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食材食物 > 坚果

滋补养肾栗子粥做法?板栗有哪些食疗功效呢?

导读:老人如有肾虚、腰酸脚弱者,每日早晚各吃风干生栗7个,细嚼成浆咽下也可用鲜栗子30克,置火堆中煨熟吃,每天早晚各1次。

栗子也是一种补养治病的良药。祖国医学认为,栗子性味甘温,有养胃、健脾、补肾、壮腰、强筋、活血、止血和消肿等功效,适用于肾虚所致的腰膝酸软、腰脚不遂、小便多和脾胃虚寒引起的慢性腹泻及外伤骨折、淤血肿痛、皮肤生疮和筋骨痛等症。按中医理论,“肾主骨,腰为肾之府。”故腰腿酸软等症,主要是肾虚所造成。栗为肾之果,能益肾,食之自然有效。古人用栗子治病、滋补的方法很多。用于栗子30克,加水煮熟,放红糖适量,每晚睡前服1次。对病后体虚、四肢酸软无力有效;用于补肾气、壮筋骨,可用栗子、大米适量,共煮粥,加白糖食用,每日1次。老人如有肾虚、腰酸脚弱者,每日早晚各吃风干生栗7个,细嚼成浆咽下;也可用鲜栗子30克,置火堆中煨熟吃,每天早晚各1次。治跌打损伤、淤血肿痛,可用生栗子去壳,将肉研烂如泥,涂患处。

栗子由于生食难消化,熟食又易滞气,故1次不宜吃得太多;凡有脾虚消化不良、温热甚者均不宜食用。此外,用栗子治病,需要生吃。李时珍介绍的方法是:“以袋盛生栗,悬挂风干,每晨吃十余颗,随后吃猪肾粥助之,久必强健。”吃时要细细嚼碎,口感无渣,成为浆液,一点一点咽下去,才能起到效果。

栗子的食疗作用

栗子的食用很多,可用来加水熬汤食用,用于病后体虚、四肢酸软;可用栗子煮粥加白糖食用,具有补肾气、壮筋骨的功效;可每日早晚食用风干栗子数颗,也可用鲜栗子煨熟食用,用于老人肾虚;跌打损伤、淤血肿痛时,可用生栗子肉碾成泥状,涂于患处。须注意的是,栗子生食难于消化,熟食时易滞气,故不可食用太多,且消化不良、温热甚者不宜食用。

1、益气补脾,健胃厚肠栗子是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的干果品种,能供给人体较多的热能,并能帮助脂肪代谢。保证机体基本营养物质供应,有“铁杆庄稼”、“木本粮食”之称,具有益气健脾,厚补胃肠的作用。

2、防治心血管疾病栗子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可有效地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有益于人体健康。

3、强筋健骨,延缓衰老栗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能够维持牙齿、骨骼、血管肌肉的正常功用,可以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腰腿酸软,筋骨疼痛、乏力等,延缓人体衰老,是老年人理想的保健果品。

4、栗子生吃,每日5至8颗,适宜于吐血、便血者。

5、早晚生食栗子2颗,对老年肾亏、小便频繁有益。用10颗栗子和猪肾、薏仁、大米熬煮成粥,可治疗由一般肾虚引起的腰腿无力。

滋补养肾栗子粥做法

材料:猴头菇3个、鲜牛蒡适量、大米适量、淮山(山药)适量、栗子5-10粒、水3000cc、巴适量。

作法:猴头菇用水洗净,放入水内浸泡20分钟,取出挤干水份。大米洗净、淮山泡水20分钟。鲜牛蒡去皮洗净斜切成一片片,斜切片状可保留较多牛蒡里的水溶性纤维成份,再放入巳加入2-3滴白醋水中浸泡,可去苦涩味及防止氧化而变黑锈色。栗子放入煲滚的水中煮6分钟,捞起用冷水浸泡一会,把余壳除掉,内里的衣很容易就可脱下。闷烧锅注入3000cc水,用大火煮滚后加入所有材料,用中火续煮20分钟,随即把锅盖盖住小火续煮半小时,依个人口味加入盐巴调味后即可食用。

效果:牛蒡,含有的丰富膳食纤维可被肠内的有益菌利用,有助健胃润肠、改善便祕,更可避免宿便导致毒素吸收,进行体内环保。猴头菇,营养价值极高,有助增强人体消化系统的免疫功能。淮山又名山药,味甘性平,入肺、脾、肾、胃经,具健脾润肺、固肾益精、益气养血、止泻、敛汗的作用,特别适合体质虚弱、消化能力不佳者服用。大米,味甘性微凉,滋养肾气、健脾益气、除热止泻、和胃安眠。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食物与运动热量消耗转换

相关菜谱

扫一扫手机查看