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食疗养生

冬季滋阴养精 温热苦食能暖心冬

导读:冬季气温过低,人体为了保持一定的热量,就必须增加体内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以产生更多的能量,适应机体的需要,所以必须多吃富含糖、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

冬季,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为来年春天生机勃发作准备。人类虽没有冬眠之说,但民间却有补冬的习俗,如果想过一个“温暖”的冬季,就要从饮食运动中给身体“充电”。

饮食以滋阴养精为原则

中医养生学的角度来看,立冬确实是进补的好时节。因为进入冬季后,人体新陈代谢减慢,消耗相对减少。冬令进补能够使营养物质转化为能量储存于体内,从而扶正固本,增强抵抗力。

南方的气候总是湿冷,与北方的干冷相比,潮湿寒冷更让人难以忍受。因此,饮食调养要遵循“秋冬养阴”“无扰乎阳”“虚者补之,寒者温之”的古训。

冬季气温过低,人体为了保持一定的热量,就必须增加体内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以产生更多的能量,适应机体的需要,所以必须多吃富含糖、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同时,天气寒冷也影响人体的泌尿系统,排尿增加,随尿排出的钠、钾、钙等无机盐也较多,因此应多吃含钾、钠、钙等无机盐的食物。

在四季五补(春要升补、夏要清补、长夏要淡补、秋要平补、冬要温补)的相互关系上,此时应以滋益阴精为原则,饮食上以温热为主,如糯米、狗肉、羊肉、大枣、桂圆、芝麻、韭菜等,少吃冷饮、海鲜等寒性食物,最好能多吃白菜、银耳、木耳、枸杞、梨、猕猴等补益阴液的食物;辛辣厚味、烧烤油炸食物少吃为妙,平时还要注意多喝水,以免上火。煮粥熬汤可以加一些沙参、黄芪、麦冬,但量不需要很多,因为毕竟是食补而非药补。

另外,中医学认为应少食咸,多吃点苦味的食物,因为冬季为肾经旺盛之时,而肾主咸,心主苦。从医学五行理论来说,咸胜苦,肾水克心火。若咸味吃多了,就会使本来就偏亢的肾水更亢,从而使心阳的力量减弱,所以应多食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阳。这时候比较适合选择芹菜、莴笋、生菜、苦菊等食物,这些苦味食物中含有氨基酸、维生素、生物碱、微量元素等,具有抗菌消炎、提神醒脑、消除疲劳等多种医疗保健功能。

同时,饮食上少辛增酸防疾病,初冬时节是心血管病的高发期,这个时候要多吃清润甘酸的食物,不宜多吃麻辣类的火锅。比如饮食中适当多吃些醋,能起到软化血管、预防心血管病的发生。

现代保健学研究证明,秋冬之季,由于南方的气候是瞬间“变脸”的,因此人体的阳气也相应地潜藏,皮肤毛孔紧束,因此这时不宜进补凉性补品,而应适当多进服一些温热补品。需要注意的是,进补时,要使肠胃有个适应过程,最好先做引补,一般来说,可先选用炖牛肉红枣、花生仁加红糖,也可煮些生姜大枣牛肉汤来吃,以调整脾胃功能。

当然,这里所说的饮食进补需要因人而异,因为食有谷肉果菜之分,人有男女老幼之别,体质有虚实寒热之辨。因此“冬令进补”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清补、温补、小补、大补,不可盲目“进补”。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