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食疗养生

玉米须有什么作用 玉米有什么形态特症

导读:玉米须预防习惯性流产:在怀孕以后,每日取1个玉米的玉米须煎汤代饮,至上次流产的怀孕月份,加倍用量,服至足月时为止。

一、玉米须有哪些作用

1、玉米须治急性肾炎:

玉米须60g,西瓜皮30g,蝼蛄7个,生地黄15g,肉桂1.5g。水煎服,隔日1剂,连服4~5剂,症状消退后,服济生肾气丸,每日2次,每日6~9g。

2、玉米须预防习惯性流产

在怀孕以后,每日取1个玉米的玉米须煎汤代饮,至上次流产的怀孕月份,加倍用量,服至足月时为止。

3、玉米须治血吸虫病肝硬化,腹水:

玉米须30~60g,冬瓜子15g,赤豆30g。水煎服,每日1剂,15剂为1疗程。

4、玉米须治慢性副鼻窦炎:

玉米须晒干、切丝,与当归尾干粉混合,入烟斗燃点吸烟,每日5~7次,每次1~2烟斗。

5、玉米须治尿道感染:

玉米须15g,金钱草45g,萆薢30g。水煎服。

6、玉米须治糖尿病:

方一:玉米须30g,黄芪30g,山药30g,木根皮12g,天花粉15g,麦冬15g。水煎服。

方二:玉米须60g,薏苡、绿豆各30g。水煎服。

二、玉米的形态体征

1、玉米的根为须根系,除胚根外,还从茎节上长出节根:从地下节根长出的称为地下节根,一般4~7层;从地上茎节长出的节根又称支持根、气生根,一般2~3层。株高1~4.5米,秆呈圆筒形。全株一般有叶15~22片,叶身宽而长,叶缘常呈波浪形。花为单性,雌雄同株。雄花生於植株的顶端,为圆锥花序;雌花生於植株中部的叶腋内,为肉穗花序。雄穗开花一般比雌花吐丝早3~5天。

2、紧凑型玉米与平展型玉米叶片形态结构有一定差别。主要表现在紧凑型玉米叶表皮气孔数目多于平展型。上表皮多17.0%,下表皮多11.5%。紧凑型玉米叶片上、下表皮气孔密度差别比平展型小。紧凑型玉米下表皮比上表皮气孔多44%,而平展型多50%。两种株型玉米叶片维管束鞘中的叶绿体均位于细胞外方,呈半圆形排列。紧凑型玉米比平展型玉米叶片维管束鞘中叶绿体含量较多。两种株型玉米叶片中有一定差异,紧凑型玉米叶片中脉。

三、玉米须的营养知识

1、玉米须知识介绍:

玉米须为禾本科玉蜀黍属植物玉米的花柱和花头。玉蜀黍一年生草本,全国各地均有栽培,秋季收获玉米时采收,晒干或烘干。玉米须常集结成疏松团簇,花柱线状或须状,完整者长至30厘米,直径0.5毫米,淡绿色、黄绿色至棕红色,有光泽,略透明,柱头2裂,叉开,质柔软,气无,味淡。以柔软、有光泽者为佳。

 2、玉米须补充信息:

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防霉,防蛀。

3、玉米须适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玉米须食疗作用:味甘、淡,性平;归肾、肝、胆经;质轻渗降。具有利尿消肿,平肝利胆的功效。主治水肿,小便淋沥,黄疸,胆囊炎,胆结石,高血压病,糖尿病,乳汁不通。

4、玉米须食疗作用:

玉米须味甘、淡,性平;归肾、肝、胆经;质轻渗降;

具有利尿消肿,平肝利胆的功效;

主治水肿,小便淋沥,黄疸,胆囊炎,胆结石,高血压病,糖尿病,乳汁不通。

 5、玉米须做法指导:

治水肿:玉蜀黍须二两。煎水服,忌食

治肾脏炎,初期肾结石:玉蜀黍须,分量不拘,煎浓汤,频服。

治肝炎黄疸:玉米须、金钱草、满天星、郁金、茵陈,煎服。

四、玉米须的美食做法

玉米须猪排骨瘦身汤

材料:

玉米须60克,鲜猪排骨150克。

做法:

1、先将玉米须用清水洗净,去除杂物,泥沙。

2、将鲜猪排骨用清水洗去血污,用刀剁成小块,备用。

3、把全部汤料准备就绪后,将全部汤料同放入沙锅内,加进适量清水,用中火煮汤。汤中猪排骨可当作菜肴食用。去除汤中玉米须残渣,余下汤水可在平时当饮料饮用,也可在一日三餐中饮用。

 玉米须饮

材料:

玉米须,清水,冰糖。

做法:

1、玉米须拿回来后剪掉老干的部分,用清水洗一下。

2、煲中注入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煲5分钟左右。

3、下冰糖,煮至糖化后即可关火,放凉滤渣饮用。

玉米须木耳甜汤

材料:

玉米须,白木耳,红枣

做法:

1、红浸泡涨后洗净,白木耳浸发洗后,去蒂摘小朵。

2、玉米须用清水漂洗净,锅里清水煮开,放入白木耳、玉米须、红枣大火煮开,小火煮至熟透。

3、放入冰糖搅匀,过滤即可食用。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食物与运动热量消耗转换

相关菜谱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