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原产于亚洲西部高原。汉代张骞通西域时引入我国中原地带,在我国已有两千余年历史。最初引自胡地,叫作胡蒜,因其头大,所以称作大蒜。大蒜按蒜瓣大小分为大瓣蒜和小瓣蒜;按皮色分为紫皮蒜和白皮蒜;按叶形及质地分为宽叶蒜、狭叶蒜和硬叶蒜。
大蒜生育期短,适应性较强,全国各地普遍栽培,品种繁多。大蒜是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料,在烹调鱼、肉、禽类、蔬菜时,有去腥增味的作用,特别是在拌凉菜中,既可增味又可杀菌。
大蒜的营养十分丰富,据科学分析,新鲜大蒜每100g含水分63.8g、糖7.2g、蛋白质5.2g、脂肪10.2g、钙10mg、磷12.5mg、铁1.3mg、维生素B10.29mg、维生素B20.06mg、尼克酸0.8mg、维生素C7mg,此外还含有镁及其他微量元素等,这些都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
动物实验表明,大蒜中的脂溶性挥发油能显著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机能,有增强免疫系统的作用。
大蒜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及矿物质,具有预防血管老化、免疫力衰退等作用。
大蒜中的成分和人体内的维生素B1结合能产生“蒜胺”,这种蒜胺能促进和发挥维生素B1的作用,增强碳水化合物氧化供能,为大脑细胞提供足够的能量,使思维敏捷。
大蒜不仅具有很强的杀菌力,对由细菌引起的感冒、腹泻、肠胃炎以及扁桃腺炎等有明显疗效,还有促进新陈代谢、增进食欲,预防动脉硬化和高血压的效能。
据最新研究,大蒜还具有一定的补脑作用,其原因是大蒜可能增强维生素B1的作用,而维生素B1是参与葡萄糖转化为脑能量过程的重要辅助物质。另据最新研究发现,大蒜能抑制放射性物质对人体的危害,减轻由此带来的不良后果。
尽管吃大蒜对身体颇有裨益,但生吃过多也不利于健康。《本草从新》记载:“大蒜辛热有毒,生痰动火,散气耗血。虚弱有热的人切勿沾唇”。过多生食大蒜会使有机组织在强烈刺激下受到损坏,引起急性胃炎,并对心脏病、肾炎等疾病产生副作用,时间长了还会引起维生素B2缺乏症,形成口角炎、舌炎等皮肤病。
大蒜能够阻断致癌物质———亚硝胺的合成,抑制癌细胞生长,对癌细胞有杀伤作用。大蒜内含丰富的硒,能加速体内过氧化物的分解,减少恶性肿瘤所需的氧气供给,从而抑制癌细胞。科学家认为,大蒜对白血病、口腔癌、食管癌、胃癌、乳腺癌、卵巢癌等均有预防作用。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科学家给大蒜的另一个外号是“血管清道夫”,研究人员发现长期吃大蒜的人血管内壁里的沉积比不吃的人要轻很多。而血管壁沉积是心血管病的一大诱因,时间长了会让动脉阻塞、弹性变差,引起中风或心肌梗死。大蒜还能降低血脂和血液的黏稠度、抗血小板聚集,使心脏病、脑血栓和脑出血的发作危险大为减少。
大蒜中含有的挥发油能加速血液流向皮脂腺和毛囊的速度,从而促进毛发生长,对秃头也有治疗作用。把蒜泥敷在头皮上,可以改善毛发生长,消除头屑。如果加入同样多的植物油敷头,还能缓解头发的干燥程度。
因此,生食大蒜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不可空腹生食或食后喝过热的汤、茶;
2.应隔日少食,每次以2至3瓣为限,肝、肾、膀胱有疾者在治疗期间应免食;
3.心脏病和习惯性便秘者应注意少食,不可与蜂蜜同食。
此外,生食大蒜后,口里会有特殊的臭味,这是因为蒜瓣被嚼碎以后,蒜细胞中特定酶的活化作用,将蒜碱分解为具有特殊臭味的蒜素。消除口中的蒜臭简单有效的办法是嚼茶叶,然后再用浓茶水漱口。
小编推荐:以上介绍了关于大蒜的保健功能,下面小编向大家推荐两款大蒜保健食谱吧!
大蒜保健食谱
大蒜粥紫皮大蒜30克,粳米100克。大蒜去皮,放沸水中煮1分钟捞出,然后取粳米,放人煮蒜水中煮成稀粥,再将蒜放人(若结核患者食用,可另加白及粉5克),同煮为粥。此粥具有下气健胃,解毒止痢的功效,适用于急性菌痢患者食之。
大蒜浸液大蒜10克,白糖适量。将大蒜去皮捣烂,加开水50毫升,澄清加白糖适量即成。此浸液具有止咳解毒的功效,适用于百日咳痉咳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