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老人养生

低血压多少正常 低血压的危害有哪些

导读:主要表现为眩晕、乏力、易疲劳、工作能力下降,晕厥、跌倒、骨折等以外引发心情压抑、忧郁症等精神障碍诱发短暂性脑缺血、脑梗塞、心肌缺血听力损害、视力障碍。

一、低血压多少正常

低血压多少正常

一般每个人的低压和高压正常值,都是有区别的,但是只要在健康范围内就属于正常,其中低压的正常值,一般为60mg-90mg,临床上好多人血压不到90-60,一般没有头晕、眼黑等不适症状是不诊断为低血压的。

低血压的危害

低血压病人由于血管内压力过低,导致血液循环缓慢,远端毛细血管缺血,以致影响组织细胞氧气和营养的供应,二氧化碳及代谢废物的排泄。由于血压下降影响了大脑和心脏的血液供应,因此使机体功能大大下降,工作和生活质量随之降低。

主要表现为眩晕、乏力、易疲劳、工作能力下降,晕厥、跌倒、骨折等以外引发心情压抑、忧郁症等精神障碍诱发短暂性脑缺血、脑梗塞、心肌缺血听力损害、视力障碍。

患者朋友在阅读了以上内容后,可以对照下看自己的低血压平时都有哪些表现。另外,对于低血压疾病的治疗,大家千万不能忽视,只有正确了把握了疾病的症状,才能更好的治疗,做好护理,早日恢复健康的身体。

二、5种饮食疗法缓解低血压

低血压多少正常 低血压的危害有哪些

1.南瓜大枣粥

材料:南瓜250克,小米50克,红枣10枚。

制法:将南瓜、大枣洗净。与淘洗干净的小米同入锅中,加水适量,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煮成稠粥。

用红糖少许调味即成功能:补中益气,升提血压。

主治中气不足的低血压用法:早晚分食注意事项:南瓜性温味甘,具有较好的补中益气作用。

老南瓜含淀粉、钙、铁、胡萝卜素,嫩南瓜维生素C及葡萄糖含量较丰富。南瓜与大枣、小米煮粥,若能经常食用。

对中气下陷引起的低血压有辅助治疗的功效。

2.白木耳炖肉

材料:白木耳15克,瘦猪肉50克,红枣lO枚。

做法:将白木耳泡发,加瘦猪肉、红枣,炖熟后饮服。

功能:养阴益气补虚。

适用于低血压、贫血及其他虚证患者。

用法:佐餐。每星期2~3次。

3.洋参瘦肉

材料:西洋参(切片)6克,茯苓12克,麦门冬15克,五味子6克,生姜3片,瘦猪肉100-150克。

做法:先把上述药物放入砂锅内,加水浸泡20分钟。武火煮沸后入瘦肉,500克,红糖10克。

4.人参荔枝酒

材料:红参30克,荔枝肉1000克。

制法:将红参切片,与荔枝肉(鲜荔枝去核)一起泡入2500毫升白酒,密封,每天摇动数次。5日后即可饮用。

功效:温养心阳。升血压。适用于心阳虚型低血压患者。

用法:每日早、晚空腹饮50毫升,至血压恢复正常后再饮用1个星期。

注意事项:红参性温,荔枝性热。合用可补心阳,升血压。心阴虚咽燥舌红者禁用。

5.砂锅牛尾

材料:带皮牛尾1000克,净母鸡肉300克,干贝10克,熟火腿30克,鸡汤1500克,猪油30克。

制法:将牛尾用火燎去小毛,刷洗干净,剁成段。火腿肉切成片,干贝去掉筋洗净,把母鸡肉放在水中浸透。

锅内放猪油烧热,倒入花椒、葱10克,姜5克(拍松),煸出香味,将牛尾段倒入锅内,用大火煸出血水后,放人料酒,继续煸炒,待牛尾段完全断生,将锅离火取出牛尾段,用水洗净,控干水分。

将砂锅置火上,倒入鸡汤,加入葱5克,姜10克,料酒、盐,再将牛尾段、火腿片、干贝和母鸡肉放人锅内,煮开后去浮沫,用文火炖4小时。

用法:佐餐食用。

三、低血压是什么引起的

低血压多少正常 低血压的危害有哪些

药物性低血压老年人因病服用降压药如甲基多巴、胍乙啶、优降宁等,安定类药如氯丙嗪、奋乃静等,利尿药双氢克尿噻、速尿等,抗心绞痛药如消心痛、硝酸甘油等,也可引起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即直立性低血压。老年人神经调节功能差,动脉硬化使其动脉弹性下降,体质虚弱、长期卧床的病人及在闷热的环境中站立过久,均易诱发体位性低血压,特别在直立位置或卧位时突然起立更易发生问题,此时可有眩晕、眼前发黑、出汗、心悸甚至猝倒等表现。

排尿性低血压。排尿中或排尿后突然晕倒、神志不清,发作前无先兆,发作后2—3分钟恢复正常。多因夜间膀胱胀满后突然排空使腹腔压力骤减,静脉随之扩张,回心血量减少,血压下降所致。

体质性低血压多见于体质瘦弱的老年妇女,并且可有家族遗传倾向。患者平时有头晕、心跳、乏力的感觉,往往在医院查不出什么病。这是因老年人心肌张力减弱,血管壁弹性丧失所致。

四、低血压几种预防方法

低血压多少正常 低血压的危害有哪些

1、双脚分开站立,双手握拳向前伸出。从腹部深处发力,一边发出“哈!哈!哈!”的叫声,一边将双手的大拇指伸入拳头内,并用力紧握约15次;

2、两腿伸直坐在床上,上体前倾,双臂向前平伸,尽量用双手去够双脚,重复5次,动作不能太快,缓慢进行即可。

3、坐在椅子上低头弯腰,双手握拳,用靠近小指一侧的拳部,敲打足三里穴(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处。找穴时左腿用右手、右腿用左手,以食指第二关节沿胫骨上移,至有突出的斜面骨头阻挡为止,指尖处即为此穴),约30次左右;

4、双臂从身体两侧向头上方举起,双手相握,再慢慢伸直手指,随后吸气,同时双臂从两侧放下还原;

5、仰卧,双臂放于体侧。吸气,双膝弯曲,然后并拢上举,尽量触及胸部,恢复时呼气。重复5—6次;

6、仰卧,双臂放于体侧,两腿轮流屈膝上举。呼气时上举一条腿,吸气时放下,再呼气时上举另一条腿,吸气时放下。重复4—5次;

7、身体直立。将双臂向前伸直,用力拍手3次。然后,用左手的掌侧敲打右臂,从手指部开始,直到肩部为止。换侧再做;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