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中医养生

胆固醇高能防癌吗 胆固醇高的原因有这些你知道了吗

导读:胆固醇是维持人体正常新陈代谢不可缺少的原料,是抗老防衰、延年益寿的重要物质,也是体内多种激素的重要原料,如类固醇激素、维生素d、胆汁酸的重要原料。

一、胆固醇高是能防癌的吗

 胆固醇有防癌作用:

人体正常生长发育需要的脂类主要包括甘油三脂、磷脂和固醇类三类。胆固醇就是固醇的一类,也是最重要的一种固醇。它是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对于维持正常的细胞功能有着重要作用;胆固醇是维持人体正常新陈代谢不可缺少的原料,是抗老防衰、延年益寿的重要物质,也是体内多种激素的重要原料,如类固醇激素、维生素D、胆汁酸的重要原料。可以说,细胞离不开胆固醇,机体离不开胆固醇,人体内一旦没有了胆固醇,不但谈不到健康长寿,就连人体正常的生理代谢和生命过程都维持不下去。

胆固醇在体内有着广泛的生理作用,但当其过量时便会导致高胆固醇血症,对机体产生不利的影响。国外的研究结果显示,人体内胆固醇过低易衰老,易患癌症、抑郁症等疾病。

人体缺少胆固醇时,细胞膜组织就会遭到破坏,噬异变细胞白血球的功能及活性减弱,不能有效地识别、杀伤和吞噬包括癌细胞在内的变异细胞,人体就会患癌症等疾病。资料显示,机体内胆固醇过低的人,患结肠癌的机会是胆固醇水平正常人的3倍,其他癌症的患病率也大大提高。每天摄入300毫克胆固醇为宜。

二、胆固醇高的原因会是什么

(1)不良生活方式。不良生活方式是造成血脂异常的重要的后天因素,如高盐、高脂、饱食、运动不足、过度疲劳、不健康心态、吸烟、过量饮酒等。现已公认,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诱因中,不良的生活方式占发病的60%。也就是说,血脂异常绝大多数是由生活方式不当造成的。

(2)遗传。如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家族性高甘油三酯血症、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蛋白血症等。

(3)疾病。①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者,血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A降低;②肾病综合征:血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升高,甘油三酯也升高;③甲状腺机能减退:该类患者胆固醇明显高出正常范围,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

(4)药物。有些慢性病患者在服用某些药物后也会造成血脂异常,如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噻嗪类利尿剂、B受体阻滞剂以及口服避孕药等。

三、胆固醇高的危害会是哪些呀

我们的身体需要有一定分量的胆固醇来维持正常机能,但过多则有害。体内每一个细胞都含有胆固醇,它是制造重要激素和维生素不可缺少的物质。胆固醇需要与脂蛋白结合才能输送到身体各部分。输送胆固醇的脂蛋白有两种,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酿成血管栓塞的罪魁祸首,被认为是“坏”的胆固醇;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能清除血管内的胆固醇,所以被认为是“有益”的胆固醇。

随着胆固醇的不断沉积,血管的间隙变窄。如果受损的血管壁发炎,导致沉积的胆固醇(胆固醇“垫圈”)出现断层,在断层处会出现血块———血栓。如果主动脉有许多胆固醇“垫圈”,医生会诊断为动脉粥样硬化。最坏的情况是,这个血栓脱离血管壁在血液中游走。这种游走可能导致梗塞、中风、肺和双脚血管阻塞及其他疾病。

四、胆固醇高要吃什么好

对于一般胆固醇高的患者的合理饮食结构,有关专家将其归纳为两句话,即“一、二、三、四、五”和“红、黄、绿、白、黑”。

第一句话为“一、二、三、四、五”:“一”是指每日饮1袋牛奶,内含250毫克钙,既补充了钙和蛋白质,又减少了高血脂的发病机会。“二”是建议结合用觉乌汤这种经典中医组方代茶泡饮,每日2次,长期饮用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三”是指每日进食3份高蛋白质食品,每份可为瘦肉50克,或鸡蛋1个,或鸡鸭肉100克,或鱼虾100克,或豆腐100克,以每日早、中、晚餐各1份为宜;“四”是指“不甜不咸,有粗有细,三四五顿,七八成饱”即每天可吃3顿、4顿或5顿,每顿可吃七八成饱。“五”是指每日进食500克蔬菜和水果,一般每日吃400克蔬菜,100克水果。

第二句话为“红、黄、绿、白、黑”:“红”是指每日可饮红葡萄酒50-100毫升,有助于升高血中高密度脂蛋白,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还要每日进食1-2个西红柿,除去脂降压外,还可使男性前列腺癌的发生率降低45%。“黄”是指胡萝卜、红薯、南瓜、玉米等,每天要适量食用其中的一种。“绿”是指饮绿茶水和食用深绿色蔬菜,它们所含的维生素C、茶多酚、茶碱等,有去脂降压等多种功用。“白”是指燕麦片(或燕麦粉),每天可适量服用,一般每日用50克水煮5一10分钟,兑入牛奶中合用,可起降血脂的作用。“黑”是指黑木耳或香菇等,每天可用黑木耳10克,或香菇100克,泡发后,烹调入菜肴中服用,有降低血脂等功用。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