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部位养生

阴虚的人可以用艾叶泡脚吗 阴虚的的人食疗方法推荐

导读:阴虚的的人食疗方法推荐黄芪大枣汤:黄芪50g、大枣15个,文火1小时,糖、盐调味均可,功能补虚益气,开胃健脾。

一、阴虚的人可以用艾叶泡脚吗

艾叶味苦、性温,具有温经散寒之功效,现代药理机制还显示本品有明显的止咳、平喘、祛痰作用。按照中医原理,人体五脏六腑各组织在足底都对应有相应的区域。用本品浴脚具有简、验、廉的诸多优点,但是并不是人人都适用!

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皆起始于脚部,对于阳虚怕冷的人,泡脚能温通经络、活血化瘀;但是对于本身阴虚体质的人,如常常腰膝酸软,五心烦热,泡脚恰恰就如“火上浇油”,不但达不到保健的目的,而且很容易导致“上火”!尤其是应用一些红花,艾叶泡脚,更是加重症状,使患者阴虚火旺!

阴虚火旺的的人主要是上火所致,目前可以采取去火药物治疗,其次平时多饮水,饮食要以清淡为主,不要吃刺激性食物。可食疗去火,用白糖水煮梨,食其汁肉。也可将新鲜的梨去皮,剖开去核,加入适量冰糖,放入锅中隔水蒸软即可食用。

二、阴虚的的人食疗方法推荐

黄芪大枣汤:黄芪50g、大枣15个,文火1小时,糖、盐调味均可,功能补虚益气,开胃健脾。防治体弱多病,体虚易常服。黄精山药炖鸡:黄精15g、山药100g、鸡1只炖熟治心肾不交,头晕失眠,腰膝酸软。

黄精炒鱼丁:黄精12g捣乱调酱,鱼肉丁250g放葱、姜爆香后放鱼肉黄精煸炒再放入盐等调料浇汁即可。能健脾益气,主治脾胃虚弱,消瘦、乏力、纳差。

山药地黄粥:山药30g、熟地10g捣乱、砂仁6g研末,大米100g熬粥,主治遗精、滑精、耳鸣腰酸、畏寒肢冷。

山药莲子粥:山药30g、薏苡仁30g、去皮去心莲子30g熬粥,功能健脾益气、升阳除湿。

山药鲫鱼汤:山药30g、鲫鱼500g、生姜、盐、葱、蒜适量,鲫鱼煎好后,将山药同煮,放入葱姜蒜调味即可。功能健脾开胃,利尿消肿。熟地肉桂炖猪腰:猪腰2个去白筋切片,熟地30g、肉桂3g、红枣8个,文火炖2小时,调味即可。功能补肾阳,化痰浊。

银耳山药大枣粥:银耳10g、山药15g、枸杞10g、大枣12个,熬粥。功能健脾养颜,常食青春永驻。党参烩萝卜:萝卜500g焯水去辣味,党参10g煮水50g去渣,萝卜炒好加党参水煮,加盐、葱调味即可。能补脾养胃,润肺生津,健中运气。猪手黄豆:猪手2个,黄豆500g,当归12g,将猪手洗净切块,水煮去沫,加入黄豆、当归同煮,加生姜、料酒、酱油、盐各少许,调味即可。能补虚下乳。

乌鸡汤:乌骨鸡肉100g、冬虫夏草15g、山药40g,调料适量,将鸡肉切块,与虫草、山药加水同煮,熟时加入调料,饮汤食肉。功能滋阴清热,补益肝肾。

乌鱼冬瓜乌鱼500g、冬瓜250g、调料适量。乌鱼切块煎好,加入葱、姜、蒜煮20分钟,再加入冬瓜片、盐焖5分钟即可。能利水消肿。

三、阴虚的老人应慎喝茶

茶叶消暑、降温、防癌、健身,这些常识老人们大都很清楚。但是,并代表说它有这么多好处,就人人皆宜了。

茶叶种类很多,红茶、绿茶、花茶、白茶……北京的老人暑热天爱喝花茶,南方的老人爱喝绿茶。

一般来讲,体质健康正常的老人,什么茶都能喝,但什么样的茶都不宜多喝、猛喝。喝茶讲究的是细水长流。

这里尤其要提醒阴虚体质的老人,肾阴虚证,往往有阴虚火旺症状。对苦清降火的茶叶要慎重!中医讲,苦入心,化燥伤阴。而人体阴液,是老人的至宝。“阴涸则死”,也是中医的古典名言。所以,护阴液是老人养生的关键!

那么,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阴虚呢?消瘦、口干、糖尿病、女性骨质疏松等都属阴虚范围。尤其又黑又瘦的女性老人,更应慎喝苦味茶。

四、阴虚的人应该怎么调理

阴虚体质的人应该如何调理

1、精神调养

阴虚体质的人性情较急躁,常常心烦易怒,这是阴虚火旺,火扰神明之故,故应遵循《黄帝内经》中“恬淡虚无”、“精神内守”之养神*。平素在工作中,对非原则性问题,少与人争,以减少激怒,要少参加争胜负的文娱活动。适当到乡村静养,远离城市喧嚣

 2、环境调摄

阴虚体质的人形多瘦小,而瘦人多火,常手足心热,口咽干燥,畏热喜凉,冬寒易过,夏热难受,故在炎热的夏季应注意避暑。

3、饮食调养

阴虚体质的人应保阴潜阳,宜清淡,远肥腻厚味、燥烈之品;可多吃些芝麻、糯米、蜂蜜、乳品、甘蔗、鱼类等清淡食物,对于葱、姜、蒜、韭、薤、椒等辛味之品则应少吃。

此外,阴虚体质的人出现手足心热、心烦、口干、失眠、盗汗等阴虚之证,可选用有滋阴清热、养心安神的食品,如粮食中的小米、大麦、小麦、玉米、赤小豆;蔬菜中的大白菜、冬瓜、黄瓜、紫菜、豆腐;水果中鸭梨、西瓜、百合、莲子、大枣;肉类中白鸭肉、鹅肉、鲫鱼、甲鱼、蛤蜊等。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食物与运动热量消耗转换

相关菜谱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