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食疗养生 > 感冒

感冒患者可以吃鱼吗 吃什么食物有利于感冒的康复感冒期间能吃鱼肉吗

导读:蜂蜜很多感冒药,如泰诺、快克、感立克、感冒清等都含有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它遇到蜂蜜会形成一种复合物,影响机体对其的吸收速率,从而减弱退烧作用。

一、感冒期间能吃鱼肉吗

生活中,孩子咳嗽,老人不让吃鱼,是有一定道理的。这是因为中医有“鱼生火、肉生痰”的说法,咳嗽或支气管炎时,应少吃应少吃鱼、虾、蟹、肥肉等,以免助火生痰,另外,油腻、过咸的饮食易加重咳嗽,对感冒、气管炎的恢复是不利的,所以,感冒咳嗽还是清淡、易消化饮食好。

其实感冒发烧后不宜吃高蛋白食品,所以感冒发烧咳嗽最好不吃鱼,特别是鲢鱼,它可温中补气、暖胃、润泽肌肤,适用于脾胃虚寒体质、溏便、皮肤干燥者,也可用于产后脾胃气虚所致的少乳等症。但感冒发烧、口腔溃疡、大便秘结者、瘙痒性皮肤病、荨麻疹、癣病患者都应忌食鲢鱼。

另外,咳嗽患儿在进食鱼腥类食品后咳嗽会加重,这与腥味刺激呼吸道和对鱼虾食品的蛋白过敏有关。尤其是对某些鱼、蛋过敏的孩子更应注意避免这类食物。

服用止咳药时尽量不吃鱼。有些咳嗽患者吃了止咳药后,会出现皮肤潮红、结膜充血、头晕、心跳加快、荨麻疹等症状。专家指出,这可能是因为患者同时吃了深海鱼,其中的罪魁祸首就是组胺。组胺的前体是组氨酸,金枪鱼、秋刀鱼、沙丁鱼等深海鱼含有较多的组氨酸,淡水鱼中鲤鱼也含有许多组氨酸。如果鱼肉不太新鲜,细菌产生的组氨酸脱羧酶就会使组氨酸转化成组胺。而组胺大量进入血液循环,就可能引起过敏反应

二、吃完感冒药后不能吃的6种食物

感冒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病,大部分人感冒了都是自己买些抗感冒的非处方药吃,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服用感冒药时,在饮食上是有很多禁忌的,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几种不能与感冒药同吃的食物。

1、蜂蜜

很多感冒药,如泰诺、快克、感立克、感冒清等都含有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它遇到蜂蜜会形成一种复合物,影响机体对其的吸收速率,从而减弱退烧作用。同理,凡是含蜂蜜的中成药,如止咳糖浆、川贝批把膏等都不宜和上述感冒药同服。

2、可乐

由于感冒发病急促,症状复杂多样,因而至今没有一种药物能解决所有这些问题,因此,治疗感冒药多采用复方制剂。可乐属碳酸饮料,一般的感冒药特别是西药,基本上都含*、乙酰氨基酚(碱性),这两种成分可能与碳酸(酸性)反应。

3、酒

目前有很多抗感冒药中都含有扑热息痛,扑热息痛对人体最大的伤害是对肝脏造成刺激,所以只要摄入1片,对肝脏来说也是额外的负担。如果服扑热息痛时还喝酒,它可能会让你很快送命。

4、咖啡

感冒的时候喝咖啡可能会致命。伤风感冒药普遍含有苯丙醇胺,如与高份量的*产品一并服用,可能会引致血压急升,严重可能致命。市民也不可以用咖啡或茶送药,用药前应先咨询药剂师。

5、浓茶

喝浓茶会使大脑保持兴奋的状态,且使脉搏加快,血压升高,进而使患者体温升高、烦躁不安。同时,茶叶水会影响药物的分解、吸收,降低药物的疗效。

6、香菜

对于患有感冒的人群来说,香菜是必须要避免的,感冒时我们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气虚,而香菜味辛能散,如果在这个时候食用的话就会耗气损精神,从而加重感冒的程度。不仅仅感冒的人不能吃香菜,在平时容易感冒的人同样应该对香菜敬而远之,以免引发或加重气虚。

三、适合风热感冒食用的8款养生粥

 1、红萝卜马蹄粥

做法:红萝卜150克,马蹄(荸荠)250克,大米50克。红萝卜切片,马蹄去皮拍裂,与大米一同煲粥,粥成后,以少许糖或盐调味,即可食用。功效:可清热消食,止咳、祛痰、利尿,润肠通便,适用于风热感冒。

 2、金银花粥

做法:金银花9克,淡豆豉9克,水煎去渣,加入粳米60克煮粥食。功效:金银花性寒,能清热解毒、疏散风热,还对感冒病毒有抑制作用,且不伤元气;淡豆豉性凉,常与金银花一起使用治疗风热感冒。非常适合以发热、头痛、咽喉肿痛为主要症状的风热感冒者和流感患者。

3、绿豆竹叶粥

做法:粳米100克,绿豆30克,荷叶10克,水竹叶10克,金银花5克,冰糖15克。先将荷叶、水竹叶用冷水洗净,放入锅内;在锅内加入适量冷水,煮开,去渣取汁;绿豆、粳米淘洗干净,用冷水浸泡发胀,放入锅中,加入1500毫升冷水;用旺火煮沸后放入金银花及水竹叶、荷叶汁,改用小火熬至粥熟;粥内调入冰糖,搅拌均匀,即可盛起食用。功效:对于风热感冒、病毒性感冒都有一定的疗效。

 4、菊花粥

做法:菊花50克,粳米100克,先将菊花煎汤,再将菊花汤与粳米同煮成粥。功效:具有散风热、清肝明目的作用,对风热感冒、心烦咽燥、目红肿痛等,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5、薄荷粥

做法:薄荷15克煎取药汁候凉,取粳米60克加水煮粥,待粥将成时,加入薄荷汁及适量冰糖。稍温即服,得汗最佳。功效:薄荷为疏散风热之要药,加粳米、冰糖制粥,能促使出汗,又有护胃作用。此汤饮对新感风热者最适宜。

6、冬瓜莲叶扁豆粥

做法:冬瓜500克,白扁豆30克,鲜莲叶15克。将扁豆、莲叶、冬瓜洗干净,冬瓜连皮切成小块。把扁豆、莲叶一起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大火烧沸后,下冬瓜,然后用小火煮1~2小时,调味即可饮用。功效:有清肺热、化痰止咳之功效和化风热感冒之功效。

7、薄菊粥

做法:薄荷、菊花各9克,桑叶、淡竹叶各6克。水煎,沸后5分钟,去渣取药汁,加入粳米100克煮粥。功效:薄荷为疏散风热之要药,加粳米、菊花、桑叶、淡竹叶制粥,对新感风热者最适宜。

8、桑叶枇杷粥

做法:准备18克桑叶、10克枇杷叶、100克甘蔗、30克生茅根、6克薄荷、60克粳米。将药物切碎,然后放在一起加适量的水煎煮,煮好之后取药汁,接着和粳米一起煮粥即可,每天一剂,连续服用3天。功效:此方有着清热生津、肃肺止咳、益胃,适合外受风热的人食用。

四、适宜风寒感冒患者食用的8种食物

 1、生姜

生姜性温,味辛,具有散寒发汗、解表祛风作用,适宜风寒感冒者食用。民间常以生姜3片,红糖适量,开水冲泡,俗称生姜红糖茶,频频饮用,汗出即愈。患风寒感冒,喝生姜红糖水可缓解,此时生姜就最好去皮,生姜皮有碍生姜充分发挥其辛温解表的作用,且有止汗的作用,有悖于风寒感冒发汗的治疗法则。

 2、葱白

葱白性温,味辛,具有调节体温,使汗腺的排汗工作正常的作用,并可减少和预防伤风感冒的发生。适宜风寒型伤风感冒者食用。患风寒感冒可服用验方:葱白5节、淡豆豉9克、生姜3片,水煎服。

 3、辣椒

辣椒大辛大热,辛能发散,热能祛寒,因此具有散寒发汗的功用,对于感冒风寒尤其适宜。《药性考》中指出:辣椒“温中散寒,除风发汗”。因此,风寒感冒食用辣椒是适宜的,而风热感冒最好不要食用。用辣椒和生姜熬汤喝,又能治疗风寒感冒,对于兼有消化不良的病人,尤为适宜。

4、香菜

中医认为,香菜性味辛、温,入肺、脾经,有发汗透疹,消食下气之功,适用于感冒、小儿麻疹或风疹透发不畅、饮食积滞、消化不良等。《食经》言其“调食下气”。《食疗本草》言其“利五脏,补筋脉,主消谷能食,治肠风”。

香菜、鲜葱、生姜各适量。将三者洗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水煎取汁,频频饮服,每日1剂,连续2~3天。可发汗解表,适用于风寒感冒、鼻塞流涕。

 5、大蒜

大蒜性温、味辛,有防治感冒的作用,无论是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都是适合的。风寒感冒,用大蒜、葱白和生姜煎汤温服,出汗即可;而夏天吃大蒜可以解暑气,因此只要是感冒之人,都是可以食用的。

6、紫苏

紫苏性温,味辛,有发汗、散寒、退热作用,对风寒感冒之人宜食。若气虚之人风寒感冒时,宜用紫苏叶同大米者成稀粥食用。由于紫苏所含的特有香气是紫苏乙醛,即紫苏油精,易于挥发,发所,煮紫苏粥时宜在稀粥临熟时加入紫苏叶10克,稍沸即可,不宜久煮。

对于出现畏寒、鼻塞、咽中不适等症的风寒感冒症状比较轻的患者,单用紫苏叶煎水服用即有功效,但是由于紫苏叶发汗解表散寒的力度比较缓和,因此,对于风寒感冒症状较明显的患者则需要与生姜、藿香等其他解表药一同使用。

7、胡椒

胡椒可以防治因受风寒引起的感冒。将胡椒现磨后与红糖水煮开口服,效果很好,而且口味也不错。通常来说,白胡椒的药用价值稍高一些,调味作用稍次。它的味道相对黑胡椒来说更为辛辣,因此散寒、健胃功能更强。

风寒感冒时,可以用辣椒、胡椒、茶叶泡茶饮用;咳嗽时,可以用鸡蛋黄、白胡椒粉、核桃仁煨烤后,研磨服用;胃痛时,可用胡椒、乌梅、红制丸,用醋汤送服。

8、豆豉

豆豉是一味中药,风寒感冒,怕冷发热,寒热头痛,鼻塞喷嚏,腹痛吐泻者宜食;胸膈满闷,心中烦躁者宜食。豆豉还以其特有的香气使人增加食欲,促进吸收。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食物与运动热量消耗转换

相关菜谱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