从边缘开始剥离,血液沿剥离面流出,其特点是胎盘母体面先排出,胎盘排出前先有较多量阴道流血。

二、分娩保健常识

自然分娩能避免剖宫产的许多并发症和后遗症,对胎儿呼吸系统也有好处。如果产妇身体健康,胎位正常,具备自然分娩的条件时,应听从医生的指导,选用阴道分娩这种自然、安全、对母婴都有利的分娩方式。

二、食疗保健

第一阶段:产后第一周特点是产妇刚分娩不久,身体较为虚弱,口渴感明显,胃口也不佳,此乃分娩过程中血液和水分大量流失的结果。故此阶段食谱主要以开胃补水为原则,食物以清淡、不油腻、易消化、易吸收、营养丰富者为佳,形式以流质或半流质为主。

【推荐食谱】

小鱼粥加炒青菜,小米粥,糖水煮鸡蛋,鸡蛋羹,牛奶,豆浆,藕粉,馄饨,芦笋牛柳,菠萝鸡片,青椒肉片,茄汁肉丁等。

 【特别忠告】

1.分娩后头三天,不要急于进食炖汤类食物。因为此类饮食会促进乳汁分泌,而此时产妇的初乳尚不十分畅通,过早催乳可能使乳房产生胀痛感。

 2.产后一个月内不宜吃蒜、辣椒、胡椒、茴香、韭菜等刺激性食物。3.以糙米、胚芽米、全麦面包等替代部分白米;饭菜忌太油腻。

4.施行剖宫产者,须待肠道顺利排气后方可进食固体食物,且宜少食多餐。5.茶叶中含有鞣酸,可与食物中的铁元素结合,生成难以溶解和吸收的新物质,有引起产妇贫血之虞。另外,茶叶中还含有*,可使产妇兴奋而妨碍睡眠,同时*通过乳汁进入孩子体内,也会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

第二阶段:产后第二周产妇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伤口基本愈合,胃口也有明显好转,意味着进补的时候到了。故富含铁质的补血食物,如黑木耳、动物肝脏、大枣、桂圆、苹果、、香蕉等,成为食谱中不可缺乏的部分。

 【推荐食谱】木耳肉片,麻油炒猪心,大枣猪脚花生汤,鱼香猪肝等。若能加入少许枸杞、山药、茯苓等,效果更佳。

三、分娩的3大信号

为了让孕妇及其家属对分娩有充分的准备,让其了解临产的征象十分必要。孕妇在临产时主要有以下三大信号:

 1、孕妇腹部轻松感。初孕妇在临产前1-2周,由于胎儿先露出头部下降进入骨盆,子宫底部降低,常感上腹部较前舒适,呼吸较轻快,食量增多。但由于先露出头部下降压迫盆腔膀胱、直肠等组织,常感下腹坠胀,小便频、腰酸等。

2、假阵缩。孕妇在分娩前1-2周,常有不规律的子宫收缩,与临产后的宫缩相比有如下特点:持续时间短、间歇时间长,且不规律,宫缩强度不增加,宫缩只引起轻微胀痛且局限于下腹部,宫颈口不随其扩张,小量镇静剂即能抑制这种“假阵缩”。

3、见红。在分娩前24-48小时,阴道会流出一些混有血的粘液,即见红。是由于子宫下段与子宫颈发生扩张,附近的胎膜与子宫壁发生分离,毛细血管破裂出血,与子宫颈里的粘液混合而形成带血的粘液性分泌物,为临产前的一个比较可靠的征象。若阴道出血量较多,超过月经量,不应认为是分娩先兆,而要想到有无妊娠晚期出血性疾病,如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疾病。

以上所述只是分娩的先兆征象,只能说明不久就要分娩,不能作为诊断临产的依据。

四、出现分娩征兆要注意哪些

出现分娩征兆时,准妈妈不要过于紧张,应该尽量保持冷静,留意好宫缩的时间和运动后的反应。同时,出现分娩征兆时,准妈妈要在家人的协助下做好分娩准备,辨清真分娩后再及时到医院待产。

 1、关注运动后的反应:准妈妈临产一个月里不要总是卧床不起,需要适当活动,这样不仅有助于分娩,还利于辨别真假分娩征兆。如果是真性分娩,不管如何运动,宫缩都会照常进行。此时要注意及时去医院待产。

 若出现下列情况,请马上去医院或请医生:

(1)在没有发生宫缩的情况下,羊膜破裂,羊水流出。

(2)阴道流血,而非血样黏液。

(3)宫缩频率和强度稳定而持续的加剧。

(4)准妈妈能感觉东岸胎儿活动减少。

 2、留意宫缩相关时间:分娩征兆一旦出现时,准妈妈先不要急着就去医院,可以通过宫缩来辨别分娩的真伪。如果有固定的时间间隔,随着时间的推移,间隔越来越小,每次宫缩约持续30~70秒宫缩强度这属于假性分娩;如果宫缩强度稳定增加先从后背开始疼痛,而后转移至前方,可判定是真分娩。

3、做好准备工作:分娩征兆出现前,准妈妈及家人要做好一些准备工作。(1)明确给医生打电话的时间。(2)确定乘车工具。(3)在上下班时间交通拥挤时,从家大约需多长时间到达医院。(4)演练好去医院的路程和时间。(5)寻找一条备用的路,以便当第一条路堵塞时能有另外一条路供选择,尽快到达医院。(6)是否将家里的事情安排好,请人帮助照顾孩子、宠物和料理家务及做好工作的交接与安排等事项。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