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主食和粗粮
多吃粗粮,可预防大肠癌。研究表明:食用淀粉类食物越多,小肠、结肠和直肠癌的发病率越低。以肉类食物为主食的澳大利亚人,结肠癌发病率是以淀粉类食物为主食的中国人的4倍。研究人员指出,淀粉类食物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抑制肠癌:一是当淀粉进入肠道后,经过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增加粪便的体积,促进排便,加速致癌物排出体外。二是淀粉在肠内经发酵酶作用后,产生大量的丁酸盐。实验证明,丁酸盐是有效的癌细胞生长抑制剂,能够抑制大肠内细菌的繁殖,防止大肠内不良壁细胞受不良刺激而发生癌变。
食物中的淀粉有两种,一种容易被人体消化,另一种不易被人体胃肠消化的淀粉叫做抗性淀粉。世界粮农组织(FAO)对抗性淀粉的定义是:健康者小肠中不能吸收的淀粉及其降解产物。非淀粉多糖是谷物副产品麦麸、米糠的重要成分,也是膳食纤维的主要成分,它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树胶及海藻多糖等。这些成分也不能被小肠中的消化酶消化。β-葡聚糖是存在于燕麦和大麦里的可溶性非淀粉多糖,可溶性非淀粉多糖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摄入β-葡聚糖可以使体重超重的男性血糖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增加,有助于预防糖尿病。从谷类(如大麦和燕麦)中可以摄入足够的可溶性非淀粉多糖。所以适当食用粗粮的保健功效是值得重视的。
11.十字花科的萝卜
生吃、细嚼萝卜可抗癌、抗病毒。常言道:“萝卜上市,郎中下乡。”“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其中隐含着萝卜所具有的防病、治病功效。
1996年,中国科学家发现萝卜中含有抗肿瘤、抗病毒功能的活性物质,其有效成分为双链核糖核酸,即能够刺激机体细胞产生干扰素的“干扰素诱生剂”,此物质对食管癌、胃癌、鼻咽癌、子宫颈癌细胞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白萝卜、青萝卜和心里美萝卜等都含有此成分,其对口腔中的核糖核酸酶的耐受性相当高,咀嚼吞咽中不易降解,且无任何副作用。生吃细嚼萝卜就能够使之释放,一般每日或隔日吃100~150克萝卜即可。此外,萝卜中所含的木质素和辛辣成分还可以提高人体内巨噬细胞的活力,具有防癌的功效。但是要注意,这里指的是中国本土产的十字花科的萝卜,而不是从西方引进的胡萝卜。
12.杭白菊
杭白菊具有抗癌功能,菊花茶是国人经常喝的天然饮料,它能清热解毒,现在我们知道菊花茶也具有防癌的功能。科研人员发现:杭州白菊中所含的木樨草素,是各类菊花中最高的,长期饮用菊花茶有助于降低患癌的危险。人体内存在有一种免疫防御机制,即机体可以不断淘汰它已不再需要的细胞,这个过程称为细胞凋亡。一旦细胞凋亡的正常过程发生障碍,危害人体的恶性癌细胞便有可能出现。科研人员发现:“木樨草素可促进细胞凋亡,对结肠癌、直肠癌、子宫颈癌和肿瘤坏死因子的细胞凋亡过程相当敏感。”
13.薏苡仁
薏苡仁也具有抗癌作用,不仅其有效成分薏苡脂具有抗癌作用,在1982年,日本科学家还发现薏苡仁中含有木瓜蛋白酶,其可分解体内的病变细胞,解释了薏苡仁具有抗癌功能的机理。我国科技人员研制的抗癌药物“康莱特”,就是薏米的提取物。
薏米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是药食皆佳的粮食品种之一。由于薏米营养价值很高,所以被誉为“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在欧洲,薏米被称为“生命健康之禾”。由于薏米容易被消化吸收,不论用于滋补还是医疗,作用都很缓和。历代《本草》均记载:薏米味甘、淡,性微寒,入脾、肾、肺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清热除痹之功。薏苡仁还可治疗因积热而发的痤疮,以及热毒产生的扁平疣。
14.魔芋
魔芋,又称“蒟蒻”,具有很高的医疗、保健价值。中医认为,魔芋性寒、味辛,有毒,具有化瘀消肿、解毒抗癌的功效。浙江省人民医院的研究还证明,常食魔芋可以减肥,并消除脸上雀斑。魔芋在日本被当作有整肠作用的食品,魔芋所含葡萄甘露聚糖(魔芋精粉中含60%以上)系半纤维状物质,可促进肠道蠕动,增加排便速度和次数,从而防治便秘和降低肠癌的发病率。魔芋富含微量元素,如锌、锰、镁、铁、钙、钾,各种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是病人的理想食品。《中草药手册》介绍,魔芋可用作许多癌症的食疗。魔芋配用其他中药,可用于治疗淋巴肉瘤、甲状腺癌。魔芋和鸭跖草、枸杞根同煎,可用于治疗鼻咽癌。用魔芋治疗宫颈癌、腮腺癌也有一定疗效。
魔芋主要成分为甘聚糖、蛋白质、果糖、果胶、魔芋淀粉等,甘聚糖能有效地干扰癌细胞的代谢。魔芋凝胶进入肠道后,形成孔径大小不等的半透膜附着于肠壁,能阻碍包括致癌物质在内的有害物质的侵袭,从而起到解毒,防治癌肿的作用。
研究指出饮食与癌症发病率确有密切关系,以上介绍的十四类食物中含有抗癌物质,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不妨多吃以上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