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无添加蔗糖”的香甜麦片。很多消费者喜欢购买号称“无添加蔗糖”甚至“无糖”的“营养麦片”。但很遗憾,大部分时候他们买到的只是“麦芽糖浆”替代蔗糖做成的产品,或者是糊精+甜味剂的组合。麦芽糖浆也好,糊精也好,在升高血糖方面比蔗糖只会更猛,而营养素含量方面也完全没有任何健康优势。一定要弄清楚,麦片不等于燕麦片,无糖也不等于低血糖上升速度。与其吃这样的伪健康概念产品,不如直接吃纯粹的燕麦片,自己加上核桃碎、杏仁碎来增香,加上葡萄干和大枣肉来增甜,营养价值会高得多,而血糖反应会低得多。
4.“纯天然”的果蔬干。无论是香香脆脆的综合果蔬干,还是各种蓝莓干、圣女果干、猕猴桃干等,不少人都觉得多吃点有益健康。可惜,事实并不总是如此。综合果蔬干实际上是低温油炸产品。果蔬本是脂肪含量低于1%的产品,但经过油炸脱水之后,脂肪就可以高达10%,甚至15%以上。而很多所谓的“水果干”,其实也是水果加油加糖制成的产品,糖分都提高了很多。尽管它们的确有一定的健康价值,但因为加入了大量的糖,健康效果多少会打折扣,吃起来也需要限量。想要知道果蔬干里面有没有加糖加油很简单,只需要看看产品包装上的配料表就可以了。
5.“儿童专用”食品。很多食品上标明“儿童”二字,如儿童酱油、儿童醋、儿童挂面、儿童牛奶之类。其实国家并没有相关的儿童型食品的标准要求,这两个字几乎是可以随心所欲使用的。不少儿童酱油的钠含量一点儿都不低。有些儿童挂面会强化一些微量营养素,而另一些产品则只是做得细一点短一点,盐没有少放,营养价值并不高。甚至有些产品,只是用多加点糖、香精,包装上画点卡通人物,再放点小卡片、小玩具之类的手法来吸引孩子,对健康完全没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