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通山县民间把立夏作为一个重要节日,通山人立夏吃泡(草莓)、虾、竹笋,谓之“吃泡亮眼、吃虾大力气、吃竹笋壮脚骨”。
闽南地区立夏吃虾面,即购买海虾掺入面条中煮食,海虾熟后变红,为吉祥之色,而虾与夏谐音,以此为对夏季之祝愿。
福建闽东地区立夏以吃“光饼”(面粉加少许食盐烘制而成)为主。闽东周宁、福安等地将光饼入水浸泡后制成菜肴,而蕉城、福鼎等地则将光饼剖成两半,将炒熟了的豆芽、韭菜、肉、糟菜等夹而食之。
周宁县纯池镇一些乡村吃“立夏糊”,主要有两类,一是米糊,一是地瓜粉糊。大锅熬糊汤,汤中内容极其丰富,有肉、小笋、野菜、鸡鸭下水、豆腐,等等,邻里互邀喝糊汤。这与浙东农村立夏吃“七家粥”风俗有点相似。“七家粥”与“七家茶”也算是立夏尝新的另一种形式,七家粥是汇集了左邻右舍各家的米,再加上各色豆子及红糖,煮成一大锅粥,由大家来分食。七家茶则是各家带了白己新烘焙好的茶叶,混合后烹煮或泡成一大壶茶,再由大家欢聚一堂共饮。这些粥或茶并不见得是多么可口的食物,但这些仪式,却可以说是过去农村社会中重要的联谊活动。
在南京,立夏习俗颇多,也包括吃,在南京,立夏要尝三新,这三新是玄武湖的樱桃、高淳的青梅,还有镇江产的鲥鱼。不过,如今,南京人一般都根据自己的食谱,挑选时令新鲜的食物搭配三新,如鲳鱼、蚕豆、苋菜、笋子、豌豆等等……南京的老人会让小孩在立夏这一天,吃豌豆糕的,因为据说吃了豌豆糕可以不疰夏,另外,豌豆形如眼睛,人们为了消除眼疾,以吃豌豆来祈祷一年眼睛像新鲜豌豆那样清澈,无病无灾。除此以外,南京的农村,立夏还有“吃乌饭”的习俗。据说这源于一个孝子的故事,孝子为了让母亲在监牢里吃上自己送的饭,特意采来山上乌桕叶子捣碎了拌进饭里,以此吓唬迷惑看牢房的监守,防止他们把饭吃掉。拌了叶子的饭颜色发黑,因此得名“乌饭”,而为了纪念这个孝子的孝母行为,立夏这一天吃“乌饭”的习俗便广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