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食材食物 > 其它食物

豆制品补钙有误解:一概而论不科学

导读:豆腐、豆腐皮、豆腐干等豆制品的最终钙含量还与凝固剂的使用量有关,所以“老”豆腐(添加凝固剂较多)的钙含量要多于“嫩”豆腐(添加凝固剂较少)。

豆制品补钙有误解:一概而论不科学

对于豆制品补钙的好作用,很多朋友们都知道,但是,在豆制品补钙上我们认识上存在一些误区,如果想有效的对身体进行补钙,这个误区大家一定要了解。那么是什么误区会影响我们进行保健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大豆本身含钙量并不算高,100克干大豆只有191毫克的钙。把大豆加工成豆腐以后,要加7~8倍的水,而100克豆腐的钙含量竟然能达到164毫克。营养师说,这是因为豆腐里有相当大一部分钙是在加工过程中添加进来的。做豆腐时点卤用的卤水或石膏叫做凝固剂,里面含有许多钙离子。豆腐、豆腐皮、豆腐干等豆制品的最终钙含量还与凝固剂的使用量有关,所以“老”豆腐(添加凝固剂较多)的钙含量要多于“嫩”豆腐(添加凝固剂较少)。

还有一种特别嫩的豆腐叫内酯豆腐,是用不含钙的葡萄糖酸内酯做凝固剂,钙含量非常少,每100克内酯豆腐仅含钙17毫克,是普通豆腐的1/10。同样,凡是在加工过程中没有添加含钙凝固剂的大豆制品,如烤麸、腐竹等含钙量均不高。

营养师总结说,豆腐、豆腐丝、豆腐干等豆制品用含钙凝固剂加工,是钙的良好来源;而豆浆、豆汁、内酯豆腐等含钙量比较低。此外,考虑到大豆中含有较多草酸,钙的吸收利用率比较低,还是建议吃豆腐、豆腐干等豆制品补钙,而不是直接吃大豆或喝豆浆。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