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具有解油除腻、兴奋神经、消食利尿和生津止渴等作用,适当饮茶,对身体是有好处的。但饮茶不当,非但对身体无益,还有可能伤身。因此,喝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神经衰弱慎饮茶
茶叶中的咖啡碱有兴奋神经中枢的作用,神经衰弱饮浓茶,尤其是下午和晚上,会引起失眠,加重病情。可以在白天的上午及午后各饮一次茶,在上午不妨饮花茶,午后饮绿茶,晚上不饮茶。这样,患者会白天精神振奋,夜间静气舒心,可以早点入睡。
2.孕妇忌饮浓茶
茶叶中含有大量茶多酚、咖啡碱等,对胎儿在母腹中的成长有许多不利因素,为使胎儿的智力得到正常发展,避免咖啡碱对胎儿的过分刺激,孕妇应忌饮浓茶。
3.溃疡患者慎饮茶
茶是一种胃酸分泌刺激剂,饮茶可引起胃酸分泌量加大,增加对溃疡面的刺激,常饮浓茶会促使病情恶化。但对于胃病患者,可以在服药2小时后饮些淡茶,而加糖红茶、加奶红茶有助于消炎和胃黏膜的保护,对溃疡也有一定的作用。饮茶也可以阻断体内的亚硝基化合物的合成,防止癌前突变。
4.营养不良忌饮茶
茶叶有分解脂肪的功能,营养不良的人,多饮茶会分解脂肪,使营养更加不良。
5.醉酒慎饮茶
茶叶有兴奋神经中枢的作用,醉酒后喝浓茶会加重心脏负担。饮茶还会加速利尿作用,使酒精中有毒的醛尚未分解就从肾脏排出,对肾脏有较大的刺激性而危害健康。因此,对心、肾生病或功能较差的人来说,不要饮茶,尤其不能饮大量的浓茶;对身体健康的人来说,可以饮少量的浓茶,待清醒后,可采用进食大量水果或小口饮醋等方法,以加快人体的新陈代谢速度,使酒醉缓解。
6.慎用茶水服药
药物的种类繁多,性质各异,能否用茶水服药,不能一概而论。茶叶中的鞣质、茶碱,可以和某些药物发生化学变化,因而,在服用催眠、镇静等药物和服用含铁补血药、酶制剂药、含蛋白质的药物时,因茶多酚易与铁剂发生作用而产生沉淀,不宜用茶水送药,以防影响药效。有些中草药如麻黄、钩藤、黄连等也不宜与茶水混饮。一般认为,服药2小时内不宜饮茶。而服用某些维生素类的药物时,茶水对药效毫无影响,因为茶叶中的茶多酚可以促进维生素C在人体内的积累和吸收,同时,茶叶本身含有多种维生素,本身有兴奋、利尿、降血脂和降血糖等功效,对人体可增进药效,恢复健康也是有利的。
7.贫血患者忌饮茶
茶叶中的鞣酸可与血液中的铁元素结合成不溶性的合成物,使体内得不到足够铁的来源,故贫血患者不宜饮茶。
8.尿结石患者忌饮茶
尿路结石通常是草酸钙结石,由于茶含有草酸,会随尿液排泄的钙质而形成结石,若尿结石患者再大量饮茶,则会加重病情。
9.忌空腹饮茶
空腹饮茶会冲淡胃酸,还会抑制胃液分泌,妨碍消化,甚至会引起心悸、头痛、胃部不适、眼花和心烦等“茶醉”现象,并影响对蛋白质的吸收,还会引起胃黏膜炎。
10.饭前和睡前不要饮茶
饭前饮茶会冲淡唾液,使饮食无味;还能暂时使消化器官吸收蛋白质的功能下降,进而影响正常的生理功能,日久可能造成营养不良。睡前饮茶,会使人处于一种兴奋状态,从而难以入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