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女性 > 女性保健

女性补血补气补肾

导读:功效:南瓜性温味甘,可补中益气,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经人体吸收后转化为维生素a,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女性经期服用,可益气补血。

一、7款女人养生汤

1、双红南瓜汤

原料:南瓜500克,红10克,红糖适量,清水2000毫升。

做法:南瓜削去表皮挖瓤,洗净,切滚刀块儿。红枣洗净,去核。将红枣、南瓜、红糖一起放入煲中,加水用文火熬至南瓜熟烂为止。

功效:南瓜性温味甘,可补中益气,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经人体吸收后转化为维生素A,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女性经期服用,可益气补血。红枣则能补脾和胃,益气生津,滋阴养血。红糖含有微量元素和多种矿物质,有暖胃、补血、活血、散寒的作用。经常食用,可使脸色红润,增加皮肤弹性。

2、归耆鸡汤

原料:当归1钱,黄耆2钱,鸡腿1只,水4碗。

做法:首先,将鸡腿洗净,切块,放入水中,以大火煮开;然后,放入黄耆,和鸡腿一起炖至七成熟后放入当归,煮5分钟,加盐便可食用。

功效:当归具有补血之功效。黄耆具有补气之功效。所以,本品具有让女性气血通顺、月经调和之功效,在此基础上促进乳腺分泌健全,达到丰乳的目的。

3、枸杞红枣乌鸡汤

原料:乌骨鸡、大葱、陈皮、高良姜、草果、枸杞、红枣、料酒

做法:将乌骨鸡清洗干净,剁成块。将大葱切段;把陈皮、高良姜、草果用纱布包起来。砂锅内放上水,将纱布包和鸡块放进去,加料酒、葱、枸杞、红枣同煮。旺火煮沸后改用中小火炖熟、炖烂,然后捞出纱布包和葱段即可。

功效:乌骨鸡可以温中益气、补肝益肾、延缓衰老、强健筋骨,对于月经不调、女性的缺铁性贫血也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4、补血当归鲫鱼汤

原料:鲫鱼(1条)、当归(1支)、枸杞(2汤匙)、黄耆(10片)、姜(5片)

做法:鲫鱼洗净拭干水,在鱼背处横切一刀,将1汤匙盐均匀地抹在鱼身上,腌制15分。当归洗净切成片,姜切成丝,枸杞和黄耆洗净沥干水。将当归、黄耆、枸杞、1汤匙料酒和4碗清水大火煮沸,改小火焖煮25分。往鱼腹塞入少许姜丝,将鲫鱼放入瓦煲内,倒入熬好的当归汤搅匀,大火煮沸改小火煮35分。加1/4汤匙盐调味,便可出锅。

功效:当归鲫鱼汤属大补之汤,适合痛经、体虚的女生饮用,一般人仅用鲫鱼熬汤,便可达到补益之效。鲫鱼煮汤有健脾利湿、和中开胃、活血通络和温中下气之效,适合中老年人、病后虚弱者和产妇食用。

5、花生杜仲牛尾汤:补血、益肾、强筋骨

原料:花生60克、杜仲20克、牛尾1条、生姜3片。

做法:花生洗净,浸泡;杜仲置镬中洒上淡盐水,慢火炒干;牛尾买时请售者代处理干净,洗净后放滚水中煮沸10分钟,再洗净。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3000毫升(约12碗水),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约3个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和生油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

6、黄芪淮山河虾汤:补血养颜

原料:黄芪、淮山各30克,当归、杞子各15克,桔梗6克(以上中药店均有售),河虾120克。

做法:各药物洗净,稍浸泡;河虾洗净,剪去虾头,并去壳。先把中药一起放进砂锅内,加入清水1500毫升(约6碗水量),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约40分钟,其汤汁约为750毫升(约3碗水量),将其汤汁放进锅内,不要药渣,加入虾仁同煎约10~15分钟,以熟为度,调入适量食盐便可。饮汤食虾,此量可供2~3人用。

7、大枣淮山牛[月展]汤:养阳、补血、提神

原料:淮山30克,大枣8个,党参、圆肉各20克,北芪10克(中药店有售),牛[月展]400克,生姜3片。

做法:各药材洗净,稍浸泡;牛月展洗净,整块不用刀切,放进滚水中煮片刻,取出洗净,即过“飞水”和“冷河”。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3000毫升(约12碗水量),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3个小时,调入适量盐、油便可。牛月展可捞起切条状,拌酱油佐餐用。

二、八款有效补血补气的食物

1.乌鸡肉乌鸡很有营养,是女人的恩物,它具有很强的滋补功效,很适合女性食用,用来炖汤,清蒸都有很好的疗效,补血养气,治疗月经不调等症状。

2.胡萝卜古代胡萝卜被誉为穷人里的人参,含有大量的维生素B、C,还有胡萝卜素,有很强大的补血功效,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草”,可以用来炖汤,炒菜,是常见的补血圣品。

3.黑豆黑豆属于一种很强补血的食物,超有营养,还具有养发生发的功效,它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有活血、利水、祛风、解毒的功效,每天早上用来打豆浆喝。

4.黄花菜黄花菜中含有丰富的铁元素,比一般的补铁圣品还多了高了20倍,富含维素A、B1、C,蛋白质等,其营养价值十分之高,而且还有很强的利尿效果。

5.菠菜菠菜是很常见的蔬菜,补血满分,富含大量的铁质胡萝卜素,具有补血止血,利五脏,通血脉,止渴润肠,滋阴平肝,助消化的功效,补血食物中怎么能少得了它。

6.咸萝卜干富含维生素、铁质等,属于上等养生食物,这种美味的食物不仅口感十分好,而且对于补血也很有效果。

7.红枣俗话说“一日三枣青春不老”,它具有养胃健脾、补血安神;又能滋润心肺、调和营卫、促生津液、通关开窍、助益十二经络。对于贫血、面白、气血不正有很好的调养作用。

8.龙眼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用于气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血虚萎黄,富含高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B、C、钙、磷、铁、酒石酸,可以用来蒸排骨吃,或者炖汤喝。

三、女人延缓衰老关键在于补气养血和补肾

补肾方法

多吃点山药总是没错的

山药是补肾的良品,可做为药膳来补身体。吃山药,煎炒烹炖都可以,只要符合自己的口味即可,每天吃50-200G即可。山药除了补肾也能养肺脾,对于身体非常有益。

多吃点枸杞子总是对的

枸杞子的补肾能力非常不错,但要掌控好吃量,否则太寒,对于女性经期不利,身体易变得冰冷,一天一把就够了,像葡萄干一样嚼着吃即可。

边喝首乌茶边补肾

首乌茶:山萸肉25G、菟丝子25G、枸杞子25G、首乌25G,以上茶方即是茶也是药,可以煲汤,也能直接泡茶喝,补肾效果非常不错。

这些食物总能补肾养血的

何首乌、海参、龟甲、鳖甲、百合、当归、阿胶、龙眼干、黑豆、黑芝麻都是补肾益血的良品,每天都在食物中加入一点入味,或是直接当做零嘴来吃都是非常不错的。经常吃或天天吃都可以,延缓衰老也能增强免疫力。

中药补血养气的小秘方

药材:当归12-15g、川芎12g、炙甘草10g、白芍15g

制药:将四味药放入药锅里,加水,覆盖药草,用小火煮半个小时,熬成一碗水。

功效:当归能活血祛瘀,补血养血,也能调经,用于血虚或血虚兼而有瘀滞的月经不调,月经痛、闭经等症状;川芎可治血祛风,调节子宫收缩,富含维生素E的抗氧化剂,能影响内分泌系统,减少乳房的不适,缓解焦虑和沮丧的情绪。总体来看,这四味药对于养血、舒缓郁结是非常不错的。也能根据自己的需求增加枸杞、首乌来补肾,效果是不错的。

四、女人如何补血补气补肾

1、防七情六淫所伤

女性易受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所伤,常随之而瞬变。容易受情绪所伤,要倍加呵护。适度的七情能抒发情感有益健康,但七情太过,超出身体抗御或调节的范围,或女性自身适应或自我调节能力低下,不能承受轻微的刺激,就会导致妇科疾病发生。故妇女尤应注重自我情志调理,学会开导自己,让自己时常能心旷神怡。

女人易感风、寒、热、湿四种邪气,六气反常则成致病的六淫邪气。其中风为百病之长,风邪为病,寒、热、湿邪常依风而附,合而入侵,夹杂致病,缠结而病;风、寒、热、湿四邪致病有外感和内生的区别。

2、以血为本,常补气血

女性经期、孕时、产后等特殊生理时期,腠理疏松,经脉运行有别,血室正开,应尤加调护,更要注意面、颈、乳、腹、阴、手、足等女性敏感部位的呵护。

妇女一生因月经、妊娠、分娩、哺乳等特殊生理而数伤于血,因而在生理上常表现出“有余于气,不足于血”的特点,故有“血是女人的本钱”“守得一份血,就留住一份青春”之说。

女性因血而病时,不仅表现出闭经、月经量少、非时经绝、白带量少、缺乳、不孕、流产、外阴阴道干涩、性欲下降、胎萎不长、妊娠腹痛、阴痒等妇科疾病的特有证候,还常出现面色萎黄或淡白、头晕眼花、四肢麻痹、心悸失眠、皮肤瘀斑、舌质淡等特征。

因血为女之本,女常血不足,故女性平日应重补血养血,应遵循药补不如食补、依体质特性进补的原则,注重饮食调理,以食养血。尽量选择药食两用的食品,如桂圆、荔枝、大枣、赤豆、红花生、山药、莲肉等养血补血。

妇女血病,可因夹热、寒、瘀,或涉及的脏腑病位等不同,而调治方法迥异。血病的调理和治疗应“据因”而变,原则上宜调、宜理,适当用补,切忌使用辛温燥血、耗血动血的食品和药品。

3、以肾为根,滋阴平阳

肾藏精,精化气,肾之精气是维持女性机体阴阳平衡的根。肾主生殖、主胞宫、主津液;肾是藏精之处,施精之所,女性的生长过程无不与肾相关。

肾主宰女性生长、发育、衰老的过程,女子一生的自然盛衰现象,实际上是肾的自然盛衰的外在表现。

女性因肾而病时,不仅具有初潮迟、月经量少而色黯、排卵期出血、闭经、断经早、双乳萎小、子宫小而宫内膜薄、白带量多清稀或少而千涩、不孕、性欲冷淡、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子宫脱垂等妇科特有的病症表现,尚伴有面色晦黯、眼眶黧黑、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足跟痛、五心烦热、夜尿频数、脱发、舌质红而瘦或舌暗淡而胖等外在特征。

患肾病时,常有阴阳虚实、虚实夹杂之分,多与心、肝、脾、肺互相影响而病。故调理和治疗时应谨记脏病、腑病、久病、大病,穷必及肾,务必理清孰脏、孰腑和寒热虚实,识别病变的前因后果后,再行调理治疗。勿滥用补肾壮阳食品、膏方、药物。

肾为水火之宅,肾中阴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以维系女性体内阴阳平衡和功能正常。肾病的调理和治疗应滋阴平阳,助阳谐阴,以“和”为贵,勿过用燥补、滋腻之品。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