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瓜的栽培历史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西瓜产地,但关于西瓜的由来,说法不一。一种说法认为西瓜并非源于中国,而是产自于非洲,于西域传来,故名西瓜。另一种说法源于神农尝百草的传说,相传西瓜在神农尝百草时被发现,原名叫稀瓜,意思是水多肉稀的瓜,但后来传着传着就变成了西瓜。较为流行的观点认为,西瓜的原生地在非洲,它原是葫芦科的野生植物,后经人工培植成为食用西瓜。早在四千年前,埃及人就种植西瓜,后来逐渐北移,最初由地中海沿岸传至北欧,而后南下进入中东、印度等地,四五世纪时,由西域传入中国,所以称之为“西瓜”。据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农政全书》记载:“西瓜,种出西域,故之名。”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按胡娇于回纥得瓜种,名曰西瓜。则西瓜自五代时始入中国;今南北皆有。”这说明西瓜在中国的栽培已有悠久的历史。过去,有人引宋代欧阳修《新五代史·四夷附录》说:五代同州郃阳县令胡峤入契丹“始食西瓜”,“契丹破回纥得此种,以牛粪覆棚而种,大如中国冬瓜而味甘”,“周广顺三年(953)……峤归”。于是,西瓜从五代时由西域传入中国的说法,似乎成了定论。1981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学生课外读物《衣食住行史话》中就有“西瓜始于五代”一节。其实,这种说法并不确切。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指出:西瓜又名寒瓜。“陶弘景(南北朝时人)注瓜蒂言永嘉(晋怀帝年号)有寒瓜甚大,可藏至春音,即此也。盖五代之先瓜种已入浙东,但无西瓜之名,未遍中国尔。”《南史·滕昙恭传》说,昙恭“年五岁,母杨氏患热,思食寒瓜,土俗所不产。昙恭历访不能得,衔悲哀切。俄遇一桑门问其故,昙恭具以告。桑门曰:‘我有两瓜,分一相遗。’还以与母,举室惊异,寻访桑门,莫知所在”。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卷十九记载隐侯(沈约)的《行园》诗云:“寒瓜方卧垅,秋蒲正满陂。紫茄纷烂熳,绿芋都参差。”从诗中谈到寒瓜卧垅的时节看,正跟西瓜相符。另外,旧北京曾称先上市的西瓜为“水瓜”,后上市的为“寒瓜”;今访老农,也说晚西瓜确有“寒瓜”一称。看来,上述文献资料可以和李时珍的说法相印证。然而,李时珍的说法几百年来似乎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1976年,广西贵县西汉墓椁室淤泥中曾发现西瓜籽;1980年,江苏省扬州西郊邗江县汉墓随葬漆笥中出有西瓜籽,墓主卒于汉宣帝本始三年(前71年)。这就无可辩驳地证明了李时珍记载的可靠性。
二、西瓜有什么样的形态特征
一年生蔓生藤本;茎、枝粗壮,具明显的棱沟,被长而密的白色或淡黄褐色长柔毛。卷须较粗壮,具短柔毛,2歧,叶柄粗,长3-12厘米,粗0.2-0.4厘米,具不明显的沟纹,密被柔毛;叶片纸质,轮廓三角状卵形,带白绿色,长8-20厘米,宽5-15厘米,两面具短硬毛,脉上和背面较多,3深裂,中裂片较长,倒卵形、长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顶端急尖或渐尖,裂片又羽状或二重羽状浅裂或深裂,边缘波状或有疏齿,末次裂片通常有少数浅锯齿,先端钝圆,叶片基部心形,有时形成半圆形的弯缺,弯缺宽1-2厘米,深0.5-0.8厘米。雌雄同株。雌、雄花均单生于叶腋。雄花:花梗长3-4厘米,密被黄褐色长柔毛;花萼筒宽钟形,密被长柔毛,花萼裂片狭披针形,与花萼筒近等长,长2-3毫米;花冠淡黄色,径2.5-3厘米,外面带绿色,被长柔毛,裂片卵状长圆形,长1-1.5厘米,宽0.5-0.8厘米,顶端钝或稍尖,脉黄褐色,被毛;雄蕊3,近离生,1枚1室,2枚2室,花丝短,药室折曲。雌花:花萼和花冠与雄花同;子房卵形,长0.5-0.8厘米,宽0.4厘米,密被长柔毛,花柱长4-5毫米,柱头3,肾形。果实大型,近于球形或椭圆形,肉质,多汁,果皮光滑,色泽及纹饰各式。种子多数,卵形,黑色、红色,有时为白色、黄色、淡绿色或有斑纹,两面平滑,基部钝圆,通常边缘稍拱起,长1-1.5厘米,宽0.5-0.8厘米,厚1-2毫米,花果期夏季
三、西瓜有哪些品种分类
小天使西瓜成熟果实为椭圆形,果型系数1.3左右;平均单瓜重1.5千克,最大可达3千克以上。果面光滑,底色鲜绿,上覆深绿色中细齿条;瓜瓤红色,瓤质脆嫩,汁多爽口,纤维少,中心折光糖含量13%左右,最高达13.5%以上;果皮厚0.5厘米左右,不裂果。商品瓜种子为褐色卵圆形,千粒重32克左右,平均单瓜种子数100粒左右。春雷西瓜果实椭圆形,果形系数1.25。果皮薄且韧、厚仅0.6厘米,果面底色翠绿,均匀分布墨绿色细条纹带。条带间隙较宽且少杂斑。表面具光泽,美观。瓤艳红色。口味沙甜、爽润,不空心,不倒瓤,且纤维素较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9%以上,中、边搪度梯度小,可食率高,品质佳。京秀西瓜早熟,果实发育期26-28天,全生育期85-90天。植株生长势强,果实椭圆形,周正美观.绿色,有锯齿形窄条带。平均果重1.5—2.0千克,产量2500-3000千克/亩。果实剖面均一.无空心、无白筋;瓜瓤红色.肉质脆嫩,口感好,风味佳,少子。麒麟王西瓜极早熟,开花后约28天成熟。植株生长旺盛,果实椭圆形,果皮浅绿色间有浓绿色花条纹,外观优美。瓤鲜红色,肉质脆爽纤维少,多汁,含可溶性固形物12.9%。果皮坚韧.不易空心,单果重5.0千克左右。抗病,高产,耐重茬。红虎西瓜是最新引进的国外中果型精品西瓜品种。红虎西瓜品种极早熟,全生育期春季75~80天,秋季55~58天。易坐果,生长强健,耐寒抗热。可春秋栽培,表现稳定,果实椭圆形,虎纹果皮,红瓤少子,皮薄而坚硬,超甜脆爽,抗病性强,单瓜重3~5公斤。黑金刚西瓜中熟。易坐果,全生育期103天,从雌花开放到果实成熟33-35天。植株生长势旺盛,果实椭圆形,皮色黑,被白色蜡粉,薄且韧,耐贮运。果肉鲜红,子少,肉脆多汁,中心含可溶性固形物12%以上,品质极佳。单果重12千克左右,最大可达34千克。华蜜冠龙根系发达。分枝性中等。叶片缺刻中等深浅,叶色浓绿,植株半直立生长。中晚熟。果实椭圆形,果形系数1.4左右,果皮翠绿上覆墨绿色细齿带,条带数目不等。瓜瓤红色多汁,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1%左右。中边梯度小。果皮薄而韧,耐储运。庆发黑马西瓜属中熟品种,果实椭圆形,果皮黑色,外观美丽,果肉红色。抗病早冠龙花皮大果,椭圆形。果皮坚硬,皮厚1.0厘米,底色深绿,上覆绿色锯齿状宽条带。瓜形整齐、种子褐色*籽,千粒重108克。少子巨宝西瓜:中早熟,全生育期90天,果实发育期28-30天。果实椭圆形,果形系数1.4左右,果皮厚1.1厘米,果面青绿色有细网纹,无蜡粉。果肉鲜红,纤维少,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9%左右。单果重4千克,最大可达10千克以上。抗病性一般。红小玉早熟小果型礼品西瓜一代杂种,果实高球型,果形系数1.1,单果重2千克左右,果形端正,果个均匀,果皮深绿色有16-17条细虎纹状条带,外观漂亮。雪峰花皮无籽为中熟杂交一代无籽西瓜新品种,果实高圆型,果型系数1.06;单果重5千克左右,瓜形端正,果个均匀,果皮淡绿并均匀分布17条宽绿条纹。黄小玉为早熟小果型礼品西瓜一代杂种,果肉浓黄瓤,无黄筋、硬块,肉质脆沙细嫩,味甜爽口,不倒瓤,口感风味极佳,较耐贮运。黄宝石无籽西瓜属中熟杂交一代三倍体无籽西瓜品种,果实圆球形,果形系数1.0-1.05,墨绿色果皮上覆有暗宽条带,果实圆整度好,很少出现畸形果,果皮较薄,1.2厘米以下,果肉黄色,剖面均匀,纤维少,汁多味甜,质脆爽口,中心折光糖含量11.0%以上,中边糖梯度较小,在2.0%-2.5%之间,无籽性好,白色秕籽少而小,无着色籽。果皮硬度较大,耐贮运。一代交配黑美人西瓜,极早熟,果实长椭圆型,果皮深黑绿色,有不明显色条纹。夏季收获皮色较浅,外观十分优美,果重2.5公斤左右。果肉红色肉质鲜嫩多汁,糖度高达14-15厘米左右。果实至瓜尾品质依然安定甜美,果皮薄而坚韧,特别耐贮运。
四、西瓜有什么主要营养价值
西瓜堪称“盛夏之王”,清爽解渴,味道甘味多汁,是盛夏佳果,西瓜除不含脂肪和胆固醇外,含有大量葡萄糖、苹果酸、果糖、蛋白氨基酸、番茄素及丰富的维生素C等物质,是一种富有很高的营养、纯净、食用安全食品。瓤肉含糖量一般为5-12%,包括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甜度随成熟后期蔗糖的增加而增加。西瓜果肉:蛋白质、葡萄糖、蔗糖、果糖、苹果酸、瓜氨酸、谷氨酸、精氨酸、磷酸、内氨酸、丙酸、乙二醇、甜菜碱、腺嘌呤、蔗糖、萝卜素、胡萝卜素、番茄烃、六氢番茄烃、维他命A、B、C、挥发性成分中含多种醛类。西瓜种子:含脂肪油、蛋白质、维生素B2、淀粉、戊聚糖、丙酸、尿素、蔗糖等。西瓜皮:西瓜皮富含维生素C、E。西瓜在古今用于民俗治病和食疗保健的资料甚丰。1、《本经逢源》记载:西瓜能引心包之热,从小肠、膀胱下泻。能解太阳、阳明中暍及热病大渴,故有天生“白虎汤”之称,白虎汤为汉伤寒论方,功能清热生津,解渴除烦,即指西瓜皮与其同功之喻。而春、夏伏气发瘟热,觅得隔年收藏者啖之,如汤沃雪。2、《松漠记闻》云:有人苦于目病,令以西瓜切片曝乾,日日服之,遂愈,由其性冷降火故也。3、《随息居饮食谱》云:食瓜腹胀者,以冬腌菜瀹汤饮即消。目赤口疮用西瓜肉曝乾腌食之;唇内生疮用西瓜皮烧研噙之;食瓜过多成病用瓜皮煎汤解之;口腔炎用西瓜皮晒干,炒焦,加冰片少许同研末,用蜂蜜调涂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