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养生保健

藿香正气水的功效作用 如何正确使用藿香正气水

导读:藿香正气水对离体豚鼠、兔十二指肠的自动收缩及对组胺、乙酰胆碱、氯化钡所致的回肠收缩均有良好的解痉作用,并可对抗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小鼠子宫收缩。

一、霍香正气水有哪些作用

解暑祛湿:

用于外感暑湿引起的发热、胸闷、腹胀、吐泻,常配佩兰、苏叶、厚朴等。鲜藿香解暑力较强。

和胃止呕:

用于湿浊过盛引起的恶心呕吐。配半夏、生治胃寒呕吐。

 芳香化浊:

用于脾湿胃浊引起的食欲不振、舌苔厚腻、腹泻等症,常配砂仁、木香。

 功能主治

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见上述证候者。

镇痛:

藿香正气水对酸刺激性疼痛反应(扭本法)有明显镇痛作用。

解痉:

藿香正气丸(水)对兔离体十二指肠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对抗拟胆碱药所引起的肠痉挛;对拟胆碱药引起的狗及兔在体肠痉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对抗水杨酸毒扁豆碱引起的肠痉挛,其效果与阿托品对肠痉挛的作用相似。对离体肠平滑肌的自发活动有抑制作用,又能对抗氯化钡引起的肠痉挛,故对肠管平滑肌尚有直接抑制作用。藿香正气水对离体豚鼠、兔十二指肠的自动收缩及对组胺、乙酰胆碱、氯化钡所致的回肠收缩均有良好的解痉作用,并可对抗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小鼠子宫收缩。

二、正确使用藿香正气水的方法

一提到藿香正气水,大家可能都不陌生。但您真正了解藿香正气水的用处吗?著名消化病学专家、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第四军医大学原校长樊代明院士指出,针对不同人群藿香正气水有不同的用法。

旅游族:藿香正气水专治肚子不适

夏日是旅游的高峰期,外出时如果水土不服,出现消化不良、呕吐、腹泻等胃肠道不适,带上一盒“藿香正气”有备无患。藿香正气水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作用,出现上述症状时,每次服10毫升,每天3次,能够缓解症状。除了对付水土不服,藿香正气水在预防晕车晕船时也能派上用场,用医用棉签蘸取藿香正气水,直接外涂肚脐,或将药液敷于肚脐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办公室白领:善用藿香正气水应对空调病

藿香正气水由藿香、白芷、紫苏、生姜等构成,属温热性,拿它来解阳暑只会加重病情。其实藿香正气水只对“阴暑”有效,也就是对“乘凉饮冷太过”导致的“外感风寒、内伤湿冷”更有效。因此,办公室白领当有头痛、发热无汗、胸闷恶心等阴暑症状时,喝藿香正气水绝对管用。

宝宝:藿香正气水防痱

夏天到了,痱子让很多妈妈苦恼不已,虽然算不上什么严重的大问题,但孩子生痱子后那种剧痒、疼痛、坐睡不安抓挠的样子却让父母非常揪心,如何让孩子清清爽爽度过炎夏这一大考验?专家建议,在宝宝洗澡水里加入两支藿香正气水可以预防宝宝长痱子。

酒精过敏者慎用

“藿香正气水因不易保存,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加入了不少防腐剂和酒精等辅料,一些病人可能会对其中的一些物质产生过敏,严重的患者服用本品后出现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紫癜以及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樊代明说。

因此患者使用时要特别注意,有过敏体质者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7岁以内的小孩最好不要擅自服用,而外用时3岁以内的儿童也不太适宜。服用藿香正气水时,最好不要吃甜食,包括水果、饮料等。因为甜食有生湿作用,而藿香正气类感冒药是解湿的,两者作用相互抵消,药效会降低。

对于乙醇过敏的人群在服用了藿香正气水会有不适的症状,如全身发热、心跳加速、皮肤潮红、丘疹、瘙痒或是烦躁不安等不良症状。有的会出现心动过速、机械性肠梗阻以及紫癜等情况。

另外,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孕妇或正在接受其他治疗的患者,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三、藿香正气水有哪些使用禁忌

藿香正气水是家庭常备的中成药,具有祛暑解表、化湿和中、扶正祛邪的功效,适用于恶寒发热、头身困重、胸闷腹满、恶心呕吐、泄泻等症,临床应用很广。但藿香正气水是一种酊剂,在提取过程中使用了一定浓度的乙醇作为溶媒,成品中乙醇含量约10%。

 1、服用后不要立即驾车。

服用藿香正气水后,其中的乙醇没有挥发,如被交警检测,会检出乙醇超标,误认为酒后驾车。因此服药后至少半小时再驾车,并多张口呼吸,尽快使乙醇挥发。

2、乙醇过敏者慎服藿香正气水。

对乙醇过敏的人服用了藿香正气水会出现过敏反应,出现全身发热、心跳加快、皮肤潮红、丘疹、瘙痒、烦躁不安、血压降低等症状。

3、用先锋霉素时慎用藿香正气水。

先锋霉素和乙醇会产生双硫醒样反应,出现脸部发热、潮红、头痛、出汗、血压下降、烦躁不安、视物模糊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出现休克、惊厥。

四、使用藿香正气水有哪些注意事项

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饮食宜清淡。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吐泻严重者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6.本品含乙醇(酒精)40%~50%,服药后不得驾驶机、车、船、从事高空作业、机械作业及操作精密仪器。

7.严格按用法用量服用,本品不宜长期服用。

8.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9.对本品及酒精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10.本品性状发生变化时禁止服用。

方中以藿香芳香化湿,理气和中,兼表解是主药。以紫苏叶、白芷发表解汗,并增强藿香理气散寒之力为辅药。佐苍术、厚朴、大腹皮燥湿除满;陈皮,生半夏行气降逆,和胃止呕;配桔梗开胸膈;用茯苓、甘草健脾利湿,加强运化功能。各药配合,使风寒得解,湿滞得消,气机通畅,胃肠调和。共奏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之效。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食物与运动热量消耗转换

相关菜谱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