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食疗养生 > 感冒

泡脚治风寒咳嗽的足疗方法 艾草泡脚治风寒感冒效果好

导读:殊不知,夏末秋初湿气很重,并且,湿气容易阻滞在脾胃中,特别伤身体,人们更应该泡脚,不仅能够达到祛除暑湿的目的,还可以调理身体。

一、泡脚治风寒咳嗽的足疗方法是什么

天气潮热时,很多人习惯冲凉,有人恨不得一天24小时都泡在凉水里。同时,因为天气原因,很多人放弃了泡脚的习惯。殊不知,夏末秋初湿气很重,并且,湿气容易阻滞在脾胃中,特别伤身体,人们更应该泡脚,不仅能够达到祛除暑湿的目的,还可以调理身体。

用中药藿香煎汁,然后进行足浴,祛湿效果很不错。具体做法是:取30~50克藿香,放入2升水中,用大火煎煮40分钟左右,再用小火煎熬,待药液剩下1升时,取出汁液,再加水2升,煎至药液剩下1升,将两份药汁放在盆中浸泡双足,药液以没过脚踝为度,在泡脚的同时,可以进行足部按摩,效果更好。

除了藿香,泡脚时常用的还有艾草,下面介绍一些艾草的使用方法。艾草加姜片泡脚,可以治疗风寒感冒、关节病、类风湿、咳嗽、支气管炎、肺气肿;艾草加红花泡脚,可以改善静脉曲张、末梢神经炎、血液循环不好、手脚发麻或淤血等症;艾草加泡脚,适用于经常眼红、牙痛、咽喉痛、气躁心烦、上火下寒、腿脚肿胀的人;艾草加花椒泡脚,适用于有脚汗、脚臭、脚气、湿疹问题的人。

二、风寒咳嗽吃这几种食物好的快

1、生姜

生姜辛温无毒,入脾、胃、肺经,益脾胃,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及解毒的功效;主治外感风寒、胃寒呕吐、风寒咳嗽、腹痛腹泻等病症。可用生姜10克,萝卜250克,切片煎水趁热频饮。

2、葱白

能宣肺散寒止咳,适宜风寒感冒引起的咳嗽。可用新鲜葱白3~5根,每根约7厘米长,洗后切细。先用粳米50克,如常法煮成稀粥,待粥将熟时,再放人葱白,稍煮后即可食用。

3、紫苏

紫苏通常作为生鱼的配莱或烹调时的香料来食用,它除有解腥作用外,还具有宣肺散寒止咳的效果。可选用粳米50克煮粥,煮熟后加入新鲜苏叶3~5片,或加入用紫苏6~10克煎成的水,再稍煮后加些红糖即可食用。

 4、大蒜

取大蒜2~3瓣,拍碎,放入碗中,加入半碗水,放入一粒冰糖,把碗加盖放入锅中去蒸,大火烧开后改用小火蒸15分钟即可。大蒜性温,入脾胃、肺经,治疗寒性咳嗽、肾虚咳嗽效果非常好,而且方便简单,孩子也愿意喝。

5、白菜根

白菜根300克,生姜3片,红糖60克。将菜根洗净与姜、糖同煮,热饮。有解毒、散风寒之功,可治疗外感风寒之邪引起的恶寒、发热、头痛、无汗、恶心等症。

6、芫荽

能化痰宣肺,风寒咳嗽者宜食之。芜荽(香菜)30克,饴糖30克,大米100克。先将大米洗净,加水煮汤。取大米汤三汤匙与芜荽,饴糖搅拌后蒸10分钟。趁热一次服,注意避风寒。发汗透表,治伤风感冒引起的咳嗽。

7、豆豉

豆豉作为家常调味品,适合烹饪鱼肉时解腥调味。豆豉又是一味中药,风寒感冒,怕冷发热,寒热头痛,鼻塞喷嚏,腹痛吐泻者宜食;胸膈满闷,心中烦躁者宜食。适宜风寒感冒咳嗽者食用,它有宣肺解表作用。古人常配以葱白同食。

8、白萝卜

白萝卜味甘辛、性凉,有良好的助消化作用,还能化痰行气止咳。白萝卜1个,切片,梨子1个,切块,白胡椒7粒,白蜜50克,一同放入碗内,隔水蒸熟。

9、杏仁

能止咳,咳嗽者宜食。也可用杏仁6~9克,同生姜3片,白萝卜100克煎水喝,适宜伤风咳嗽之人。或取精粉适量,发酵揉制成块;取杏仁粉(杏仁去尖、皮研粉)15克,苏叶粉3克,加红糖适量拌匀,撒于糕面,上锅蒸熟食用,每日一次,连服3~5天。

 10、橘皮

有化痰止咳作用。尤以橘子果皮的外层红色部分作用更强,又叫橘红,风寒咳嗽痰多色白者食之最宜。如《本经逢原》中说:“橘红专主肺寒咳嗽痰多。”用干橘皮5克,加水2杯煎汤后,放少量姜末红糖趁热服用:也可取鲜橘皮适量,切碎后用开水冲泡,加入白糖代茶饮,有化痰止咳之功效。

此外,风寒型咳嗽还宜吃些花生、赤砂糖、南瓜、大蒜、薤白、砂仁、桂皮等。以下性寒凉的食物不能吃:绿豆、螃蟹、蚌肉、田螺、蜗牛、柿子、柚子、香蕉、猕猴桃、甘蔗、西瓜、甜瓜、苦瓜、荸荠、慈姑、海带、紫菜、生萝卜、茄子、芦蒿、藕、冬瓜、丝瓜、地瓜等。

空气湿度大,经常下雨,风寒夹湿,风邪犯肺,导致“风寒咳嗽”。因气候骤变,或机体卫外不力,风寒邪气侵袭,或从口鼻而入,或从皮毛而受,寒主凝滞,收引,肺卫受感以致肺气壅遏不宣,清肃之令失常,则痰液滋生,阻塞气道,影响肺气之出入,因而引起咳嗽。风寒外束,腠理闭塞,则恶寒无汗,头身疼痛。

三、治疗风寒咳嗽的几个食疗方

1、姜蛋汤

作用:祛风散寒止咳。

材料:鸡蛋1只,生姜2片。

做法:生姜切细丝。铁锅烧热用少许食油将鸡蛋煎至金黄色,加入姜丝,加适量开水,煮5-6分钟,约煮成大半碗,以盐调味,便可食用。

2、胡椒茨实煲猪肚汤

作用:温肺化痰,健脾暖胃。

材料:胡椒粒20-30粒,茨实50克,猪肚1个(约500克)。

做法:猪肚洗净,飞水去肉腥味,将胡椒粒原粒放入猪肚内,然后将猪肚、茨实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武火煮滚,转文火煲2小时,以盐调味,便可使用。小儿适量饮汤吃猪肚,不吃胡椒粒。

3、法夏苹果汤

作用:温肺润肺,化痰止咳。

材料:法夏12克,苹果1个。

做法:苹果去皮,取芯,切片,法夏浸泡20分钟。上料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武火煮沸,转文火煲50分钟,煎成大半碗,便可饮用或代茶喝。

四、治疗风寒咳嗽可以用哪些中成药

中医认为,目前主要是感受外湿较多,所以食疗健脾祛湿的效果并不明显。治疗风寒咳嗽,首先要宣肺,肺气通达才能祛除风邪。由于湿在外,感受风邪而患风寒咳嗽时,往往是风寒又夹湿。风寒咳嗽一般需要吃一些中药进行祛风、化痰、止咳。

1.清肺口服液:具有清肺,化痰,止咳之功效。适用于风寒感冒导致面赤身热,咳嗽,痰多,咽痛。

2.消咳喘:药性偏热,具有温化寒痰,止咳平喘之功效。适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喘、喘息和感冒咳嗽、痰白质稀等症。

3.半夏露:所含药物药性都偏温,具有解表化痰,温肺止咳之功效。适用于风寒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咳嗽、气喘、伴咯痰不爽者。

4.通宣理肺丸:具有解表散寒,宣肺止嗽之功效。适用于风寒感冒咳嗽较重者,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头痛无汗,肢体酸痛、咳嗽痰白、无汗而喘等。

5.杏苏止咳糖浆:具有辛温散寒,宣肺止咳之功效。适用于畏寒、头痛、流清涕、咳嗽、白色稀薄泡沫痰。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食物与运动热量消耗转换

相关菜谱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