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认为,栗性甘温,无毒,有健脾补肝,身壮骨的医疗作用。经常生食可治腰腿无力,果壳和树皮有收敛作用;鲜叶外用可治皮肤炎症;花能治疗瘰疡和腹泻,根治疝气。民间验方多用栗子,每日早晚各生食一至二枚,可治老年肾亏,小便弱频;生栗捣烂如泥,敷于患处,可治跌打损伤,筋骨肿痛,而且有止痛止血,吸收脓毒的作用。
含有大量淀粉、蛋白质、脂肪、B族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素,素有“干果之王”的美称。能防治高血压病、冠心病、动脉硬化、骨质疏松等疾病。
同时常吃对日久难愈的小儿口舌生疮和成人口腔溃疡有益。
中医认为栗子能补脾健胃、补肾强筋、活血止血。对肾虚有良好的疗效,故又称为“肾之果”,特别是老年肾虚、大便溏泻更为适宜,经常食用有强身愈病。
板栗的食用方法:
1、栗子猪肾粥:栗子10个(或30g),每日清晨空腹嚼食,再进猪肾大米粥。
原于古代《经验方》。梁代陶弘景说:“相传有人患腰脚弱,往栗树下食数升便能起行,此是补肾之义,然应生啖。”孙思邈也说:“生食之,甚治腰脚不遂。”故本方用为要药。另服猪肾以助药力。用于肾虚腰膝酸软,脚弱乏力。
2、板栗烧肉:栗子250g,猪瘦肉500g(切块)。先用适量食油、盐、酱、花椒炒过,加酱油、红糖炒拌均匀,添水焖煮至栗熟起即成。可分几顿食用。
本方以栗子滋养补脾,猪瘦肉益血补虚。佐诸调料,可健胃进食。用于脾胃虚弱,食欲减退,虚损赢瘦。
3、栗子山药姜枣粥:栗子30g,大枣10个,山药15g,生姜6g,大米100g。加水煮成稀粥食;或再加红糖调味食。
栗子能补肾、益脾而止泻。《本草纲目》说:“有人内寒,暴泄如注,令食煨栗二、三十枚顿愈。”故不可忽视。方中山药、大米亦益脾养胃之物,姜、枣、红糖能温养脾胃。用于脾胃虚弱、畏食冷物、少食腹泻,或小儿疳积、消化不良等。
4、板栗烧肥鸭制作:板栗在油锅里过油一下,捞出待用。锅置火上;下花生油,入姜片葱结煽出香味,放入鸭块,加酱油、料酒、白糖、味精烧熟,去葱结、浇上烧鸭留下的卤汁上笼屉蒸。鸭子扣在盘里留汁,锅置旺火上,调入汁,用湿淀粉勾薄英淋在鸭块上即成。
时下正是吃板栗的时节,板栗炖鸡、板栗红烧肉等美食......想想就流口水,而最重要的食材板栗应该如何挑选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板栗选购窍门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板栗选购窍门具体如下:
第一要看板栗的大小。根据家庭煮妇们的经验,板栗还是中小个头的较甜,味道更好!
第二要看板栗的外壳。仔细看外壳有没有虫子眼、小洞洞之类的,用手蹭蹭栗子的表面,这样什么洞洞、小眼都会很明显。
第三看板栗的绒毛。新鲜栗子绒毛较多,如果表面没有什么绒毛,则有可能不新鲜。
第四要看外壳的颜色。外壳为褐色透红的栗子比较好吃。外壳黑色的栗子建议大家不要购买。
板栗烧鸡
小贴士:板栗的做法
板栗烧排骨的做法:
食材:排骨500克、栗子300克、葱姜、八角、酱油、冰糖、盐、料酒
做法:
1准备好所用食材。
2排骨洗净,斩成块。
3用清水泡至1小时以上,中途换水。
4板栗去皮备用。
5葱切段,姜切片,准备好八角。
6将排骨焯水后沥干水分。
7另起锅,注入油,放入冰糖。
8小火炒至冰糖成棕红色。
9倒入排骨煸炒均匀,均匀的裹上糖色。
10烹入料酒加入酱油继续翻炒均匀。
11加入开水没过排骨,再加入葱姜和八角。
12烧开后,加入板栗,转小火焖制1小时候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