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中医养生

藿香的功效与作用藿香的附方有哪些

导读:来源:《中医良药良方》藿香采收鉴别【采收储藏】北方作一年生栽培,南方种后可连续收获2年,产量以第2年为高。

一、藿香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性味与归经

辛,微温。归脾、胃、肺经。

功能与主治芳香化浊,和中止呕,发表解暑。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吐,暑湿表证,湿温初起,发热倦怠,胸闷不舒,寒湿闭暑,腹痛吐泻,鼻渊头痛。

藿香有杀菌功能,口含一叶可除口臭,预防传染病,并能用作防腐剂。夏季用藿香煮粥或泡茶饮服,对暑湿重症,脾胃湿阻,脘腹胀满,肢体重困,恶心呕吐有效。

①《别录》:疗风水毒肿,去恶气,疗霍乱、心痛。

②《本草图经》:治脾胃吐逆,为最要之药。

③《珍珠囊》:补卫气,益胃气,进饮食,又治吐逆霍乱。

④《汤液本草》:温中快气。肺虚有寒,上焦壅热,饮酒口臭,煎汤漱。

⑤《本草述》:散寒湿、暑湿、郁热、湿热。治外感寒邪,内伤饮食,或饮食伤冷湿滞,山岚瘴气,不伏水土,寒热作疟等症。

⑥《本草再新》:解表散邪,利湿除风,清热止渴。治呕吐霍乱,疟,痢,疮疥。梗:可治喉痹,化痰、止咳嗽。

藿香是高钙、高胡萝卜素食品,每100g嫩叶含水分72g、蛋白质8.6g、脂肪1.7g、碳水化合物10g、胡萝卜素6.38mg、维生素B10.1mg、维生素B20.38mg、尼克酸1.2mg、维生素C23mg、钙580mg、磷104mg、铁28.5mg、全草含芳香挥发油0.5%、油中主要为甲基胡椒酚(约占80%)、柠檬烯、α-蒎烯和β-蒎烯、对伞花烃、芳樟醇、I-丁香烯等,对多种致病性真菌,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芳香挥发油是制造多种中成药的原料。

二、藿香的附方

①治伤寒头疼,寒热,喘咳,心腹冷痛,反胃呕恶,气泻霍乱,脏腑虚鸣,山岚瘴疟,遍身虚肿,产前、后血气刺痛,小儿疳伤: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去皮)各一两,半夏曲、白术、陈皮(去白)、厚朴(去粗皮,姜汁炙)、苦梗各二两,藿香(去土)三两,甘草(炙)二两半。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一枚,同煎至七分,热服。如欲出汗,衣被盖,再煎并服。(《局方》藿香正气散)

②治暑月吐泻:滑石(炒)二两,藿香二钱半,丁香五分。为末,每服一、二钱,淅米泔调服。(《禹讲师经验方》)

③治霍乱吐泻:陈皮(去白)、藿香叶(去土)。上等分,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七分,温服,不拘时候。(《百一选方》回生散)

④治疟:高良姜、藿香各半两。上为末,均分为四服,每服以水一碗,煎至一盏,温服,未定再服。(《鸡峰普济方》藿香散)

⑤香口去臭:藿香洗净,煎汤,时时噙漱。(《摘元方》)

⑥治小儿牙疳溃烂出脓血,口臭,嘴肿:土藿香,入枯矾少许为末,搽牙根上。(《滇南本草》)

⑦治胎气不安,气不升降,呕吐酸水:香附、藿香、甘草各二钱。为末,每服二钱,入盐少许,沸汤调服之。(《圣惠方》)

⑧治冷露疮烂:藿香叶、细茶等分。烧灰,油调涂叶上贴之。(《包会应验方》)

⑨治刀伤流血:土藿香、龙骨,少许为末,外敷。(《滇南本草》)

三、藿香的食用方法

藿香佩兰茶

功效:解暑热、止吐泻。

材料:茶叶6克藿香9克佩兰9克

做法:

1、先把茶叶、藿香、佩兰放入清水中洗净。茶壶也洗一洗;

2、将茶叶、藿香、佩兰放入茶壶内,倒放沸水泡10-20分钟,代茶饮之。藿香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辛夷藿香

功效:本方治疗过敏性鼻炎

原料:辛夷3克,藿香10克。

制法:开水冲泡,浸闷5――10分钟,频饮,每日1――2剂。

来源:单验方

藿香汤

功效:调中顺气,消痰利膈,主治气逆上盛,头目昏眩,不思饮食,时发恶心,或作中满。

组成:藿香叶2两,白术2两,人参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丁香半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用法: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出处:《圣济总录》卷六十七。

藿香饮

功效:扩张微血管,抗菌消炎,对于肠胃神经有镇静作用,并能促进胃液分泌,增强消化能力。此饮对于暑湿型感冒亦有疗效。

材料:藿香25克、白砂糖5克

做法:

1、先将藿香叶去杂质,用清水适量。

2、把藿香叶放入煮锅内,加入适量的清水,煮沸,加入白糖,每天服3-4次,以此代茶饮之。小帖士-健康提示:

藿香生姜汤

功效:此汤有解表和胃、止呕之功。适用于急性肾炎初起,颜面水肿、发热恶寒、呕吐、周身不适等病证。

材料:藿香(鲜品)50克,生姜15克,红糖15克。

做法:将藿香洗净,切成短节。生姜洗净,切成薄片。将姜片、藿香、红糖同入沸水中,熬3――5分钟,滤渣取汁。

藿香粳米粥

功效:解表化湿,和胃止呕。适用于外感暑湿风寒之邪犯胃所致呕吐。

组成:鲜藿香30克(干品15克),粳米100克。

制作:将鲜藿香煎汁,用粳米煮粥,粥成后加入藿香汁调匀煮沸即可。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温热服。

藿香茶

功效:清暑辟浊,利湿醒脾,主治夏季感受暑湿浊邪,头昏胸闷,恶心作呕,或伴全身不适。并可用作防止中暑。

组成:藿香15――20克。

制法:沸水冲泡,盖闷10分钟,代莱频饮,1日饮尽。

宜忌:阴虚火旺及胃有实热者不宜饮用。

来源:《中医良药良方》

四、藿香采收鉴别

【采收储藏】北方作一年生栽培,南方种后可连续收获2年,产量以第2年为高。6-7月,当花序抽出而未开花时,择晴天齐地割取全草,薄摊晒至日落后,收回堆叠过夜,次日再晒。第2次在10月收割,迅速晾干,晒干或烤干。

【性状鉴别】地上产分长30-90cm,常对折或切断扎成束。茎方柱形,多分枝,直径0.2-1cm,四角有棱脊,四面平坦或凹入成宽沟状;表面暗绿色,有纵皱纹,稀有毛茸;节明显,常有叶柄脱落的疤痕,节间长3-10cm;老茎坚硬、质脆,易折断,断面白色,髓部中空。叶对生;叶片深绿色,多皱缩或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形,长2-8cm,宽1-6cm,先端尖或短渐尖,基部圆形或心形,边缘有钝锯齿,上表面深绿色,下表浅绿色,两面微具毛茸。茎顶端有时有穗状轮伞花序,呈土棕色。气芳香,味淡而微凉。以茎枝色绿、叶多、香气家者为佳。

【显微鉴别】茎表面观:表皮胞多角形,轴向延长。具气孔及毛茸,气孔直轴式。非腺毛多为1-4细胞;腺毛头部1-2细胞,柄单细胞;腺鳞偶见,头部多为8个细胞,柄单细胞。

叶表面观:表皮细胞垂财壁波状弯曲。气孔直轴式,主要分布在下表皮,上下表皮者具毛茸,以下表皮为多面手邮,上表皮非腺毛多为1-2细胞,长16-80μm,下表皮非腺毛多为1-4细胞,长70-460μm,毛茸圆锥形,表面有疣状突起,基部邻细胞3-4,呈放射状排列,角质层纹理较明显;腺毛头部1-2细胞,以单细胞较多见,柄单细胞;腺鳞头部8个细胞,扁圆球形,直径56-80μm,柄单细胞。

【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粗粉2g,加石油醚20ml,置水浴回流30min,滤过。取滤液1ml,加1%香草醛盐酸试液0.5ml,上层石油醚层显黄绿色,放置后下层渐显紫褐色。(检查挥发油)

(2)薄层色谱取本品粉末75g,置挥发油测定器中蒸出挥发油。取0.1ml挥发油加环已烷至1ml,作供试液。另取甲基黄苏丹Ⅲ制成对照液,吸取两深液点于硅胶G-CMC板上,用石油醚-乙酸乙酯(95:5)上行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茴香醛*试液,于110℃加热3-5min,供试液色谱中与对照液色谱相应处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食物与运动热量消耗转换

相关菜谱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