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品味时尚 > 饮食文化

美食圈12大回顾和8大猜想

导读:最早推出早午餐概念的金融街威斯汀酒店更成为了其中翘楚,它曾经创造出了仅周日早上11点到下午2点半,接待270位食客的纪录,成为北京当之无愧的早午餐最热餐厅。

2010年的新时代即将开始,我们的美食生活也跟随世界的脚步变得时尚起来,越来越多新鲜的东西刺激我们的神经,丰富我们的视野。这一年中,我们亲身经历了星级酒店早午餐的兴起,高档自助餐厅的平淡;必胜客自助沙拉的消失;同时也见证了低龄化主题餐面世,并在内心深处为90后成为市场消费主体记下一笔;我们看到春茶市场的热络,洋酒消费市场的火爆依然……
岁末年初,让我们历数年度饮食圈大事件,期待未来更加精彩。

1、早午餐进入寻常生活中

国际现代化的趋势不仅体现在经济上,百姓的日常生活也紧随了时代的步伐。早午餐就是个很好的证明。这个被英国贵族发明的概念几年前进入国内市场,在国人对自助餐的热度之下,早午餐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它不仅是一种进餐方式,同时也成为了我们携家人朋友共同分享的休闲方式。现在几乎所有的高端酒店都提供了周末早午餐的服务,即使它价格不菲,但仍受到不少都市白领的大力追捧。最早推出早午餐概念的金融街威斯汀酒店更成为了其中翘楚,它曾经创造出了仅周日早上11点到下午2点半,接待270位食客的纪录,成为北京当之无愧的早午餐最热餐厅。

我们说:

目前北京早午餐的价格基本在300元左右(无限香槟),还要加服务费,这个价格并不算低廉。我们在希望早午餐能尽快走下消费“高坛”的同时,更希望能有多重消费层级的早午餐出现在市场上。

2009国货派美食论调

在搜索引擎里键入“沈宏非”三个字,搜索结果总是和美食家这个称谓联系在一起。本期美食盘点,我们就“米其林美食”“分子厨艺”和“名牌餐厅”对他进行了访问,且听“馋宗大师”的美食论调。

关于米其林

除了同名的轮胎,我对米其林其实不太了解,在评分的体系中,厨艺也只占了一部分,还包括服务和环境等等。当然,在国外的餐厅,老板常常也就是厨师本人。据我所知,有很多厨师会义务地到那些有名的米其林星级餐厅上班。所以,当一个无论以任何方式在某个米其林星级餐厅上过班的厨师(而不是大厨兼餐厅经营者),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主动或默许媒体以“米其林大厨”的名义为招徕,我个人是不会当真的。

内地餐厅拥有“米其林”这个事要去问米其林。不过“米”不“米”的,对我来说根本无所谓。至于中国自己的“米其林”,我觉得这个有难度,第一,与西餐比,中餐太复杂;第二,与老外比,中国人的口腔和消化系统的构造来得更为复杂,众口难调。当然,需不需要是一回事──你去问开餐厅的,当厨师的,他们大概都觉得很需要;同时,有没有必要则是另一回事了。就国情而论,我个人一直认为,与向我们推荐“什么东西最好吃”的“米其林”相比,中国其实更需要能警告我们“什么东西不能吃”的“每周质量报告”。

所谓分子美食

分子厨艺虽然是欧洲人玩剩下的东西,不过它对于改良中国传统厨艺还是具有积极的作用,并且给中餐厨师提供了灵感。不过,以我所见,凡是能在中国把分子厨艺玩好的,都具有相当扎实的中餐基础,否则,就别凑这热闹了,省得自讨没趣。

针对“好”餐厅

在中国,餐厅好坏的评定标准只有一个:生存是硬道理。开餐厅不像在家里做饭,那是一门生意。所以,任何一家只要还在营业,还有顾客愿意上门的餐厅,都是好餐厅。我吃东西,好吃,就多吃几口,不太爱乱感动。或者,好吃得让我来不及感动。一种味道欲产生令人感动的效果,必须要有足够的时间,至少十年或更久。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