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内科 > 血液科 >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 yí chuán xìng qiú xíng hóng xì bāo zēng duō zhèng )
分享到:
收藏(0)
简介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遗传的溶血性贫血,该病有两种遗传方式,显性遗传和隐性遗传。可出现溶血危象、胆石症、痛风、顽固的踝部溃疡或下肢红斑性溃疡等并发症。
医疗知识

基本知识

  • 是否医保:
  • 易感人群:无特殊人群
  • 患病比例:0.0001%
  •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 并发症:贫血、 复发性溃疡、 痛风、 心肌病

治疗常识

  • 挂号科室:内科 血液科
  •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手术治疗
  • 治疗周期:30天
  • 治愈率:10%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8000元)

温馨提示: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宜吃食材更多宜吃食材>>
1、宜吃含维生素高的水果蔬菜;   2、宜吃含铁丰富的水果蔬菜;   3、宜吃食能溶石化石的蔬菜食品;   4、宜吃有利尿作用的食品; 5、宜吃碱性食品,能起到治疗辅助作用的。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忌吃食材更多忌吃食材>>
1、忌吃酒类饮料;   2、忌吃高蛋白食品;   3、忌吃发酵类食品。

一、小儿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病因有哪些

本症患者的红细胞膜结构异常是由不同的膜支架异常所引起。部份患者有膜的收缩蛋白缺乏,对蛋白水解酶极为敏感,可将变性的膜收缩蛋白降解为小肽,从红细胞膜上丢失,使膜表面积减少而变为球形。膜收缩蛋白与蛋白区带4.1结合能力减少30%左右,致使膜收缩蛋白与肌动蛋白结合能力明显削弱。红细胞蛋白质激酶缺乏,使收缩蛋白的磷酸化减弱,影响变形性能。

由于原发性膜缺陷,膜的被动性钠盐流入的通透性增加,水随钠盐而进入细胞内,使凹盘形细胞表面积减少,逐渐变小而厚,接近于球形。为了保持细胞内外钠盐浓度的正常比例,就需要产生更多的三磷酸腺苷(ATP),以加速钠的排出和钾的摄入。所以球形细胞的糖酵解率往往较正常红细胞增加20%~30%,以补偿大量ATP的消耗。ATP的相对缺乏使膜上钙-活性ATP酶受到抑制,钙容易沉积在膜上。胞膜中肌动凝蛋白(actomyosin)由溶胶变为凝胶,因而红细胞膜变僵硬,丧失柔韧性。球形细胞的直径虽然小于6μ左右,但由于细胞膜变形性和柔韧性减退而被阻留在脾索内,不能通过内皮细胞间空隙(直径仅为3μ左右)进入脾窦。大量红细胞在脾索内滞留过程中,ATP及葡萄糖进一步消耗,代谢缺陷更形加剧,终至破坏而溶解。

二、小儿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症状有哪些

一、症状

1.缓慢起病呈慢性经过的溶血性贫血及黄疸贫血

黄疸多为中度年龄愈小病情愈重新生儿期黄疸重者可致胆红素脑病当有感染、创伤、劳累后可致贫血、黄疸加重甚至可发生“溶血危象”除贫血、黄疸急剧加重外还有发热、恶心、呕吐腰、腹、四肢痛软弱无力脉速甚至休克也可发生“再障危象”(多因感染微小病毒B19引起)表现为短期内贫血加重而黄疸不加重溶血危象及再障危象多于1~2周内自然缓解

2.肝、脾多明显肿大以脾大为主可平脐或入盆腔

新生儿期起病者,黄疸的发生率约50%,常于出生后48h内出现,并可因高胆红素血症而发生胆红素脑病。新生儿期后,黄疸大多很轻,呈间歇性发作,劳累、感染均可诱发或加重黄疸。典型病例可根据黄疸、贫血、脾肿大、球形红细胞增多,网织红细胞增多,红细胞脆性增高和阳性家族史等做出诊断。轻型病例,特别是球形红细胞数量不多、渗透脆性正常者,须做红细胞孵育后脆性试验和自身溶血试验才能确诊。

二、诊断

极少数HS的诊断需要依赖红细胞膜蛋白分析或测定。对于青少年原因不明的脾肿大和胆石症,在感染尤其是细小病毒B19型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中出现不明原因的溶血性贫血时,应疑有HS可能,需进一步检查。

三、小儿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治疗

一、治疗

血红蛋白<70g/L时,应适当输注红细胞,以改善贫血。脾切除是治疗本症的根本办法,凡确诊者都应进行脾切除术治疗。极轻症患者,可将手术时间推迟,并追踪观察病情变化,以决定是否需行手术。年幼儿因免疫功能尚未完善,术后患暴发性感染,特别是肺炎双球菌、大肠埃希杆菌的感染机会较多,因此小儿手术年龄以5岁以上为宜。对重症患儿,如频繁发作溶血或再障危象,手术年龄亦可适当提前,但应禁忌在1岁以内进行。小年龄手术者术后应以苄星青霉素(长效青霉素)注射半年到1年。脾切除后红细胞膜缺陷和球形红细胞依然存在,但由于除去了主要破坏血细胞的场所,红细胞寿命得以延长,使贫血获得纠正,黄疸迅速消退。脾切除术过程中应注意寻找副脾,特别注意脾门、脾韧带、大网膜等好发部位。如有副脾,应一并切除。为了降低脾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国外正尝试改进手术方式(包括进行部分脾切除术),但疗效及优越性有待进一步确定。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和骨髓移植治疗HS尚在研究中。如发生贫血危象,应予输血、补液和控制感染。本病在溶血过程中,对叶酸的需要量增加,应注意补充。新生儿期发病者,主要针对高胆红素血症进行治疗。

1)一般治疗

当发生溶血危象或再障危象时应输血。平日注意防治感染。给予小量叶酸,以防缺乏。

2)脾切除术

是治疗小儿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手术年龄以-岁为宜,过早切脾可能影响机体移植免疫功能,易患严重感染,但如果贫血严重,以致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或常发生“再生障碍危象”者,则可考虑较早手术。脾切除后,黄疸和网织红细胞增多可迅速消失,血红收白可达正常范围,也可防止胆石的形成,并根除了发生“再生危象”的威胁,但球形红细胞增多可使红细胞渗透脆性增高更明显。术后有发热等感染可能时,应及时用抗生素治疗。

二、预后

在新生儿或婴儿期起病者,因溶血危象发作较频,其预后较差,可因严重贫血并发心力衰竭而死亡。起病较晚者因慢性贫血可致发育迟缓。轻症或无症状者不影响生长发育,预后一般较好。极少数可以死于贫血危象或脾切除后并发症。

四、小儿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并发症

在疾病的任何阶段均可能发生贫血危象:

1.溶血危象

最常见,症状轻微,常无显著临床意义,病程呈自限性,一般继发于各种感染所致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一过性增强。

2.再生障碍危象

少见,症状重,可危及生命,常需要输血,临床特征为骨髓红系增生低下,网织红细胞计数降低,该危象一般由微小病毒B19感染所致,微小病毒B19可侵入红系祖细胞而抑制其增生分化,微小病毒B19感染的征象为流感样综合征和脸颊潮红综合征(表现为脸部,躯干和四肢出现红色斑丘疹)。

3.巨细胞贫血危象

当饮食中叶酸供给不足或机体对叶酸需求增加,如反复溶血,妊娠等而没有及时补充时,可出现巨幼细胞贫血。

4.胆囊结石

超过一半的HS患有胆红素性胆囊结石症,10~30岁发病率最高(55%~75%),30岁以后的发病率与普通人群相同,10岁以下的儿童发病率低于5%,最年轻的患者仅3岁。

相关标签

血液科 同类标签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相关知识更多知识>>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