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养生保健

痹症指的是什么 痹症应该如何进行治疗呢

导读:汗出当风、坐卧湿地、涉水冒雨等,均可使风寒湿等邪气侵入机体经络,留于关节,导致经脉气血闭阻不通,不通则痛,正如《素问痹论》所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

一、引起痹症的病因都有哪些呢

痹症指的是什么 痹症应该如何进行治疗呢

本病与外感风寒湿热之邪和人体正气不足有关。风寒湿等邪气,在人体卫气虚弱时容易侵入人体而致病。汗出当风、坐卧湿地、涉水冒雨等,均可使风寒湿等邪气侵入机体经络,留于关节,导致经脉气血闭阻不通,不通则痛,正如《素问·痹论》所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根据感受邪气的相对轻重,常分为行痹(风痹)、痛痹(寒痹)、着痹(湿痹)。若素体阳盛或阴虚火旺,复感风寒湿邪,邪从热化或感受热邪,留注关节,则为热痹。总之,风寒湿热之邪侵入机体,痹阻关节肌肉筋络,导致气血闭阻不通,筋脉关节失于濡养产生本病。

1.正虚

即正气不足。所谓“正气”是指人体的抗病、防御、调节、康复能力,这些能力又无不以人的精、气、血、津液等物质及脏腑经络之功能为基础。因此,正气不足,就是人体精、气、血、津液等物不足及脏腑组织等功能低下、失调的概括,引起正虚的原因有下述三个方面:

(1)禀赋不足禀赋是痹症发生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如人体关节器官免疫失调,关节必然因缺乏必要的“免疫保护”而造成外界炎性因子的侵入,最终导致各类骨关节疾病的发生。现在研究也证实,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关。

(2)劳役过度首先,劳力过度致正虚进而可致痹症。其次,劳神过度及房劳过度同样有损正气而致痹症。其三,不仅过劳易伤正气,过逸同样有所遗害。因为生命在于运动,若长期不运动、不锻炼,容易使气血运行迟缓,脾胃功能减弱而出现气短乏力,言语无力,纳呆食少,倦怠乏力等症状。

(3)大病、久病、或产后正虚作为引发痹症的主要因素之一,另外饮食失调、外伤亦可以引起正虚,上述诸多因素又往往相互影响,一虚俱虚,不可绝然分开。

2.邪侵

(1)季节气候异常指季节气候发生异常变化,如“六气”发生太过或者不及,或者非其时而有其气,春天当温而寒,冬天当寒反热;或气候变化过于急剧,暴寒暴暖,超过一定限度,超越了人体的适应和调节能力,此时“六气”即成“六淫”而致病。临床上,类风湿关节炎者往往遇寒冷、潮湿的气候而发病。且往往因气候变化而加重或者缓解,均说明四季气候变化异常是类风湿关节炎的重要外因。

(2)居外环境欠佳居住在高寒、潮湿地区、或长期在高温、水中、潮湿、寒冷、野外的环境中生活工作而易患痹证。

(3)起居调摄不慎日常生活不注意防护,如睡眠时不着被褥,夜间单衣外出,病后及劳后居处檐下、电风扇下,汗出入水中,冒雨涉水等。

3.药物

服用某些抗炎类、激素类药物所造成的软骨损伤也是许多骨关节疾病的主要成因之一。各类骨关节疾病的发生往往始于滑膜病变、软骨受损或是变性;由于关节滑膜、软骨的损伤以及关节滑液的缺失,导致关节骨骼缺少必要的保护,以至于人体一活动,关节处的骨骼因缺乏必要的“软骨保护”直接发生剧烈硬性摩擦,而引发痹症。

二、痹症的分类都有哪些呢

痹症指的是什么 痹症应该如何进行治疗呢

痹,即痹阻不通。痹症是指人体机表、经络因感受风、寒、湿、热等引起的以肢体关节及肌肉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症的一类病证。临床上有渐进性或反复发作性的特点。主要病机是气血痹阻不通,筋脉关节失于濡养所致。古代痹证的概念比较广泛,包括内脏痹和肢体痹,本节主要讨论肢体的痹症,包括现代医学的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痛风等。

临床表现

患者常有关节疼痛、肿胀、变形、骨刺增生等多种症状。

辨证分型

主症:关节肌肉疼痛,屈伸不利。

1.行痹(风痹)

特点为疼痛游走,痛无定处,时见恶风发热,舌淡苔薄白,脉浮。

2.痛痹(寒痹)

疼痛较剧,痛有定处,遇寒痛增,得热痛减,局部皮色不红,触之不热,苔薄白,脉弦紧。

3.着痹(湿痹)

肢体关节酸痛重着不移,或有肿胀,肌肤麻木不仁,阴雨天加重或发作,苔白腻,脉濡缓。

4.热痹

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痛不可触,关节活动不利,可累及多个关节,伴有发热恶风,口渴烦闷,苔黄燥,脉滑数。

三、痹症应该要如何进行治疗呢

痹症指的是什么 痹症应该如何进行治疗呢

服用某些抗炎类、激素类药物所造成的软骨损伤也是许多骨关节疾病的主要成因之一。各类骨关节疾病的发生往往始于滑膜病变、软骨受损或是变性;由于关节滑膜、软骨的损伤以及关节滑液的缺失,导致关节骨骼缺少必要的保护,以至于人体一活动,关节处的骨骼因缺乏必要的“软骨保护”直接发生剧烈硬性摩擦,而引发痹症。

 1.针灸治疗

(1)治则通痹止痛。以病痛局部穴为主,结合循经及辨证选穴。

(2)主穴阿是穴和局部经穴。

(3)配穴行痹者,加膈俞、血海;痛痹者,加肾俞、关元;着痹者,加阴陵泉、足三里;热痹者,加大椎、曲池;另可根据部位循经配穴。

(4)操作毫针泻法或平补平泻法。寒痹、湿痹可加灸法。大椎、曲池可点刺出血。局部穴位可加拔罐法。

2.刺络拔罐法

用皮肤针重叩背脊两侧和关节病痛部位,使出血少许,加拔火罐

3.穴位注射法

采用当归、丹皮酚、威灵仙等注射液,在病痛部位选穴,每穴注入0.5~1毫升,注意勿注入关节腔内。每隔1~3日注射1次。

4.电针法

选择上述处方穴位,针刺得气后,通电针机,先用连续波5分钟,后改疏密波,通电10~20分钟。

四、痹症应该要如何辨证施治

1.行痹

(1)证候游走疼痛,时而上肢,时而下肢,苔白脉浮。

(2)治则祛风通络,散寒除湿。

(3)主方防风汤。

2.痛痹

(1)证候痛有定处,疼痛较剧,得热痛减,苔白,脉浮紧。

(2)治则温经散寒,祛风除湿。

(3)主方乌头汤。

3.着痹

(1)证候肌肤麻木,肢体关节重着,苔白腻,脉濡缓。

(2)治则除湿通络,祛风散寒。

(3)主方薏苡仁汤。

4.热痹

(1)证候关节灼热红肿,发热,口渴、舌红、苔黄燥脉滑数。

(2)治则清热通络,祛风除湿。

(3)主方白虎桂枝汤、宣痹汤。

5.痰瘀阻络

(1)证候痹不愈,关节肿大,甚至强直畸形,舌有瘀点淤斑,苔腻,脉涩。

(2)治则化痰祛瘀,搜风通络。

(3)主方红饮,身痛逐瘀汤。

6.久痹气血亏虚

(1)证候久痹不愈,肢体倦怠,腰脊冷痛,舌淡,苔白、脉细。

(2)治则祛风除湿散寒,补益气血肝肾。

(3)主方独活寄生汤。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