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早晨胃是空的,因牛奶是流体很快可进入肠道,降低了蛋白质的消化时间,并提出大分子蛋白不经充分分解进入小肠不能被吸收的观点。
食物一般在口腔中与唾液接触,受到唾液中淀粉酶的水解,但牛奶中糖类主要为乳糖,故没有水解,牛奶中蛋白质在口腔中也没有水解。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中开始的,胃蛋白酶在胃酸的刺激下被激活,胃蛋白酶主要水解苯丙氨酸或酪氨酸组成的肽键,对亮氨酸或谷氨酸组成的肽键也有一定的作用。
此外,胃蛋白酶对牛奶中的酪蛋白具有凝乳作用。此时,牛奶中的蛋白质在胃中得到了初步的水解,这与牛奶是不是流体关系不大。同时,大分子蛋白不经充分分解进入小肠就不能吸收的观点是不对的,因为蛋白质的消化主要在肠道,而不是胃。
食物通过幽门进入到肠道,胆汁对食物中的脂肪进行初步的乳化,对蛋白质几乎没有作用,所以这里我不说胆汁的作用。随后,食物接触到的是胰液,胰液中存在多种蛋白酶,这些蛋白酶肠液的作用下被激活,成为有活性的胰蛋白酶,可对部分蛋白质进行分解。
为什么只分解部分蛋白质呢?原来蛋白酶分解蛋白质具有专一性,比如胰蛋白酶可水解碱性氨基酸羧基端肽;糜蛋白酶可水解芳香族氨基酸羧基端肽;弹性蛋白酶可水解脂肪族氨基酸羧基端肽;外肽酶中的羧肽酶A可水解寡肽和碱性氨基酸;羧肽酶B可水解寡肽和中性氨基酸。所以,胰蛋白酶只能水解部分蛋白质,还有相当一部分蛋白质没有彻底水解,已经被水解的氨基酸通过门静脉进入到肝脏,在肝内贮存或参加全身循环。
此时,还有相当多由2-6个氨基酸组成的寡肽,这些寡肽人体是不能吸收的,但是没有关系,我们的肠道内有大量如同绒毛的刷状缘,刷状缘含有多种寡肽酶,正好可以水解各种由2-6个氨基酸组成的寡肽。水解释放出的氨基酸被迅速转运,透过细胞膜进入肠黏膜,再进入血液循环。
肠黏膜细胞的胞液中也含有寡肽酶,可以水解二肽和三肽。此时,绝大部分蛋白质被分解成氨基酸被吸收,而且吸收的速度非常快。未经分解的蛋白质一般不超过7%,它们不被肠道吸收,这些没有被吸收的蛋白质在菌类的作用下发生腐败,产生废气和一些有毒物质,并随粪便排出体外。
以上是蛋白质在人体中的消化吸收的简要过程,因此不存在大分子蛋白质不能水解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